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 [jiē hū]
1.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
3. 叹词。表示感叹。
嗟乎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引《韩非子·内储说下》:“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
《汉书·龚胜传》:“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
唐 玄宗 《<孝经>序》:“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嗟乎!不復见乎!”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誉美失实,毋亦以耳代目之蔽歟?嗟呼!”
国语词典
嗟乎 [jiē hū]
⒈ 表示感叹的发语词。
引《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嗟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于嗟释义:⒈叹词。表示赞叹。《诗·周南·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毛 传:“于嗟,叹辞。”《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郑玄 笺:“于嗟者,美之也。”⒉叹词。表示悲叹。《诗·邶风·击鼓》:“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郑玄 笺:“叹其弃约,不与我相亲信。亦伤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赵王 饿,乃歌曰……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禽交加,六神没,于嗟 元君 归此室。”
- 2.
余肉释义:⒈剩馀的肉。《晋书·郭舒传》:“乡人盗食 舒 牛,事觉,来谢。舒 曰:‘卿飢,所以食牛耳,餘肉可共啖之。’”⒉《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 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 之为宰!’平 曰:‘嗟乎,使 平 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后因以“餘肉”指祀社神后的肉。唐 刘言史《嘉兴社日》诗:“消渴天涯寄病身,临卭 知我是何人。今年社日分餘肉,不值 陈平 又不均。”⒊《汉书·霍去病传》:“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齎数十乘,既还,重车餘弃粱肉,而士有飢者。”后用为典实。唐 柳宗元《岭
- 3.
冷煖释义:冷暖。 《水浒传》第十七回:“何涛 道:‘好兄弟,休得要看冷煖。只想我日常的好处,休记我閒时的歹处,救我这条性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人也原是这个人,亲也原是这些亲,世情冷煖,至于如此!”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嗟乎!冷煖之态,仙凡固无殊哉!”
- 4.
削然释义:⒈象声词。《庄子·让王》:“ 孔子 削然反琴而弦歌, 子路 扢然执干而舞。” 成玄英 疏:“削然,取琴声也。”⒉犹阒然。寂静貌。 唐 孙樵 《复召堰籍》:“凡其所居,鏗耀有闻,及为 潞州 ,声光削然,将发戍兵,甲兴而譁。” 唐 司空图 《将儒》:“嗟乎,后之为儒,其力寖羸矣……故虽用於时,道亦削然,不喻将儒之权耳。”
- 5.
前书释义:⒈指《汉书》。 ⒉前次的书信。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促,未尽所怀,故復略而言之。”三国魏曹丕《与杨德祖书》:“以孔璋之才,不闲於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僕赞其文。”⒊前人之书。
- 6.
同牀释义:⒈共床(而眠)。《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两人同牀卧。”唐 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草馆同牀宿,沙头待月归。”《东欧女豪杰》第四回:“子连 谦让一番,又谈了好些时事,直至自鸣鐘打了三下,方才同牀睡去。”⒉指女宠或娈童。《韩非子·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姦者,有八术。一曰在同牀。何谓同牀?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託於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牀’。”章炳麟《秦政记》:“嗟乎!韩非 道八姦,同牀、在旁、父兄皆与焉
- 7.
咨虖释义:叹词。 犹嗟乎。
- 8.
啓蒙释义:⒈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浅眇,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⒉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亦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元 刘壎《隐居通议·论悟二》:“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清 龚自珍《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原注:“余两幼儿曰 橙 曰 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连环图画’的拥护者,看现在的议论,是‘启蒙’之意居多的。”吴玉章《论辛亥革命》三:“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以
- 9.
啬夫释义:⒈农夫。嗇,通“穡”。《韩非子·说林下》:“此嗇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梁启雄 解:“嗇夫,本是收穀的田夫。”《说文·啬部》:“田夫谓之嗇夫。”⒉指从事一般劳役者。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名为目营四海,实乃与里巷嗇夫同其傖陋。”⒊农神。《古文苑·贾谊<旱云赋>》:“嗟乎!惜旱大剧,何辜于天;无恩泽忍兮,嗇夫何寡德矣。”章樵 注:“嗇夫,田畯之神也。祈年则乐,田畯忍,旱不救。”⒋古代官吏名。掌管币礼的官员。《书·胤征》:“瞽奏鼓,嗇夫驰。”孔 传:“嗇夫,主币之官。”⒌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属
- 10.
嗟呼释义:见“嗟乎”。
- 11.
嗟夫释义:犹嗟乎。
- 12.
嗟虖释义:见“嗟乎”。
- 13.
孤骞释义:同“孤鶱”。 唐 杨炯《<王勃集>序》:“得其片言而忽然高视,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騫。”宋 王安石《祭陈浚宣叔文》:“嗟乎 宣叔,学以为己,不溺於俗,孤騫介峙。”清 侯方域《新迁颜鲁公碑记》:“山河之佳丽,奸雄之气焰,曾不若拳石之孤騫。”
- 14.
宰肉释义:《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 为宰,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 之为宰!’平 曰:‘嗟乎,使 平 得天下,亦如是肉矣。’”后因以“宰肉”指分割肉。
- 15.
寿宫释义:⒈供神之宫。《楚辞·九歌·云中君》:“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王逸 注:“寿宫,供神之处也。祠祀皆欲得寿,故名为寿宫也。”《汉书·郊祀志》:“於是上病癒,遂起,幸 甘泉,病良已。大赦,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曰 太一。”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寿宫,奉神之宫也。”⒉寝宫。《吕氏春秋·知接》:“公慨焉叹,涕出,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 仲父 乎?!’蒙衣袂而絶乎寿宫。”高诱 注:“寿宫,寝堂也。”⒊墓祠;又常指皇帝生前预筑的陵墓。宋 洪朋《寄题胡公祠堂》诗:“堂后寿
- 16.
屯厄释义:亦作“屯阨”。危难;困苦。《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越王 ﹞仰天叹曰:‘嗟乎!孤之屯厄,谁念復生渡此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振翼遐裔,翻然来翔。行遇屯厄,遭罹疾病。”《北史·魏纪一论》:“而屯厄有期,祸生非虑,将人事不足,岂天实为之乎?”《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愔 风表鉴裁,为朝野所重,少歷屯阨,及得志,有一餐之惠者必重报之。”
- 17.
师道释义:⒈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汉书·匡衡传》:“望之 奏 衡 经学精习,説有师道,可观览。”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师法》:“数十年前,士人多能持师道,以训弟子。”⒉为师之道。《后汉书·桓荣传》:“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 氾 再拜归道。”宋 陈亮《廷对策》:“后世之所谓明君贤主,于君道容有未尽,而师道则遂废矣。”⒊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唐 韩愈《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古之师道,实在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
- 18.
挹盈释义:舀取盈满的液体。 喻谦退。语本 汉 王符《潜夫论·遏利》:“是以持盈之道,挹而损之,则亦可以免於亢龙之悔,乾坤之愆矣。”晋 葛洪《抱朴子·臣节》:“嗟乎!陈李 所以作戒於力少,而 子房 所以高蹈於挹盈也。”
- 19.
权舆释义:⒈草木发芽。汉戴德《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⒉开始。《诗经·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20.
滕公佳城释义:指 西汉 夏侯婴 墓地。《西京杂记》卷四:“滕公 驾至 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縢公 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地三尺所,得石槨。縢公 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 叔孙通,通 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见白日,吁嘆 縢公 居此室。’縢公 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縢公 即 西汉 夏侯婴,官至太仆,初为 縢 令奉车,故号 縢公。后即用以为典。清 钱泳《履园丛话·书学·总论》:“文清 笑侍讲为灶下老婢,侍讲亦笑 文清 为 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