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课 [zá kè]
1. 杂税。
杂课 引证解释
⒈ 杂税。
引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户房经管应徵解给夏税秋粮,丁差徭役,杂课等项。”
杂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官当释义:⒈以官职抵当徒刑。唐 宋 时期官吏犯罪,可以降低品级以减免徒刑。《唐律疏议·名例·以官当徒》:“若本罪官当以上,别条云‘以理去官与见任同’,即依以官当徒之法:用官不尽,一年听叙,降先品一等;若用官尽者,三载听叙,降先品二等。若犯罪未至官当,不追告身,叙法依考解例,期年听叙,不降其品。”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降先品者,谓免官二官皆免,则从未降之品降二等叙之;免所居官及官当止一官,故降未降之品一等叙之,今叙官乃从见存之官更降一等者,误晓律意也。”⒉官府批准营业的当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当税
- 2.
官绅释义:官吏和绅士。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学租》:“所谓学租及先贤祠堂书院等地,皆官绅损俸貲所购。”《花月痕》第五一回:“这日 痴珠、丹旐 啟行,一路俱是官绅及 小珠 同年,祖送祭席,自 玉华宫 起,排有数里。”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凡银行所用之人,皆由公举,不得私荐,责成官绅及诸股董各就所知,保荐才能廉洁之士。”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上海 的官绅为 太炎 先生开追悼会,赴会者不满百人,遂在寂寞中闭幕。”
- 3.
当税释义:⒈抵充税额。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自餘税悉输穀帛、紬绢匹直千钱者当税三千。”胡三省 注:“以直千钱之物,当税额之三千。”⒉旧时官府向典当行业征收的捐税。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当税》:“当税,每舖原例五两。甲寅,军兴倍增,每舖十两。”
- 4.
摆摊释义:在街边或市场上陈列货物出售。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门摊税》:“凡城市临街、舖面前隙地,有支棚摆摊,卖杂货生理者,晚则收归,早则舖设。”老舍《龙须沟》第一幕:“街上全是泥,你怎么摆摊子呢?”
- 5.
本铺释义:这个铺子。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门摊税》:“凡城市临街舖面前隙地,有支棚摆摊卖杂货生理者……本舖既索地租,而官又分其微获,将安忍乎?”
- 6.
牙税释义:⒈牙契税。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经制钱》:“三年冬,遂命东南八路提刑司,收五色经制钱赴行在……增添田宅牙税钱。”⒉向牙商征收的捐税。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牙税》:“牙税,乃市侩之身帖。”《清史稿·高宗纪一》:“己亥,免 江苏 山阳 等十三州县牙税。”
- 7.
算刻释义:犹计算。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芦课》:“其课歷年压徵,十月前算刻田单,由府详司院报部。”
- 8.
考较释义:⒈见“攷校”。⒉查考比较。南朝 宋 裴駰《<史记集解>序》:“考较此书,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辨其实。”《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自己却到中西大药房里,找着一个掌柜的,仔细考较一番。”茅盾《林家铺子》二:“瞧见他的眼光瞥到什么货物上,就赶快拿出那种货物请他考较。”⒊稽查,检查。《元典章·户部八·杂课》:“年终作数,考较了当,失收布税四十六定二十八两五钱一分。”《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时 郭嘉、程昱 考较钱粮方回,知 曹操 已遣 玄德 进兵 徐州。”⒋考课。考核官吏的政绩。《宋史·选举志六》:“类考较前三
- 9.
贾贩释义:⒈经商贩卖。《汉书·匈奴传下》:“匈奴 以故事遣使者责 乌桓 税,匈奴 人民妇女欲贾贩者皆随往焉。”《太平广记》卷一二五引 唐 谷神子《博异志·崔无隐》:“兄每以贾贩江湖之货为业。”清 吴伟业《鹿樵纪闻·自成犯阙》:“阴遣人輦重货贾贩都市。”⒉商贩。清 唐甄《潜书·取善》:“虽芻蕘之属,贾贩之流,皆可以三人有师之法求之也。”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杂徵馀论》:“至如牛、驴等项小民日用之需,若翼徵蹄算,贾贩将裹足不前,民用因之日缩而价腾。”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然贾贩齐民,犹以财力相君。”
- 10.
起数释义:⒈批数、次数。《元典章·刑部十三·失盗》:“今后若令本管上司摘委色目正官提调验失过未获贼徒起数,除功过相折外,捕盗官不获强盗,一起约量断罪。”《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典史因为拿私盐不够起数,蒙盐院戒飭了十板,甚是没有好气。”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私盐变价》:“若获盐,亦止以私盐报,其盐发地方具领,照官盐变价,年终汇齐起数,造册具批。”⒉起课;卜课。昆剧《十五贯》第七场:“[ 况锺 ]‘可要起数么?’[ 娄阿鼠 ]‘我在这里求签。起数?不要,不要!’”
- 11.
身帖释义:旧时表明身份的证件。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牙税》:“牙税,乃市侩之身帖,以一帖凡蔽数十人。”
- 12.
逐释释义:旧时官府谓无罪释放。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赃罚》:“每年上司查取赎鍰起数,开报达部。无,则以一二雀角小事,俱经逐释,并无罚有赎穀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