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警卫 警卫的意思
jǐngwèi

警卫

简体警卫
繁体警衛
拼音jǐng wèi
注音ㄐㄧㄥˇ 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ǐng,(1)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组词】:警卫。警世。警告。警戒。警备。警惕。警省(xǐng )(警惕醒悟)。(2)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组词】:警号。警报。警钟。(3)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组词】:警句。警觉(jué)。机警。(4)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组词】:警察。警士。

wèi,(1) 保护,防护。【组词】: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2) 防护人员。【组词】:警卫。后卫。(3) 古代称驴。【例句】:“策双卫来迎”。(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例句】:威海卫(在山东省)。(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 姓。

基本含义

指保卫、守卫、看守等意思。

警卫的意思

警卫 [jǐng wèi]

1. 武装警戒、保卫,也指执行警戒保卫任务的人员。

[(security) guard;]

警卫 引证解释

⒈ 警戒保卫。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夫警卫不脩,则患生非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冥祇警衞,灵瑞间起,或鼓天乐,或闻神香。景福之祥,难以备敍。”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商务印书馆编译处即在 四马路 总发行所三层楼上,前日曾一往看,警卫颇严。”

⒉ 见“警卫员”。


国语词典

警卫 [jǐng wèi]

⒈ 警戒防卫。

如:「这个社区的警卫工作委托保全公司负责。」

卫戍 保镳 卫士

⒉ 担任警戒防卫的人。

如:「这警卫擅离岗位,造成歹徒闯入,因有亏职守而遭解职。」


警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保镖释义:⒈会技击的人佩带武器,为别人护送财物或保护人身安全。也泛指做护卫工作。⒉指做这种工作的人。
    • 2.
      卫士释义:卫兵,泛指担任保卫工作的人。
    • 3.
      卫兵释义:担任警卫工作的士兵。
    • 4.
      卫戍释义:警备(多用于首都):卫戍区。卫戍司令。
    • 5.
      保镳释义:见“保鏢”。

警卫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卫士释义:卫兵,泛指担任保卫工作的人。
    • 2.
      保镖释义:⒈会技击的人佩带武器,为别人护送财物或保护人身安全。也泛指做护卫工作。⒉指做这种工作的人。
    • 3.
      卫兵释义:担任警卫工作的士兵。

警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重围子释义:密密层层的警卫军。
    • 2.
      候府释义:在府中值宿的担任警卫的官员。
    • 3.
      公车司马令释义:汉 官名。掌管司马门和宫中的警卫事宜。属卫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卫尉,秦 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 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復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賁三令丞。”颜师古 注引《汉官仪》:“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闕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刘昭 注引《献帝起居注》:“建安 八年,议郎 卫林 为公车司马令,位随将、大夫。旧公车令与都官、长史位从将、大夫,自 林 始。”
    • 4.
      公车司马门释义:即司马门。 皇宫的外门。司马门的警卫由公车掌管,故称。
    • 5.
      六率释义:⒈北周警卫之制,设左右武贲率掌武贲之士,左右旅贲率掌旅贲之士,左右射声率掌射声之士,左右骁骑率掌骁骑之士,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左右游击率掌游击之士,总称“六率”,由左右武伯分别统率。见《隋书·礼仪志七》。⒉唐有东宫六率,与十二卫分领府兵,所领军士各有名号:左右卫率府所领称射乘,左右司御率府所领称旅贲,左右清道率府所领称直荡。
    • 6.
      内兵释义:⒈国内的兵乱。⒉警卫皇帝和皇宫的军队。
    • 7.
      内号释义:⒈关重犯的牢房。 因警卫较普通牢房严密,多在监狱深处,故称。⒉内部编号。⒊内号簿的省称。旧时衙门登记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应差票的簿子凡一式两本,放在内衙的称内号簿。
    • 8.
      内衙释义:⒈唐代紫宸殿的别称。 ⒉内衙指挥使的简称。掌宫廷警卫。⒊旧时衙门的内院。⒋内屋。
    • 9.
      军分区释义:在省军区或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范围内所划分的军事区域。军分区一般同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行政区划相一致。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迅速在西 满、东 满、北 满 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管桦《老营长轶闻》:“抗 日 战争时,我们军分区警卫营长 武英俊,每次往火线上调动部队,他都像个逞强的小孩子那样,向着弹雨纷飞的战场,挺直着腰板儿,站在高岗上,拿望远镜观察敌人。”
    • 10.
      前锋营释义:清 代京师禁卫军之一。分左、右两翼,各置统领,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锋政令。营兵由蒙古、满族健锐者充任,按时训练,大阅时为前锋,皇帝巡幸时为警卫。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 11.
      卫兵释义:担任警卫工作的士兵。
    • 12.
      卫戍区释义:担负首都或其他重要地区的保卫、戍守任务的军队一级组织。 其任务是担负地区性军事警卫和守备任务,负责民兵、预备役、兵役和动员工作,维护军容风纪,施行军事交通安全检查,协助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等。
    • 13.
      卫戍部队释义:卫戍区,中国担负首都警卫和守备勤务的军队组织。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军队长期或临时驻扎、实施警卫和守备的地区都称卫戍区。
    • 14.
      厢禁军释义:负责京都警卫的军队称禁军,负责诸州地方警卫的称厢军。
    • 15.
      叶挺释义:(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字希夷,广东惠阳县人。1922年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1924年去苏联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该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被誉为“铁军”。1927年先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留。在中共中央坚决要求下,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 16.
      周庐释义:古代皇宫周围所设警卫庐舍。
    • 17.
      哨站释义:由哨兵或巡逻部队警卫和巡逻的固定地方。
    • 18.
      喝拦释义:宋 代皇帝在行宫及太庙斋宿时的一种警卫仪式。
    • 19.
      地方部队释义:也称“地方军”。在一定的地区性范围内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编有地方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方部队隶属于省军区。平时主要负责本地区的警卫、守备和维持地方治安任务,开展训练民兵和群众工作;战时主要配合野战军作战,并且率领民兵就地坚持斗争,随时准备改编为野战军。
    • 20.
      坐更释义:夜间警卫。

警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重围子释义:密密层层的警卫军。
    • 2.
      候府释义:在府中值宿的担任警卫的官员。
    • 3.
      公车司马令释义:汉 官名。掌管司马门和宫中的警卫事宜。属卫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卫尉,秦 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 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復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賁三令丞。”颜师古 注引《汉官仪》:“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闕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刘昭 注引《献帝起居注》:“建安 八年,议郎 卫林 为公车司马令,位随将、大夫。旧公车令与都官、长史位从将、大夫,自 林 始。”
    • 4.
      公车司马门释义:即司马门。 皇宫的外门。司马门的警卫由公车掌管,故称。
    • 5.
      六率释义:⒈北周警卫之制,设左右武贲率掌武贲之士,左右旅贲率掌旅贲之士,左右射声率掌射声之士,左右骁骑率掌骁骑之士,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左右游击率掌游击之士,总称“六率”,由左右武伯分别统率。见《隋书·礼仪志七》。⒉唐有东宫六率,与十二卫分领府兵,所领军士各有名号:左右卫率府所领称射乘,左右司御率府所领称旅贲,左右清道率府所领称直荡。
    • 6.
      内兵释义:⒈国内的兵乱。⒉警卫皇帝和皇宫的军队。
    • 7.
      内号释义:⒈关重犯的牢房。 因警卫较普通牢房严密,多在监狱深处,故称。⒉内部编号。⒊内号簿的省称。旧时衙门登记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应差票的簿子凡一式两本,放在内衙的称内号簿。
    • 8.
      内衙释义:⒈唐代紫宸殿的别称。 ⒉内衙指挥使的简称。掌宫廷警卫。⒊旧时衙门的内院。⒋内屋。
    • 9.
      军分区释义:在省军区或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范围内所划分的军事区域。军分区一般同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行政区划相一致。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迅速在西 满、东 满、北 满 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管桦《老营长轶闻》:“抗 日 战争时,我们军分区警卫营长 武英俊,每次往火线上调动部队,他都像个逞强的小孩子那样,向着弹雨纷飞的战场,挺直着腰板儿,站在高岗上,拿望远镜观察敌人。”
    • 10.
      前锋营释义:清 代京师禁卫军之一。分左、右两翼,各置统领,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锋政令。营兵由蒙古、满族健锐者充任,按时训练,大阅时为前锋,皇帝巡幸时为警卫。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 11.
      卫兵释义:担任警卫工作的士兵。
    • 12.
      卫戍区释义:担负首都或其他重要地区的保卫、戍守任务的军队一级组织。 其任务是担负地区性军事警卫和守备任务,负责民兵、预备役、兵役和动员工作,维护军容风纪,施行军事交通安全检查,协助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等。
    • 13.
      卫戍部队释义:卫戍区,中国担负首都警卫和守备勤务的军队组织。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军队长期或临时驻扎、实施警卫和守备的地区都称卫戍区。
    • 14.
      厢禁军释义:负责京都警卫的军队称禁军,负责诸州地方警卫的称厢军。
    • 15.
      叶挺释义:(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字希夷,广东惠阳县人。1922年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1924年去苏联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该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被誉为“铁军”。1927年先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留。在中共中央坚决要求下,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 16.
      周庐释义:古代皇宫周围所设警卫庐舍。
    • 17.
      哨站释义:由哨兵或巡逻部队警卫和巡逻的固定地方。
    • 18.
      喝拦释义:宋 代皇帝在行宫及太庙斋宿时的一种警卫仪式。
    • 19.
      地方部队释义:也称“地方军”。在一定的地区性范围内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编有地方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方部队隶属于省军区。平时主要负责本地区的警卫、守备和维持地方治安任务,开展训练民兵和群众工作;战时主要配合野战军作战,并且率领民兵就地坚持斗争,随时准备改编为野战军。
    • 20.
      坐更释义:夜间警卫。

警卫造句

1.近来各机关门前增设了警卫。加严了进出检查,如临大敌,气氛极为紧张。

2.警卫们对普通罪犯也似乎比较宽宏大量。

3.那些犯罪分子看到这里警卫森严无隙可乘,便又窜到另一处,伺机作案。

4.军事基地都有警卫守卫。

5.警卫员为了首长的安全,每日跟随,寸步不离。

警卫(jing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警卫是什么意思 警卫读音 怎么读 警卫,拼音是jǐng wèi,警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警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