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诏 [dài zhào]
1. 等待诏命。
2. 官名。汉代征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金马门,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
3. 待命供奉内廷的人。唐代不仅文词经学之士,即医卜技术之流,亦供直于内廷别院,以待诏命。因有医待诏、画待诏等名称。宋元时对手艺工匠尊称为待诏,本此。
5. 旧时农村里称理发师为“待诏”。
待诏 引证解释
⒈ 等待诏命。
引《文选·扬雄<甘泉赋>序》:“孝成帝 时,客有荐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
张铣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
清 惠士奇 《送蒋树存之官馀庆》诗:“待詔吾留 金马门,修书君上 南薰殿。”
⒉ 官名。 汉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 金马门,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 唐 有翰林待诏,负责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事。后改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属官有待诏,秩从九品,掌校对章疏文史,为低级事务官。
引《汉书·王莽传中》:“莽 诛灭待詔,而封告者。”
⒊ 待命供奉内廷的人。 唐 代不仅文词经学之士,即医卜技术之流,亦供直于内廷别院,以待诏命。因有医待诏、画待诏等名称。 宋 元 时对手艺工匠尊称为待诏,本此。
引《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裱褙铺里﹞ 璩待詔 问:‘府干有何见諭?’虞候道:‘无甚事,閒问则个。’”
《水浒传》第四回:“智深 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钢铁么?’”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看那娘子,正与浇蜡烛待詔説话。”
⒋ 旧时农村里称理发师为“待詔”。
引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二章:“楚用 几个人早都交卷完毕,在理发室找待诏梳了发辫。”
国语词典
待诏 [dài zhào]
⒈ 唐朝时,凡文词经学之士及医卜技术等专家,养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诏命应对。有画待诏、医待诏、棋待诏等名称。
⒉ 职官名。宋置。明、清属翰林院。
⒊ 宋元时对各种工匠的尊称。
引《水浒传·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
《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女童觉被他看见,脸都红了,道:『蒯待诏,有甚说话?』」
待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士夫画释义:画家的画,文人的画。别于画院待诏、祗候等所作的院体画。
- 2.
崔白释义:北宋画家。字子西,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东)人。初为图画院艺学,1078-1085年间迁待诏。工花竹禽鸟,体制清赡,生动自然,尤以败荷凫雁为佳,一改黄筌浓艳画风。亦善画佛道鬼神等。有《双喜图》等存世。
- 3.
待制释义:⒈等待诏命。《后汉书·蔡邕传》:“侍中祭酒 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 鸿都门 下,憙陈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⒉官名。唐 置。太宗 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永徽 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 武德殿 西门。文明 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 章善、明福门。先天 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永泰 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 集贤门,凡十三人。崔祐辅 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宋 因其制,于殿、
- 4.
待诏释义:⒈等待诏命。《文选·扬雄<甘泉赋>序》:“孝成帝 时,客有荐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张铣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唐 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清 惠士奇《送蒋树存之官馀庆》诗:“待詔吾留 金马门,修书君上 南薰殿。”⒉官名。汉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 金马门,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汉书·王莽传中》:“莽 诛灭待詔,而封告者。”唐 有翰林待诏,负责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事。后改为翰林供奉。明 清 翰林院属官有待诏,秩从
- 5.
文徵明释义:明代书画家、诗文家。 原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贡生。官翰林院待诏,辞归。工行草书,清俊秀雅,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家”。擅画山水,苍润秀雅,亦工人物、花卉。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万壑争流图》等存世。著有《甫田集》。
- 6.
断治释义:判决处治。唐 韩愈《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公一断治不收声,事常出名上。”宋 王安石《赠光禄少卿赵君墓志铭》:“断治出己,当于民心。”宋 周密《齐东野语·方巨山争体统》:“押纲军卒,骄悍绎骚,市民横遭其祸者甚众,巨山 大不能堪,遂擒数辈断治之。”《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且捉 秀秀 入府后花园去,把 崔寧 解去 临安府 断治。”
- 7.
梁楷释义:南宋画家。祖籍东平(今属山东)。1201-1204年为画院待诏。性疏放,人呼为“梁风(疯)子”。擅画人物、佛道、鬼神,创“减笔”泼墨画,对后世写意画有较大影响。亦工山水、花鸟。有《泼墨仙人图》等存世。
- 8.
请给释义:薪给;俸禄。 宋 司马光《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或云朝廷欲拣在京禁军,年四十五以上,微有程切者,尽减下请给,并其妻孥徙置 淮南,以就粮食。”《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不过两个月,碾成了这个玉观音。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崔寧 就本府增添请给。”
- 9.
象简释义:即象笏。唐 康骈《剧谈录·龙待诏相笏》:“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凡有象简竹笏,以手捻之,必知官禄年寿。”宋 文同《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 广寒宫。”《宋史·度宗纪》:“陈宜中 经筵进讲《春秋》终篇,赐象简、金御仙花带、鞍马。”《三国演义》第四回:“﹝阶下一大臣﹞挥手中象简,直击 董卓。”参见“象笏”。
- 10.
金马玉堂释义: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 11.
金马门释义:汉 代宫门名。 学士待诏之处。
- 12.
顾闳中释义: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南唐画院待诏。擅画人物,在用笔和设色上都有较高成就,线条优美,色彩艳丽,尤善表现人物神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
- 13.
骨状释义:犹骨相。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乃言 瞿 氏子,骨状非凡格。”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今日见之,观其骨状,真为贵人。”参见“ 骨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