词典 争执 争执的意思
zhēngzhí

争执

简体争执
繁体爭執
拼音zhēng zhí
注音ㄓㄥ ㄓ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ēng,(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组词】:争夺。竞争。争长论短。(2) 力求实现。【组词】:争取。争气。争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组词】:争不。争知。争奈。

zhí,(1) 拿着。【组词】:执刃。执鞭。执笔。(2) 掌握。【组词】:执政。执教(jiào )。(3) 捕捉,逮捕。【组词】:战败被执。(4) 坚持。【组词】:固执。执意。(5) 实行。【组词】:执行。(6) 凭单。【组词】:回执。(7) 朋友。【例句】: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8) 姓。

基本含义

指争吵、争论、争执不休的状态或行为。

争执的意思

争执 [zhēng zhí]

1. 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地争论。

他与那人有争执。

[dispute;]

争执 引证解释

⒈ 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宋 司马光 《议可札子》:“若群臣犹有固争执者,则愿陛下更加审察。”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果然有此,即使万金,亦是兄弟的,小人并不敢争执。”
《孽海花》第十九回:“呀,可了不得,早知是 金老伯,就是尊价逼人太甚,也不该给他争执了。”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过了河,大家随意付了渡钱,船家也不争执。”


国语词典

争执 [zhēng zhí]

⒈ 各执己见,不肯相让。也作「争持」。

《水浒传·第八回》:「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人是湖州客人,姓吕,提著竹篮卖姜,只为家僮要少他的姜价,故此争执不已。」

辩论 龃龉 争辩 争持

和睦 谦让


争执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争论释义:各执己见,互相辩论:争论不休。
    • 2.
      辩论释义:⒈对不同的观点,双方展开争论。⒉法律上指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提出各方的主张及其证据,互相进行辩驳,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和主张的诉讼制度。辩论是开庭审理的必经程序。
    • 3.
      争辩释义:争论;辩论:据理争辩。
    • 4.
      争持释义:争执而相持不下:为了一件小事双方争持了半天。
    • 5.
      龃龉释义:上下牙齿不相对应,比喻意见不合,相抵触:双方发生龃龉。也作铻。

争执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和解释义: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双方和解。
    • 2.
      和睦释义:相处得融洽友爱,无争吵:民族和睦。 家庭和睦。
    • 3.
      谦让释义:谦虚地不肯担任,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您当发起人最合适,不必谦让了。客人互相谦让了一下,然后落了座。

争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偏之言释义: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片面的看法。
    • 2.
      一般见识释义:同样的见识、修养。 不跟知识、修养较差的人争执,叫做不跟他一般见识。
    • 3.
      一面之词释义:争执双方的一方所说的话。
    • 4.
      一面之辞释义: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片面的看法。
    • 5.
      与世无争释义: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6.
      与人无争释义:指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7.
      与世靡争释义: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
    • 8.
      两下释义:⒈双方;两方面。《穀梁传·昭公八年》:“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於礼矣。”《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 送酒与 布,两下眉来眼去。”吴组缃《山洪》二:“有一次因为派捐,三官 提出质问,两下发生争执。”⒉有屋脊房屋的前后两檐。《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唐 孔颖达 疏:“殷 人以来,始屋四阿,夏 家之屋,唯两下而已。”⒊指办法或本领。如:你还真有两下。参见“两下子”。
    • 9.
      争执释义: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争执不下。双方在看法上发生争执。
    • 10.
      争技释义:谓为小技而争执。
    • 11.
      争持释义:争执而相持不下:为了一件小事双方争持了半天。
    • 12.
      争涉释义:争执交涉。
    • 13.
      争端释义:引起争执的事由:国际争端。 消除争端。
    • 14.
      人我是非释义:是非:争执,纠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
    • 15.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16.
      伯有释义:春秋 时 郑 大夫 良霄 的字。 他主持国政时,和贵族 驷带 发生争执,被杀于羊肆。传说他死后变为厉鬼作祟,郑 人互相惊扰,以为“伯有 至矣!”见《左传·襄公三十年》、《昭公七年》。后用以代称受屈或含冤而死的人。北周 庾信《功臣不死王事请门袭封表》:“幸使 伯有 之魂,不能为厉;若敖 之鬼,其无馁而。”唐 吴融《偶题》诗:“莫道精灵无 伯有,寻闻任侠报 爰丝。”
    • 17.
      公局释义:⒈官署。宋 洪迈《容斋四笔·唐王府官猥下》:“宝历 中,琼王 府长史 裴简求 具状言:‘诸王府本在 宣平坊,多年摧毁,后付庄宅使收管,遂为公局。’”⒉旧时乡镇所设机构之一。清 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至 广西 ……各府州县吏荐绅先生,率其乡之所属,日从事於团练,而各村镇关市,始有公局之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我们 广东 地方,各乡都设一个公局,公举几个绅士在局里,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 18.
      公案释义:⒈旧时官吏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⒉旧指情节复杂的疑难案件。⒊泛指社会上有争执的事件。⒋话本小说分类之一。后又发展为公案小说。
    • 19.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释义: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20.
      决斗释义:⒈决定最后胜败的你死我活的斗争。⒉过去欧洲流行的一种习俗。两人发生争执,相持不下,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彼此用武器格斗。

争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偏之言释义: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片面的看法。
    • 2.
      一般见识释义:同样的见识、修养。 不跟知识、修养较差的人争执,叫做不跟他一般见识。
    • 3.
      一面之词释义:争执双方的一方所说的话。
    • 4.
      一面之辞释义: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片面的看法。
    • 5.
      与世无争释义: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6.
      与人无争释义:指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7.
      与世靡争释义: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
    • 8.
      两下释义:⒈双方;两方面。《穀梁传·昭公八年》:“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於礼矣。”《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 送酒与 布,两下眉来眼去。”吴组缃《山洪》二:“有一次因为派捐,三官 提出质问,两下发生争执。”⒉有屋脊房屋的前后两檐。《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唐 孔颖达 疏:“殷 人以来,始屋四阿,夏 家之屋,唯两下而已。”⒊指办法或本领。如:你还真有两下。参见“两下子”。
    • 9.
      争执释义: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争执不下。双方在看法上发生争执。
    • 10.
      争技释义:谓为小技而争执。
    • 11.
      争持释义:争执而相持不下:为了一件小事双方争持了半天。
    • 12.
      争涉释义:争执交涉。
    • 13.
      争端释义:引起争执的事由:国际争端。 消除争端。
    • 14.
      人我是非释义:是非:争执,纠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
    • 15.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16.
      伯有释义:春秋 时 郑 大夫 良霄 的字。 他主持国政时,和贵族 驷带 发生争执,被杀于羊肆。传说他死后变为厉鬼作祟,郑 人互相惊扰,以为“伯有 至矣!”见《左传·襄公三十年》、《昭公七年》。后用以代称受屈或含冤而死的人。北周 庾信《功臣不死王事请门袭封表》:“幸使 伯有 之魂,不能为厉;若敖 之鬼,其无馁而。”唐 吴融《偶题》诗:“莫道精灵无 伯有,寻闻任侠报 爰丝。”
    • 17.
      公局释义:⒈官署。宋 洪迈《容斋四笔·唐王府官猥下》:“宝历 中,琼王 府长史 裴简求 具状言:‘诸王府本在 宣平坊,多年摧毁,后付庄宅使收管,遂为公局。’”⒉旧时乡镇所设机构之一。清 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至 广西 ……各府州县吏荐绅先生,率其乡之所属,日从事於团练,而各村镇关市,始有公局之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我们 广东 地方,各乡都设一个公局,公举几个绅士在局里,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 18.
      公案释义:⒈旧时官吏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⒉旧指情节复杂的疑难案件。⒊泛指社会上有争执的事件。⒋话本小说分类之一。后又发展为公案小说。
    • 19.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释义: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20.
      决斗释义:⒈决定最后胜败的你死我活的斗争。⒉过去欧洲流行的一种习俗。两人发生争执,相持不下,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彼此用武器格斗。

争执造句

1.讨论会上,他们各执己见,争执不下。

2.他俩如日月重光,互不相让,不是今天争执,就是明天打架,弄得周围的人都不得安宁。

3.处理同志之间的争执,不能单凭一面之词,要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

4.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5.好好的一顿家宴中竟出现了分配财产的争执,真是大煞风景。

6.我们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不去争执,而是付钱了事。

7.他善于排难解纷,街坊邻居有什么争执,往往都麻烦他出面解决。

8.这两人素来不合,今天狭路相逢,免不了有一番争执

9.忍让可避免争执,柔和大爱可转祸为福。

10.他俩因为一点儿小事发生了争执

11.为了不让争执继续下去,哥哥做出了让步。

12.瞬之间,为了些微的争执就会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

13.老校长正在为争执的双方作调解。

14.见到自己的两位领导激烈地争执起来,他道远知骥,非常狼狈。

15.他善于排难解纷,街坊邻居有什麼争执,往往都麻烦他出面解决。

16.父亲秉性懦弱,向来不跟别人发生争执

17.争执一番後,无可奈何地缴纳了罚金。

18.他俩在一起总是要发生争执

19.他们会因学术问题而在学生面前争长竞短,但争执争执,私交甚好。

20.我们虽然是好朋友,但自从那一次争执后,便分道扬镳了。

争执(zhe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争执是什么意思 争执读音 怎么读 争执,拼音是zhēng zhí,争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争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