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先德 先德的意思
xiān

先德

简体先德
繁体
拼音xiān dé
注音ㄒㄧㄢ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先德是一个用于赞美和崇尚德行高尚的人的成语,意思是先贤的德行。它强调了德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先贤的尊重和敬仰。

先德的意思

先德 [xiān dé]

1. 谓治民之道,以德为先。

2. 祖先的德行。

3. 称别人的父亲为先德。

5. 有德行的前辈。

先德 引证解释

⒈ 谓治民之道,以德为先。

《管子·小问》:“桓公 曰:‘善哉!牧民何先?’ 管子 对曰:‘有时先事,有时先政,有时先德,有时先恕。’”

⒉ 祖先的德行。

《战国策·赵策二》:“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
《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况世哲继轨,先德在民。”
李周翰 注:“言况 高祖 之家,代有圣哲,有遗德。”

⒊ 称别人的父亲为先德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唐 刘舍人 蜕,桐庐 人,早以文学应进士举,其先德戒之曰:‘……吾若没后,慎勿祭祀。’”

⒋ 有德行的前辈。

唐 慧立 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罢讲后復北游,询求先德。”
唐 张九龄 《酬周判官兼呈耿广州》诗:“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宋延寿 《宗镜录》卷七八:“先德云:境自虚,不须畏,终朝照瞩元无对。”


国语词典

先德 [xiān dé]

⒈ 先人的德行。

《战国策·赵策二》:「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
《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牋》:「况世哲继轨,先德在民。」

⒉ 有德行的前辈。

《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先德韬光,君道方被。」
唐·张九龄〈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诗:「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先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先德释义:⒈谓治民之道,以德为先。⒉祖先的德行。⒊称别人的父亲为先德。⒋有德行的前辈。
    • 2.
      翚褕释义:后妃礼服。画翚者为褘衣,画鹞者为褕翟。见《周礼·天官·内司服》郑玄 注。南朝 宋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悲黼筵之移御,痛翬褕之重晦。”唐 杜甫《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珩珮是加,翬褕克备,先德后色,累功居位。”仇兆鳌 注:“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曰翬褕。”
    • 3.
      致志释义:⒈集中注意力;一心一意。 《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明 方孝孺《与讷斋先生书》:“愿益以继承自任,与诸昆季协心致志,昌义门於百世,扬先德于天下。”⒉谓振奋士气。《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 4.
      谥典释义:⒈亦作“諡典”。 赠谥的仪节。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有合謚典,无愆前志,询诸友好,宜謚曰 靖节徵士。”明 鹿善继《请谥揭》:“今諡典集议,职何敢私避以遏先德,谨陈崖略,恭候大君子公评。”《清史稿·礼志六》:“乾隆 四十一年,定 明 代殉国诸臣,既邀諡典,并许入祠。”⒉谥法。宋 楼钥《成恭皇后改谥议》:“谨攷之諡典曰:‘夙夜警戒曰成;谦而好礼曰恭。’”参见“謚法”。

先德(xian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先德是什么意思 先德读音 怎么读 先德,拼音是xiān dé,先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先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