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衮服 衮服的意思
gǔn

衮服

简体衮服
繁体袞服
拼音gǔn fú
注音ㄍㄨㄣˇ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n,(1) 古代君王等的礼服。【组词】:衮服。衮衣。衮冕。华衮(色彩绚丽的官服)。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基本含义

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衮服的意思

衮服 [gǔn fú]

1. 天子穿的礼服。即卷龙衣。

[ robes worn by the emperor; ceremonial dress for royalty; ]

2. 指三公。

衮服相天下,傥来非我通。——白居易《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诗》

[ high-rank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

衮服 引证解释

⒈ 即衮衣。参见“衮衣”。

晋 陆机 《答贾谧》诗:“鲁公 戾止,衮服委蛇。”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汗衫所起》:“古者朝宴,衮服中有白纱中单,百官郊享服中有明衣。”
《宋史·舆服志三》:“宋 初因 五代 之旧,天子之服有衮冕……衮服青色,日、月、星、山、龙、雉、虎蜼七章。”

⒉ 借指三公。

唐 白居易 《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衮服相天下,儻来非我通。”


国语词典

衮服 [gǔn fú]

⒈ 古代的礼服,指龙服。

⒉ 三公。古代天子以衮服赐上公,故称三公为「衮服」。

唐·白居易〈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诗:「衮服相天下,傥来非我通。」


衮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二章纹释义:又称十二章、十二文章,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分别为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 2.
      宗彝释义:⒈宗庙祭祀所用酒器。⒉指天子祭服上所绣虎与蜼的图象。因宗彝常以虎、蜼为图饰,因以借称。蜼,一种长尾猿猴,古人传说其性孝。⒊即蜼。一种长尾猿猴。古人以其形绣于衮服。
    • 3.
      山龙释义:⒈指古代衮服或旌旗上的山、龙图案。⒉借指绣有山、龙图案的袞服。
    • 4.
      御衮释义:穿上衮服。谓帝王听政。
    • 5.
      衮冕释义:⒈衮衣和冕。 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⒉穿衮服时所用的冕。⒊谓登朝入仕。
    • 6.
      衮舄释义:衮服舄履。亦借指诸侯王。
    • 7.
      黼领释义:绣有黼纹的朱红色中衣领缘,1通常指皇帝衮服或者皇后翟衣的中单领子。
    • 8.
      龙鳞释义:⒈龙的鳞甲。 ⒉《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因以“龙鳞”指人主。⒊指皇帝的衮服,龙袍。⒋像龙鳞的样子。⒌似龙鳞的事物。指水波,涟漪。⒍幼竹。幼竹有箨,如龙鳞状。⒎松桧之属。松桧之皮如龙鳞,故称。⒏累累垂垂的葡萄。⒐宝刀名。

衮服(gu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衮服是什么意思 衮服读音 怎么读 衮服,拼音是gǔn fú,衮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衮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