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仲 [èr zhòng]
1. 指汉羊仲、裘仲。《初学记》卷十八引汉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唯羊仲裘仲从之游。二仲皆推廉逃名。”后用以泛指廉洁隐退之士。
二仲 引证解释
⒈ 指 汉 羊仲、裘仲。
引《初学记》卷十八引 汉 赵岐 《三辅决录》:“蒋詡 字 元卿,舍中三逕,唯 羊仲 裘仲 从之游。二 仲 皆推廉逃名。”
后用以泛指廉洁隐退之士。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但恨邻靡二 仲,室无 莱 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唐 耿湋 《春日即事》诗:“室与千峯对,门唯二 仲 过。”
明 何景明 《十一月五日雨中邀沉清溪赵雪舟》诗:“三径已拌留二 仲,相过此地莫迟迴。”
伍崇学 《夏日感怀》诗:“安得二 仲 邻,相对话殷勤。”
国语词典
二仲 [èr zhòng]
⒈ 指羊仲、求仲二位廉洁逃名之士。
引《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陶潜传》:「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罔罔。」
二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祭释义: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 唐 日制不一。隋文帝 时一年有四祭,唐 武德 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 开元 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明 郑仲夔《耳新·令德》:“萧郡 尊思似 每丁祭,必斋宿学宫。”《儒林外史》第二回:“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第一场:“孔子庙每年的丁祭,都是由学生来主持的。”
- 2.
上戊释义:⒈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 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 开元 ﹞十九年夏,詔京都置 太公 庙於 孔子 庙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宋史·礼志一》:“春秋二仲,上丁释奠 文宣王,上戊释奠 武成王。”⒉王莽 所作历法名。《汉书·王莽传下》:“其且开天下山泽之防,诸能采取山泽之物而顺月令者,其恣听之,勿令出税。至 地皇 三十年如故,是 王光 上戊之六年也。”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戊,土也,莽 所作历名。”
- 3.
官常释义:⒈官之常职。《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四曰官常,以听官治。”郑玄 注:“官常,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唐 崔嘏《授崔璹给事中制》:“无忝官常,自貽公让。”宋 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之二:“今乃以文字为官常,语言为职业。”⒉指官职。宋 王禹偁《有怀戚二仲言同年》诗:“闻説去官常,悽悽返故乡。”⒊官吏,官员。宋 苏轼《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口宣》:“汝卿祇率官常,往严像设。属此寒凝之候,眷言往返之劳。式示宠绥,特加优锡。”⒋犹官规。清 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因办釐而旷误职守,既恐
- 4.
开迳释义:⒈亦作“开径”。开辟路径。⒉《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唯开蒋生逕,永怀求羊踪。”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蒋詡,字元卿,隐於杜陵。舍中三逕,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后以“开逕”指只接待少数高人雅士,决不与官场的俗人来往。
- 5.
望祭释义:遥望而祭。 《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羣神”孔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羣神谓丘陵坟衍,古之圣贤者皆祭之。”汉 王充《论衡·吉验》:“楚共王 有五子:子招、子圉、子干、子晳、弃疾。五人皆有宠,共王 无适立,乃望祭山川,请神决之。”《旧唐书·张柬之传》:“今减耗国储,费用日广,而使陛下之赤子身膏野草,骸骨不归,老母幼子,哀号望祭於千里之外。”《宋史·礼志二六》:“﹝ 绍兴 ﹞三年正月,礼部、大常寺言:‘春秋二仲,荐献诸陵,乞于行在 法惠寺 设位,望祭行礼。’从之。”《清史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