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芳兰 芳兰的意思
fānglán

芳兰

简体芳兰
繁体芳蘭
拼音fāng lán
注音ㄈㄤ ㄌ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g,(1) 花草的香气。【组词】: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气;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2) 喻美好的。【组词】:芳名。芳龄(年龄,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邻(关系融洽的邻居,用作敬辞)。流芳百世。(3) 花卉。【组词】:群芳竞艳。芳时(花盛时节)。

lán,(1) 指“兰草”和“兰花”。【例句】: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基本含义

指美好的事物或品质。

芳兰的意思

芳兰 [fāng lán]

1. 兰花。古人常以喻君子。

芳兰 引证解释

⒈ 兰花。古人常以喻君子。

晋 陆机 《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蘂,穹谷饶芳兰。”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思树芳兰,剪除荆棘。”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我有芳兰,民胥攸咏。”
宋 柳永 《秋蕊香》词:“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
清 龚自珍 《水仙花赋》:“时则艳雪铺峦,懿芳兰其未蕊;玄冰荐月,感雅蒜而先花。”


国语词典

芳兰 [fāng lán]

⒈ 香兰。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思树芳兰,剪除荆棘。」

⒉ 香气。

《南史·卷二〇·谢弘微传》:「觉此生芳兰竟体,想谢庄政当如此。」


芳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芝兰当路,不得不锄释义:同“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明 张居正《答汪司马南溟》书:“二三子以言乱政,实朝廷纪纲所係,所谓芝兰当路,不得不锄者,知我罪我,其在是乎?”
    • 2.
      芳兰当门,不得不锄释义:见“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 3.
      芳兰生门,不得不鉏释义:比喻贤能之士生性抗直,时有违迕,为上者将不能容忍,势必去之。《三国志·蜀志·周群传》:“先主 将诛 张裕,诸葛亮 表请其罪。先主 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裕 遂弃市。”亦作“芳兰当门,不得不锄”。《南史·齐江夏王锋传》:“江斆 闻其死,流涕曰:‘芳兰当门,不得不锄,其《修栢》之赋乎。’”
    • 4.
      兰焚释义:芳兰遭焚。喻高人受摧折。
    • 5.
      玉泉释义:⒈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泉名。王充《论衡·谈天》引 汉 司马迁 曰:“《禹本纪》言‘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华池。’”今本《史记·大宛列传论》作“醴泉、瑶池”。⒉清泉的美称。晋 陆机《招隐》诗之一:“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下:“荆州、清溪、秀壁 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宋 苏舜钦《天平山》诗:“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时雨。”《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烟,峭壁千寻掛玉泉。”⒊犹九泉。唐 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始谓调金鼎,如何
    • 6.
      芳兰竟体释义: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 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 7.
      长辔释义:⒈长的缰绳。驾驭车马所用的缰绳长,则便于驱使,能驰骋自如。比喻长远有效的控制手段。《晋书·庾翼传》:“御以长轡,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復可冀。”⒉指有力地统治。《宋书·武帝纪中》:“岂足以显报懋功,允塞民望,藩辅王畿,长轡六合者乎?”⒊喻卓越的才能。南朝 梁 何逊《答邱长史》诗:“短翮方息飞,长轡日先驱。”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皇甫冉》:“长轡未骋,而芳兰早凋,悲夫!”

芳兰(fangl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芳兰是什么意思 芳兰读音 怎么读 芳兰,拼音是fāng lán,芳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芳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