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场 [fǎ chǎng]
1. 旧时执行死刑的场所;刑场。
英[execution ground;]
法场 引证解释
⒈ 即道场。修持佛法,举行法事的场所。
引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建希有之胜席,临难遇之法场,相与五体归命敬礼云云。”
⒉ 执行死刑的场所。
引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二:“后至他郡,见通衢有石幢,问此何为,从者曰‘法场也’,亦大骇叫呼,几坠车。自此所至皆迂道,以避刑人之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一直到了法场上,就在三年前头杀姓 赵 的地方,一样的伸着脖子,吃了一刀。”
沈从文 《新与旧》:“一会儿,从法场上追来的人也赶到了。”
国语词典
法场 [fǎ chǎng]
⒈ 执行死刑的场地。
⒉ 宣扬佛法的场所。
法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会释义:⒈宋 元 间说话人、戏曲作者与艺人的行会组织。多设立于 杭州、大都(今 北京市)等大城市,如古杭书会等。参加书会的作者称为才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一个书会先生看见,就法场上做了一隻曲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后来书会们备知了这件事,拿起笔来,又做了这隻《临江仙》词。”郭沫若《雄鸡集·学习关汉卿并超过关汉卿》:“关汉卿 的不朽剧作,大都是在他的书会朋友们互相讨论修改下写出来的。”⒉乡村的学塾。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餘乡校、家塾、
- 2.
出人释义:⒈超出众人。《商君书·画策》:“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过人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谚曰:‘扬州 独步 王文度,后来出人 郄嘉宾。’”宋 司马光《缙云县尉张君墓志铭》:“君性嗜学,年十五,志节已皦皦出人。”明 杨慎《丹铅总录·史籍·出人不远》:“饱食终日而不学,岂能过人乎?出人,如古言:加人一等;后世言:出人一头地。”⒉到刑场杀人。《水浒传》第四十回:“我们冲州撞府,那里不曾去,到处看出人。便是京师天子杀人也放人看。”《扬州评话选·扬州劫法场》:“这个小囚囊的再坏不得,每
- 3.
刑场释义:旧称法场。处决犯人的处所。
- 4.
另起炉竈释义:⒈比喻重新做起。鲁迅《准风月谈·查旧帐》:“斩犯绑赴法场的时候,大叫道:‘过了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为了另起炉灶,从新做人,非经过二十年不可。真是麻烦得很。”叶圣陶《城中·病夫》:“心想如要另起炉灶,那是很费事的,况且编辑部所希望的就是这样一本书。”⒉比喻另立门户;另搞一套。陶行知《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心学校的成立有两种方式都可以行。一是另起炉灶来创设;二是找那虚心研究,热心任事,成绩昭著并富有普遍性之学校特约改造,立为中心学校。”秦牧《漫记端木蕻良》:“他在谈自己的写作计划时,常提到续写《红楼梦
- 5.
头大释义:⒈方言。头昏脑胀。形容事情为难或令人讨厌、害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姪儿先就头大了。”⒉比喻有头面、有势力、有胆量。《扬州评话选·李逵劫法场》:“他打定了主意:我就站在这个地方,没有哪个头大的敢来碰我哥哥的一根汗毛。”
- 6.
按临释义:巡视。《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近者按临 衡州,已督所属依科训诲。”《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其年冬月,朱源 亲自按临 扬州,监中取出 陈小四 与 吴金 的老婆,共是八个,一齐绑赴法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福建 汀州 试院,堂前二古柏,唐 物也,云有神。余按临日,吏白当诣树拜。余谓木魅不为害,听之可也。非祀典所有,使者不当拜。”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一:“官僚办的是公文……上官按临地方检查的也是公文,上下都以公文办事。”
- 7.
挨刀的释义:旧时死囚例于法场受刀斩首,故骂人缺德该死为“挨刀的”。
- 8.
描金凤释义:长篇弹词。写书生徐惠兰与钱玉翠相恋,玉翠赠描金凤为信物。后徐遭人陷害,蒙冤判斩,义弟金继春换监救徐,绿林好汉劫法场误救金继春。最后,钦差查明案情,惩办真凶。
- 9.
雷堆释义:⒈堆积物,大土堆。此指太湖中的大雷山和小雷山。⒉古代法场上的泥堆,因借指上法场被杀。⒊方言。粗笨,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