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的意思
jiànyǒngwéi

见义勇为

简体见义勇为
繁体見義勇為
拼音jiàn yì yǒng wéi
注音ㄐㄧㄢˋ ㄧˋ ㄩㄥˇ ㄨㄟ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 xiàn,(1) 古同“现”,出现,显露。(2) 古同“现”,现存。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yǒng,(1) 有胆量,敢做。【组词】:勇敢。勇毅。勇气。勇士。英勇。奋勇。(2)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组词】:兵勇。劲勇。募勇。(3) 姓。

wéi wèi,(1) 替,给。【组词】: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2) 表目的。【组词】:为了。为何。(3) 对,向。【例句】:不足为外人道。(4) 帮助,卫护。

基本含义

指在面对正义事务时,勇敢地站出来,挺身而出,积极行动的行为。

见义勇为的意思

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1. 意识到是正义之举就大胆去做。

[see what is right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do it; be ready to take up the cudgets for a just cause; 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be zealous in doing what is righteous in seeing it;]


国语词典

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⒈ 语本遇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应该奋勇的去做。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当仁不让 义不容辞

见死不救 袖手旁观 趁火打劫


见义勇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义不容辞释义: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 2.
      当仁不让释义:遇到该做 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仁:仁义,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见义勇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袖手旁观释义: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后以“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同志有困难,我们要全力帮助,决不能袖手旁观。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 2.
      见死不救释义: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 3.
      趁火打劫释义: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见义勇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侠情释义: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感情。
    • 2.
      侠烈释义:刚直严正,见义勇为。南朝 宋 袁淑 《效子建白马篇》诗:“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如今听了那个老头儿的一番话,早又动了他一个侠烈心肠。” 刘师培 《文说》:“又如 刘玄 以侠烈著闻,而 范 史力言其懦弱。”
    • 3.
      侠肠释义: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心肠。《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天生就一副侠肠傲骨,视功名如敝屣,等富贵犹浮云。” 清 恽敬 《与廖听桥书》:“大姪有侠肠,有豪气,有胜情,有远志。”《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如今幸而不死,又把姑娘你一片侠肠埋没得曖昧不明,我 安龙媒 真真的愧悔无地!”
    • 4.
      侠骨释义:英武刚强或见义勇为的性格与气质。 晋 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之二:“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唐 王维《少年行》之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柳如是、顾横波 ……两夫人恰礼贤爱士,侠骨稜嶒。”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诗:“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
    • 5.
      儿男释义:⒈男子汉:见义勇为的好儿男。⒉男孩儿:只有一女,别无儿男。
    • 6.
      拔刀相助释义:形容见义勇为,打抱不平。
    • 7.
      推许释义:推重并赞许:他的见义勇为的行为受到人们的推许。
    • 8.
      武松释义:《水浒传》中的人物。曾在景阳岗打虎除害而闻名,见义勇为,刚烈英武,同邪恶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民间常用作勇猛刚烈、不畏强暴的青年的代称。
    • 9.
      督趣释义:亦作“督促”。 督责催促。《汉书·成帝纪》:“永始 三年,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节督趣逐捕。”颜师古 注:“趣,读曰促。”《后汉书·魏霸传》:“时盛冬地冻,中使督促,数罚县吏以厉 霸。”《新唐书·王晙传》:“初,刘幽 求放 封州,广州 都督 周利贞 欲必杀之,道出 晙 所,晙 知其故,留不遣。利贞 移书督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顾生》:“言未已,有奔至者,督促速行。”老舍《四世同堂》二:“她的责骂,多数是她以为 李四爷 对朋友们还没有尽心尽力的帮忙,而这种责骂也便成为 李四爷 的见义勇为的一种督促。”
    • 10.
      称号释义:赋予个人或集体的名称(多用于光荣的):他荣获见义勇为好市民的称号。
    • 11.
      见义敢为释义: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同“见义勇为”。
    • 12.
      见义敢爲释义:见“见义勇为”。
    • 13.
      赞许释义:认为好而加以称赞:他的见义勇为行动受到人们的赞许。
    • 14.
      高扬释义:⒈高高升起或举起:旗帜高扬。 士气高扬。⒉高度发扬: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见义勇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侠情释义: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感情。
    • 2.
      侠烈释义:刚直严正,见义勇为。南朝 宋 袁淑 《效子建白马篇》诗:“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如今听了那个老头儿的一番话,早又动了他一个侠烈心肠。” 刘师培 《文说》:“又如 刘玄 以侠烈著闻,而 范 史力言其懦弱。”
    • 3.
      侠肠释义: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心肠。《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天生就一副侠肠傲骨,视功名如敝屣,等富贵犹浮云。” 清 恽敬 《与廖听桥书》:“大姪有侠肠,有豪气,有胜情,有远志。”《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如今幸而不死,又把姑娘你一片侠肠埋没得曖昧不明,我 安龙媒 真真的愧悔无地!”
    • 4.
      侠骨释义:英武刚强或见义勇为的性格与气质。 晋 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之二:“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唐 王维《少年行》之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柳如是、顾横波 ……两夫人恰礼贤爱士,侠骨稜嶒。”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诗:“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
    • 5.
      儿男释义:⒈男子汉:见义勇为的好儿男。⒉男孩儿:只有一女,别无儿男。
    • 6.
      拔刀相助释义:形容见义勇为,打抱不平。
    • 7.
      推许释义:推重并赞许:他的见义勇为的行为受到人们的推许。
    • 8.
      武松释义:《水浒传》中的人物。曾在景阳岗打虎除害而闻名,见义勇为,刚烈英武,同邪恶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民间常用作勇猛刚烈、不畏强暴的青年的代称。
    • 9.
      督趣释义:亦作“督促”。 督责催促。《汉书·成帝纪》:“永始 三年,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节督趣逐捕。”颜师古 注:“趣,读曰促。”《后汉书·魏霸传》:“时盛冬地冻,中使督促,数罚县吏以厉 霸。”《新唐书·王晙传》:“初,刘幽 求放 封州,广州 都督 周利贞 欲必杀之,道出 晙 所,晙 知其故,留不遣。利贞 移书督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顾生》:“言未已,有奔至者,督促速行。”老舍《四世同堂》二:“她的责骂,多数是她以为 李四爷 对朋友们还没有尽心尽力的帮忙,而这种责骂也便成为 李四爷 的见义勇为的一种督促。”
    • 10.
      称号释义:赋予个人或集体的名称(多用于光荣的):他荣获见义勇为好市民的称号。
    • 11.
      见义敢为释义: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同“见义勇为”。
    • 12.
      见义敢爲释义:见“见义勇为”。
    • 13.
      赞许释义:认为好而加以称赞:他的见义勇为行动受到人们的赞许。
    • 14.
      高扬释义:⒈高高升起或举起:旗帜高扬。 士气高扬。⒉高度发扬: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见义勇为造句

1.对于弱肉强食的现象,我们不能坐视不救,就该见义勇为

2.在一旁袖手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为,有时甚至助纣为虐。

3.这位青年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救人精神,赢得在场的人由衷讚佩。

4.他不但见义勇为,而且还扶危济困。

5.现在的好心人不少,但真见义勇为的却是披沙拣金。

6.李明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受到全市人民的赞扬。

7.人们自发来到医院,探望那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8.院长嘱托护士要好好照应受伤的见义勇为者。

9.见义勇为的小华徒手制服了持刀的歹徒,将赃物还给了受害人。

10.见义勇为中受益人补救义务研究。

11.见义勇为,法律界定,法律属性,救济机制,立法完善。

12.我们单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志。

13.他把坠海的孩子救起来,市政府对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立即加以褒奖。

14.警察请求在抢劫案中见义勇为的人站出来作证。

15.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16.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了一则老伯伯见义勇为的新闻。

17.我是一个正直诚实心地善良的农民的市民,是一个商人一个书画爱好者还是一个见义勇为的勇士。

18.立党为公讲正气,执政为民讲浩气,严谨持身讲清气,刚直不阿讲勇气,团结共事讲和气,见义勇为讲胆气。

19.杀人犯把劲头用在见义勇为上应该都是勇敢的英雄。

20.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见义勇为是什么意思 见义勇为读音 怎么读 见义勇为,拼音是jiàn yì yǒng wéi,见义勇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见义勇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