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口业 口业的意思
kǒu

口业

简体口业
繁体口業
拼音kǒu yè
注音ㄎㄡˇ 一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yè,(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组词】:工业。农业。 (2) 职务,工作岗位。【组词】:职业。就业。 (3) 学习的功课。【组词】: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组词】: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5) 从事。【组词】:业医。业商。 (6) 财产。【组词】:产业。 (7) 既,已经。【组词】:业已。业经。 (8) 佛教名词。【例句】: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9) 姓。

基本含义

指嘴巴的工作,也指说话的技巧和能力。

口业的意思

口业 [kǒu yè]

1. 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

2. 指诗文的创作。唐宋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

4. 藉以为生的产业。

口业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九:“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懺悔,晚间纵口业駡詈人。”
宋 苏轼 《胜相院藏经记》:“结习口业,妄言綺语,论説古今是非成败。”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况於文字上添了许多口业,平生爱国忧民上又添了许多善业。”

⒉ 指诗文的创作。 唐 宋 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

唐 白居易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诗:“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宋 苏轼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诗之二:“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⒊ 藉以为生的产业。

《清史稿·世祖纪一》:“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


国语词典

口业 [kǒu yè]

⒈ 佛教用语。指会造成未来苦乐果报的言语行为。

宋·苏轼〈胜相院经藏记〉:「结习口业,妄言绮语,论说古今、是非、成败。」

⒉ 唐宋时称文学的创作为「口业」。

宋·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

⒊ 赖以维生的产业。

《清史稿·卷四·世祖本纪一》:「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给以荒田,永为口业。」


口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支释义:佛教语。 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 2.
      三业释义:⒈佛教语。 指身业、口业、意业。佛教认为造业将引生种种果报。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之五:“尚未酬其始誓之心,况答三业之劳乎?”《魏书·释老志》:“心去贪忿痴,身除杀淫盗,口断妄杂诸非正言。总谓之十善道。能具此,谓之三业清浄。” 宋 黄庭坚 《题墨轩和遵老》诗:“平生三业浄,在俗亦超然。”⒉佛教语。指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即非善非恶之业)。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七:“凡夫、二乘及与菩萨,具有三业。”
    • 3.
      口业释义:⒈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九:“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懺悔,晚间纵口业駡詈人。”宋 苏轼《胜相院藏经记》:“结习口业,妄言綺语,论説古今是非成败。”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况於文字上添了许多口业,平生爱国忧民上又添了许多善业。”⒉指诗文的创作。唐 宋 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唐 白居易《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诗:“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宋 苏轼《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诗之二:“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 4.
      口孽释义:同“口业”。《红楼梦》第一二○回:“所以 崔鶯 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 相如,大是文人口孽。”吴梅《读尤西堂钧天乐乐府》诗:“文人口孽在词章,暮雨瀟瀟午梦堂。”张天翼《脊背与奶子》:“镇上的人大家都谈着一个新闻:任三嫂 在 庄溪。‘是不是她野老公那里?’‘唔,还生了一个女儿哩,’低声说。仿佛一说得大点儿就造了口孽似的。”参见“口业”。
    • 5.
      犂舌狱释义:亦作“犁舌狱”。 佛教语。谓犯恶口、大妄语等作口业者死后所入的地狱。
    • 6.
      绮语释义:⒈佛教语。涉及闺门、爱欲等华艳辞藻及一切杂秽语。十善戒中列为四口业之一。南朝 梁武帝《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綺语过也。”《法苑珠林》卷八八引《成实论》:“虽是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綺语。或是时以随顺衰恼无利益故,或虽利益,以言无本,义理不次,恼心説故,皆名綺语。”⒉指纤婉言情之辞。清 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綺语了。”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近人为词,习綺语者,託言 温 韦。”瞿秋白《饿乡纪程》四:“或是竟顺流忘反,成绮语淫话的烂小说
    • 7.
      造口孽释义:见“造口业”。
    • 8.
      道府释义:清 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清史稿·世祖纪一》:“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易宗夔《新世说·假谲》:“未几 杨 巡抚 广东,即保荐 王 同往,以道府用,洊升两司。”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过得道府而去。”

口业(kouy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口业是什么意思 口业读音 怎么读 口业,拼音是kǒu yè,口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口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