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柄 大柄的意思
bǐng

大柄

简体大柄
繁体
拼音dà bǐng
注音ㄉㄚˋ ㄅ一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bǐng,(1) 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组词】:叶柄。花柄。(2) 器物上的把儿。【组词】:刀柄。勺柄。(3) 量词,用于有柄物。【组词】:一柄伞。(4)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例句】:把(bǎ)柄。话柄。(5) 执掌。【例句】:柄政(执掌政权)。柄国。(6) 权。【组词】:国柄。民柄。(7) 根本。【例句】:“谦,德之柄也”。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的地位高、权力大。

大柄的意思

大柄 [dà bǐng]

1. 《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郑玄注:“柄,所操以治事。”谓礼为人君持以治国之本。后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权。

大柄 引证解释

⒈ 谓礼为人君持以治国之本。后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权。

《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郑玄 注:“柄,所操以治事。”
《元典章·刑部二·繫狱》:“刑罚,国之大柄,有功者赏,有罪者罚,理当然也。”
《明史·李森传》:“名爵日轻,廪禄日费,是玩天下之公器,弃国家之大柄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司寇》:“既持大柄,倚胥吏为耳目,任意周内罪名。”


国语词典

大柄 [dà bǐng]

⒈ 大权。

《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今主公掌握大柄,四方人心必然未安。」


大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刬塞释义:犹废塞。 《新唐书·崔祐甫传》:“永泰 后,稍稍平定,而 元载 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剗塞公路,纲纪大坏。”宋 司马光《上皇帝疏》:“总擥大柄,勿以假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捨小取大,剗塞弊倖,一新大政。”
    • 2.
      剗塞释义:犹废塞。《新唐书·崔祐甫传》:“永泰 后,稍稍平定,而 元载 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剗塞公路,纲纪大坏。”宋 司马光《上皇帝疏》:“总擥大柄,勿以假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捨小取大,剗塞弊倖,一新大政。”
    • 3.
      大柄释义:《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义。”郑玄 注:“柄,所操以治事。”谓礼为人君持以治国之本。后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权。
    • 4.
      大枋释义:大柄。枋,通“柄”。
    • 5.
      耄夫释义:年老昏庸之人。《明史·余应桂传》:“以总理之大柄,畀之颠蹶之耄夫,臣不知其可也。”
    • 6.
      贵兆释义:显贵的征兆。《新唐书·叛臣传下·李忠臣》:“忠臣 戇直不通书,帝尝谓:‘卿耳大,真贵兆。’对曰:‘臣闻驴耳大,龙耳小。’帝喜其野而诚。”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澄 索彩具,蔚 与赌贵兆,曰:‘彩大者秉大柄。’澄 掷之,得十一,席上皆失声。公徐掷之,得堂印,澄 託醉而起。”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元丰 中,汶上 梁逖,一夕,梦奏事殿中,见御座前揭一牌,箔金大书‘黄裳’二字,意必贵兆也,因改名 黄裳。明年,御前唱进士第,南剑 黄裳 为天下第一。”

大柄(dab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柄是什么意思 大柄读音 怎么读 大柄,拼音是dà bǐng,大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