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 柴火。【例句】: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huǒ,(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组词】: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组词】:火速。十万火急。(3) 指枪炮弹药等。【组词】:火药。火炮。(4) 发怒,怒气。【组词】:火暴。火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组词】:肝火。毒火攻心。(6) 形容红色的。【组词】:火红。火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1. 火炬,火把。
英[ torch; ]
2. 〈方〉:营业员。
例老板新招的那个薪火真有本领,很会招揽生意。
英[ shop employees; ]
⒈ 点燃火的柴草;燃火把。
引《墨子·备梯》:“城上繁下矢石沙炭以雨之,薪火水汤以济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使素士,则昼躬耕以糊口,夜薪火以修业。”
⒉ 柴火。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煮胶》:“釜新,则烧令皮著底;釜小,费薪火;釜渝,令胶色黑。”
⒊ 比喻学术传授不绝。
引清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薪火传 姚 江,遗书俟博访。”
⒋ 喻指死。参见“薪尽火灭”。
引南朝 梁 沉约 《法王寺碑》:“或期寂灭,或念薪火。”
⒈ 火炬、火把。
⒉ 佛教用语。指身体和心识。
引《景德传灯录·卷四·鸟巢道林禅师》:「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