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面 [mí miàn]
1. 指猜谜语时,说出来或写出来供人做猜测线索的话或文字。
谜面 引证解释
⒈ 指猜谜语时,说出来或写出来供人做猜测线索的话或文字。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谜面太晦。”
朱光潜 《诗论》第二章二:“在当时也许这个谜底是独立的,如现在谜语书在谜面之下注明谜底一样。”
国语词典
谜面 [mí miàn]
⒈ 谜语的题目。如「草上飞──射一字」(拆字格)是谜面,答案「早」是谜底、「狼来了──射水果名」(谐音格)是谜面,「杨桃」是谜底。
反谜底
谜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别解释义:谜底别解、谜面别解面底别解。
- 2.
卷帘格释义:⒈谜格的一种。猜谜时,要求将谜底倒读和谜面扣合,并且谜底必须为三字或三字以上。如谜面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要求用卷帘格猜一京剧名,谜底则为“华容道”。参见“卷帘格”。⒉灯谜谜格之一。谜底为三个字或三个字以上,须倒过来读以扣合谜劐面,如同帘子卷上又放下。例如,“三十比九”,打一成语,正读为“差之念一”,倒过来就是成语“一念之差”。再如,“优秀仓库管理员”,打一物理学学科名,正读为“理物能高”,倒过来为谜底“高劐能物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第十一条只怕我射著了,可是‘合肥’?……这个应该要
- 3.
同义法释义:谜底和谜面直接表达是同一个意思。
- 4.
咏字释义:谜面为韵语的字谜。
- 5.
底为面圆释义:“太公”是一般称谓,暂将它假定作“太史公”(汉司马迁,人称“太史公”)时,中缺一“史”字。 谜底“史进时/迁”,意谓:“史”进入时,便成了“迁”。通过谜底补缺、谜面的普通名词“太公”被变作专有名词“司马迁”。
- 6.
文虎释义: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 7.
歇后语释义:熟语的一种。 由两部分组成,前多类似谜语的谜面,后是谜底,即本意。是一种口语性的引注语。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檐(言)”。有时省去后一部分不说,故名。
- 8.
白头格释义:白头格是常用谜格的一种:谜底需两字以上,第一字用谐音来代替解释谜面。
- 9.
筠垫格释义:谜格的一种。谜底各字均为上下结构,须将其上下分拆后扣合谜面。如“掌握昼夜循环规律(猜《水浒传》诨名一)”,谜底为“智多星”,拆字后读成“知日夕、夕日生”切题。
- 10.
解带格释义:谜底去掉中间的胡字即与谜面相扣。
- 11.
诗谜释义:⒈以诗句为谜面的谜语。⒉敲诗。又称“打诗宝”。其法以长四五寸长的纸条,摘录古人诗一句,而于句中隐去一字,注于纸尾,以封套笼之,不令外见。别配四字,与纸尾原字,书于句旁。猜者就五字中选择一字,选中为胜。
- 12.
谐声法释义:谜面有字摹拟谜底字的同音假借。
- 13.
谜灯释义:贴有谜语的花灯。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在门外谜灯底下,设了桌椅笔砚,凡是射的都把谜面条子撕下,把所射的写在上面,由家人拿进来看。”阿英《灯市》:“寺观壁上,幌着谜灯,谁都可以立在那里猜。”
- 14.
谜目释义:指灯谜中所要猜射事物的属性、分类范围和数量,是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媒介及纽带。
- 15.
赠彩释义:奖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是射中的,即由家人带赠彩出去致送;射错的,重新写过谜面粘出去。”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上海风俗琐记》:“前数年某某男女合演新剧社,凡观剧者,皆有赠彩。”
- 16.
问答法释义:由谜面提出问句以谜底来作为答句。
- 17.
面为底圆释义:谜面申明添补来自圆其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