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 [shǔ tiān]
1. 炎夏的日子。
英[ hot summer days; ]
2. 伏天,七月初至九月初期间常出现夏天的酷热天气。
英[ dog days; ]
暑天 引证解释
⒈ 夏季炎热的日子;夏天。
引唐 杜甫 《万丈潭》诗:“何当暑天过,快意风云会。”
一本作“炎天”。 唐 王毂 《刺桐花》诗:“林梢簇簇红霞烂,暑天别觉生精神。”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和新聘来的生朋友。”
国语词典
暑天 [shǔ tiān]
⒈ 夏天、热天。
引唐·罗邺〈题水帘洞〉诗:「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
暑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习静释义:亦作“习靖”。 靖、静古通。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大过》:“奇适无耦,习靖独处。”南朝 梁 何逊《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原来这所房子,是 继之 祖老太爷晚年习静之处。”冰心《寄小读者》二十:“暑天宜习静,愿你们多写作。”
- 2.
云冠释义:⒈像帽子一样盖覆在上面的云。 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飞阁缨虹带,曾臺冒云冠。”⒉僧道或隐者的帽子。晋 陆机《赠潘尼》诗:“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水浒传》第五九回:“﹝ 朱武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 干王 ﹞一时解了龙袍角帽,改换云冠便服。”⒊高帽。《旧唐书·音乐志二》:“《景舞乐》,舞八人,花锦袍,五色綾袴,云冠,乌皮靴。”明 袁宏道《大人寿日戏作》诗:“白马繫垂杨,云冠高峨峨。”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银杏》:“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
- 3.
伤暑释义:为暑气所伤,中暑。汉 焦赣《易林·复之无妄》:“踦牛伤暑,不能成亩。”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 秦少游 ﹞至 藤,伤暑困卧,至八月十二日,啟手足於江亭上。”《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伤暑,又叫感暑,是人体感受了暑天火热之气而引起的,属于中暑的轻症。”
- 4.
侍寝释义:⒈犹荐枕。女子伴眠。唐 李暇《拟古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抱香枕,开衾灭烛愿侍寝。”明 马愈《马氏日抄·徐尚书》:“今夕邂逅,愿以鄙陋之姿侍寝。”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出拜两姝,容态絶世……夜伴女传眠,方知待年之女,尚未侍寝於相公也。”⒉陪伴睡觉。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着甚消磨永日?有扫愁竹叶,侍寝青奴。”凌景埏 校注:“青奴,编竹为笼,暑天挟抱睡眠,取其凉爽。”
- 5.
冰核儿释义:亦作“冰胡儿”。 供暑天食用的洁净小冰块。
- 6.
十滴水释义:一种治疗常见的暑天疾病的液体药剂,含有樟脑、薄荷油等芳香性物质,有兴奋作用,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和轻度肠胃炎,中暑也可使用。
- 7.
小样云释义:五代 后唐 末年流行的士人夏日冠饰。宋 陶穀《清异录·衣服》:“小样云。士人暑天不欲露髻,则顶矮冠。清泰 间,都下星货铺卖一冠子,银为之,五朵平云,作三层安置,计止是 梁朝 物,匠者遂依傚造小样求售。”
- 8.
庚暑释义:犹言三伏暑天。庚,庚伏。
- 9.
暑絺释义:暑天穿的细葛布衣。
- 10.
水牛释义:牛的一种,角粗大弯曲,作新月形,毛灰黑色,暑天喜欢浸在水中,吃青草等。 适于水田耕作。
- 11.
沉李浮瓜释义: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12.
浮瓜沉李释义: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 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13.
痱子释义:皮肤病,暑天皮肤上起的红色或白色小疹,很刺痒,常由出汗多、皮肤不清洁等引起。
- 14.
碧筒饮释义:就是采摘卷拢如盏、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人饮莲茎,酒流入口中,诚为暑天清供之一。
- 15.
蒸暑释义:形容盛暑天气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