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谓 [yì wèi]
1. 以为;认为。
2. 心中所想。
4. 犹意义。
意谓 引证解释
⒈ 以为;认为。
引汉 李陵 《答苏武书》:“陵 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一:“意谓贵族们无论如何破落,总还比普通人们不同一点,高贵一点。”
⒉ 心中所想。
引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帝或口陈事绪,手疏意谓,发言折中,下笔当理。”
⒊ 犹意义。
引《说郛》卷六六引 宋 窦革 《酒谱·酒之名》:“予谓古之所以名是物,以声相命,取别而已……未必皆有意谓也。”
国语词典
意谓 [yì wèi]
⒈ 以为。
引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意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动一静释义:意谓一举一动。多指人的言谈举止。
- 2.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释义:俗谚。意谓自家人不说客气话。
- 3.
一揆释义:《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餘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 舜 和后代圣人 文王 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 4.
一条氷释义:宋 晁载之《续谈助》卷三引《圣宋掇遗》:“陈彭年 在翰林,所兼十餘职,皆文翰清秘之目,时人谓其署衔为一条氷。 ”意谓官职清贵。清 张廷璐《南归》诗:“腰綬已抛三尺组,头衔犹领一条氷。”
- 5.
一茶释义:客套语。意谓所赠钱物轻微,只可供一茶之用。
- 6.
七襄释义:⒈谓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 《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郑玄 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一说,“七襄,织文之数也。《诗》意谓望彼织女,终日织文至七襄之多,终不成报我之文章也。”见 明 周祈《名义考·七襄》。南朝 宋 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唐 康翊仁《鲛人潜织》诗:“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清 钮琇《觚賸·石言》:“美人薄醉而酡颜,天孙七襄而锦文。”⒉指织女星。唐 杜审言《七夕》诗:“天街七襄转
- 7.
上咸五,下登三释义:意谓 汉 德浩荡,等同 五帝,而居 三王 之上。或谓 汉 德不及 五帝 而胜于 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鸣和鸞,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咸同於 五帝,登 三王 之上。”司马贞 索隐引 李奇 曰:“五帝 之德,汉 比为减;三王 之德,汉 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曾琦)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来曼
- 8.
不及秋释义:唐 服装名,即短裤。意谓不到秋凉即须易装。
- 9.
不器释义:不象器皿一般。意谓用途不局限于一个方面。
- 10.
不得不然释义:不得不如此。意谓无可奈何。也作不得不尔。
- 11.
不忘所自释义:不忘记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意谓不忘本。
- 12.
不我遐弃释义:不遐弃我。没有远远地抛弃我。意谓互相有联系和来往。
- 13.
不次释义:⒈不依寻常次序。犹言超擢,破格。⒉书信结尾用语,意谓不详说。
- 14.
不羞小节释义:不把做细小的事情看作是羞耻的。意谓愿意做小事。
- 15.
不赘释义:不说多余的话。 宋 胡安国《春秋传·隐公四年》:“《春秋》立义至精,辞极简严而不赘也。”后用为书信结尾的套语。意谓不再多言。清 颜光敏 辑《颜氏家藏尺牍·孔处士贞灿》:“兹 单县 库吏 刘之粹,於二十年考过吏目职,今入都候选……更求推爱,叨宠无量。不赘。”
- 16.
不骞不崩释义:意谓基业牢固,不会亏损或崩坏,能长久存在。骞亏损。也作不亏不崩。
- 17.
事到其间释义: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意谓已成了事实,无可奈何了。
- 18.
京报连登黄甲释义:科举考试录取喜报上的套语。意谓会试、殿试连捷的喜报就要送到。因殿试榜文写在黄纸上,故称黄甲。
- 19.
他生未卜释义:下一辈子的事无法预料。意谓寄托于来生的愿望是很渺茫的,难以期待。
- 20.
仙人柱释义:意谓遮阳光的住所。旧时过游猎生活的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人的一种帐篷。由木杆搭架,冬盖兽皮,夏覆白桦树皮,呈圆锥形。《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金色的霞光透过仙人柱顶桦皮围子的裂缝,投射在这位 鄂温克 少年带有几分稚气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