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 [mǎ shì]
1. 即马夫。
马士 引证解释
⒈ 即马夫。参见“马夫”。
引《宋书·蒯恩传》:“﹝ 蒯恩 ﹞每捨芻於地,叹曰:‘大丈夫弯弓三石,奈何充马士。’”
《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四年》:“僕隶皆不次除官,捉车人至虎賁中郎将,马士至员外郎。”
马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机打刼释义: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清 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 明 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選職方,乘機打刼。”
- 2.
仙霞岭释义:在 浙江省 西南部,绵延 浙 、 闽 、 赣 边境。 西南接 武夷山 ,东北接 天台山 ,为 钱塘江 、 瓯江 及 闽江 分水岭。主峰 披云尖 在 龙泉县 南。同名山峰在 江山县 南。南端有 仙霞关 ,为 浙 、 闽 交通要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好了,好了,我 阮大鋮 走过这 仙霞岭 ,便算第一功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方才梦见 马士英 被雷击死 台州 山中, 阮大鋮 跌死 仙霞岭 上。” 朱德 《经闽西感怀》诗:“越过 仙霞岭 ,早登 天台山 。”
- 3.
复社释义:明 末 江南 士大夫主张改良政治的文学结社之一。明 天启 时 江 南 张溥、陈贞慧 等初结应社,崇祯 六年又集合南北文社中人,会于 苏州 虎丘,取兴复绝学之义,成立复社,继东林党之后,以讲学批评时政。南明 弘光 时,屡受 马士英、阮大鋮 的迫害。清 军南下,复社主要人物 吴应箕、陈子龙 等参加抗 清,殉难。顺治 九年,复社被 清 政府取缔解散。
- 4.
大食释义:波斯语音译词。原 是伊朗一个部族的名称。中国古代自唐以后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8世纪中期,阿拔斯王朝(750—1258)取代了倭马亚王朝(661—750),自大马士革迁都巴格达,衣、旗崇尚黑色,中国称其为黑衣大食或东大 食。旧王室后裔逃往西班牙,以科尔多瓦为首都,建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衣、旗崇尚白色,中国 称其为白衣大食或西大食。北非的法提玛王朝(909—1171)曾以开罗为首都,衣、旗崇尚绿色,中国称其 为绿衣大食或南大食。
- 5.
大马士革释义:叙利亚首都。位于该国西南部。人口322万(1996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 文化名城。主要名胜古迹有大马士革城堡、倭马亚大清真寺、凯撒门、圣保罗教堂、古它园林等。
- 6.
寸磔释义:⒈碎解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明 沉德符《野获编·督抚·经略大臣设罢》:“至戊午年,镐(杨镐)又以边境事再起经略 辽东,遂至三路丧师。此其罪又寸磔不足赎矣。”清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人人共愤,皆思寸磔 马(马士英)阮(阮大鋮),以谢先帝。”⒉斩成许多小段。闻一多《孤雁》诗:“拼着寸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 7.
盟弟释义:指结拜兄弟中年幼者。清 孔尚任《桃花扇·传歌》:“﹝ 杨龙友 ﹞乃 凤阳 督抚 马士英 的妹夫,原做光禄 阮大鋮 的盟弟。”
- 8.
藏狗释义:藏狗原产中国西藏,也有人说其祖先是马士提夫犬。但事实该犬种目前仍散居在靠近尼泊尔及西藏高原的境内,一直为当地居民守护着家畜及村落。
- 9.
蟋蟀相公释义:明 马士英 的绰号。
- 10.
谩语释义:⒈说谎话。 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一:“光 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復来,问脱胡桃皮者。光 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訶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 自是不敢谩语。”《明史·左良玉传》:“马士英、阮大鋮 用事,虑东林倚 良玉 为难,谩语修好,而阴忌之。”⒉谎话。郭希仁《钱君定三传》:“抵 青门,仰瞻城郭壮伟,叹曰:古人谓攻城略地,殊非易事,向嗤为谩语,今乃信之。”⒊随意相语。谩,通“漫”。南唐 冯延巳《鹊踏枝》词之四:“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清
- 11.
选昏释义:选择婚姻对象。昏,通“婚”。清 刘銮《五石瓠·童氏》:“﹝ 马士英 ﹞闻其状,大为 其杰 喜,将市封赏,谓 枝秀 曰:‘旧妃在,可省选昏之繁。’”
- 12.
遗孑释义:犹孑遗。元 马祖常《监黄池税务王君墓碣铭》:“不百年,而金石之名家,善士之子孙,遗孑不数户矣。”清 马士琪《大梁淫雨吟》:“忧国惟知督赋租,饿莩谁伤靡遗孑。”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民性柔和,既如乳羔,则一狼入其牧场,能杀之使无遗孑。”
- 13.
郿坞释义:东汉 初平 三年,董卓 筑坞于 郿,高厚七丈,与 长安 城相埒,号曰 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终老。”后 卓 败,坞毁(故址在今 陕西省 眉县 东北)。见《后汉书·董卓传》。后因用以借指奸佞藏财享乐终老之所。明 陶宗仪《辍耕录·老苗》:“筑营 德胜堰,周围三四里,子女玉帛皆在焉,且以为 郿坞 之计。”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郿坞 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清 倪瑞璿《阅<明史·马士英传>》诗:“金墉旧险崇朝弃,郿坞
- 14.
阿拉伯帝国释义:7世纪崛起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封建帝国。中国史称大食国。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麦加、麦地那,后移到大马士革、巴格达。8世纪中叶版图跨亚、非、欧三洲。1258年灭亡。
- 15.
阿拉伯的劳伦斯释义:美国故事片。霍里逊影片公司、哥伦比亚影片公司1962年联合摄制。罗·博尔特编剧,大卫·里恩导演,彼·奥图尔、亚·吉尼斯主演。1916年,在开罗的英国驻军劳伦斯中尉,奉命协调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倾轧不和,并指挥阿拉伯人袭击土耳其驻军,被阿拉伯人尊为英雄。后因到大马士革调解失败,被调回英国。
- 16.
首辅释义:明 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嘉靖、隆庆 和 万历 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清 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较重,一般亦称为首辅。《明史·徐溥传》:“刘吉 罢,溥 为首辅。”清 孔尚任《桃花扇·媚座》:“下官 马士英,官居首辅,权握中枢;天子无为,从他闭目拱手,相公养体,儘咱吐气扬眉。”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咸丰 八年,关节案发,首辅弃市,少宰戍边。”
- 17.
马士释义:即马夫。《宋书·蒯恩传》:“﹝ 蒯恩 ﹞每捨芻於地,叹曰:‘大丈夫弯弓三石,奈何充马士。’”《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四年》:“僕隶皆不次除官,捉车人至虎賁中郎将,马士至员外郎。”参见“马夫”。
- 18.
马阮释义:指 马士英 和 阮大鋮 二人。于 明 亡后,拥立 福王,共领朝政,相互勾结,专权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