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 [jīn yìn]
1. 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
2. 借指官职。
3. 宋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
5. 指公文、证件上的金泥印章。
金印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
引《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金印。”
宋 苏辙 《观捕鱼》诗:“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清 黄遵宪 《琉求歌》:“尚有丹书珠殿掛,空将金印紫泥封。”
⒉ 借指官职。
引唐 杜甫 《陪李王苏李四使君登惠义寺》诗:“谁能解金印,瀟洒自安禪。”
宋 乐雷发 《乌乌歌》:“好杀贼奴取金印,何用区区章句为?”
⒊ 宋 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
引《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 看 张员外,面上刺着四字金印,蓬头垢面,衣服不整齐。”
《水浒传》第八回:“原来 宋 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换做打金印。”
⒋ 指公文、证件上的金泥印章。
引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臣又据总兵官 卢鏜 手本……与 日本 金印勘合。”
许地山 《三博士》:“她们一同看着(博士文凭)上面的文字和金印。”
国语词典
金印 [jīn yìn]
⒈ 黄金铸成的印章,只有公卿贵人才能佩带。
引《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宋·陆游〈长歌行〉:「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⒉ 犯人脸上的刺字。
引《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看张员外面上刺著四字金印,蓬头垢面,衣服不整齐。」
《水浒传·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铁叶团头护身枷钉了,脸上免不得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孟州牢城。」
金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爵袭紫释义: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2.
传龟袭紫释义:指继承高爵显位。 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3.
佩紫怀黄释义: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指身居高官。
- 4.
佩金带紫释义:佩带金印紫绶,以示身份高贵。
- 5.
印务释义:旧指官署的印信和职务。 明 汤显祖《南柯记·卧辙》:“印务俱已交盘了,看黄金印文边角全,文书查交仓库盘。”《儒林外史》第八回:“南昌府 前任 蘧太守 ……年老告病,已经出了衙门,印务是通判署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两湖 督宪奉了上諭,调补 两江 之后,便料理交代,这边的印务是奉旨交 湖北 巡抚兼署的。”
- 6.
带金佩紫释义:金:金印。 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 7.
怀金释义:⒈怀揣金印。汉 扬雄《法言·学行》:“使我紆朱怀金,其乐不可量已。”晋 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孙 氏虽家失 吴 祚,而族蒙 晋 荣,子弟量才,比肩进取,怀金侯服,佩青千里。”宋 秦观《自警》诗:“拜命怀金谁谓荣,低头未免拾言责。”⒉怀带金宝。《后汉书·杨震传》:“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南朝 宋 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抚剑远辞亲。”
- 8.
怀金垂紫释义:形容显贵。 金,金印;紫,系印的紫色丝带。
- 9.
怀黄释义:怀里揣着金印。指位居高官。
- 10.
怀黄佩紫释义:指怀里揣着金印,腰间佩着紫绶。 指身居高官显位。同“佩紫怀黄”。
- 11.
拖金委紫释义: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
- 12.
斗大释义:⒈大如斗。 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 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后。’”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 介子 定远 辈,投笔立功,勒铭 燕然,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⒉用于对大的物体,形容其小。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斗大一城,尚如海上神山之可望不可即。”清 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生﹞间作一画,而江城斗大,风雅絶稀,故再世 龙眠,絶少知音问鼎。”
- 13.
时宪法释义:即时宪历。清 俞正夑《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是年(康熙 三十三年)赐 西藏 第巴 金印,颁三十四年《时宪法》列 蒙古 各游牧节气。”亦称“时宪术”。《清史稿·时宪志一》:“世祖 定鼎以后,始絀 明 之旧历,依新法推算,即承用二百六十餘年之《时宪术》也。”参见“时宪历”。
- 14.
服冕释义:穿着冕服。 指做大官。《左传·哀公十五年》:“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杜预 注:“冕,大夫服。”南朝 梁 沉约《舍身愿疏》:“遂乃服冕荣国,裂土承家。”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金印示殊藩之宠,银簪增服冕之荣。”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男登服冕之位,女获乘龙之匹。”
- 15.
横目释义:⒈《庄子·天地》:“夫子无意於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 ”成玄英 疏:“五行之内,唯民横目。”后以“横目”指人民,百姓。前蜀 韦庄《小将张彦射虎歌》:“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嶸。”宋 陆游《寓叹》诗:“虚名但可欺横目,薄俗何时復结绳。”⒉犹怒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隶横目相仇,言词兇谩。”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诗之三:“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⒊数字四的隐语。目字,横则为“四”。《晋书·五行志中》:“武帝 太康 三年平 吴 后,江 南童謡曰:‘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
- 16.
法儿释义:法子;办法。元 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怏怏归来凤幃悄,甚法儿,捱今宵燠恼。”《水浒传》第一○三回:“幸得昔年到 建康,闻得神医 安道全 的名,用厚币交结他,学得个疗金印的法儿。”《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如此一转移间就打算个护送他们的法儿也还不难。”刘肖无《彭海群--克拉玛依散记》:“哪一个不是想尽了法儿,帮助你,说服你父亲,开导你母亲。”
- 17.
牙符释义:奖给有功将领的符信。《宋史·高宗纪五》:“十一月庚午朔,初置节度使以下金字牙符,命都督府掌之,给将帅立战功者。”《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八年》:“﹝ 李庭芝 ﹞请以 整 为 卢龙军 节度使,封 燕郡王,帝从之,遣 永寧 僧齎告身、金印、牙符及 庭芝 书期致之。”
- 18.
监官释义:⒈监察或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吏。汉 荀悦《汉纪·惠帝纪》:“诸侯王,高帝 初置之,金印紫綬,治其监官,掌监郡县,秩比六百石,后为刺史。”《后汉书·百官志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宋史·职官志七》:“诸镇置於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西湖佳话·钱塘霸迹》:“吾初起兵时,与 钱鏐、刘孟安、阮结、富阳 闻人宇、监官 徐及、新城 杜稜、餘杭 凌文举、临平 曹信,俱为都将,号称‘杭州 八都’。”⒉国子监、
- 19.
系肘释义:系缚于肘。《后汉书·祭遵传》:“丰 好方术,有道士言 丰 当为天子,以五綵囊裹石繫 丰 肘,云石中有玉璽。”《晋书·周顗传》:“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繫肘。”
- 20.
紫绶释义:⒈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组,或作服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唐 李白《门有车马客行》:“空谈霸王略,紫綬不挂身。”明 何景明《送顾汝成》诗:“十年垂紫綬,万里为苍生。”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潘太守诗》:“黄冠紫綬都如梦,红树青霜饯此行。”⒉即紫薇。唐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綬花。”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紫薇》:“紫綬花,按谓紫薇也。”参见“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