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木桃 木桃的意思
táo

木桃

简体木桃
繁体
拼音mù táo
注音ㄇㄨˋ ㄊ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táo,(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组词】:桃儿。桃李(喻所教的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组词】:棉桃儿。(3) 指核桃。【组词】:桃仁。桃酥。(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美好,实际上却有坏处或危险。

木桃的意思

木桃 [mù táo]

1. 果名。即樝子。小于木瓜,味酸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后因以比喻投赠的物品。

3. 大桃子。

木桃 引证解释

⒈ 果名。即樝子。小於木瓜,味酸涩。参见“木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樝子》。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后因以比喻投赠的物品。 唐 钱起 《重赠赵给事》诗:“能迂騶驭寻蜗舍,不惜瑶华报木桃。”
宋 司马光 《席上赋得榛子》诗:“虽无木桃赠,投此寄情亲。”
沉昌眉 《颍若有寄亚子红豆之作步原韵和之》:“琼瑶亦非珍,木桃亦非陋。”

⒉ 大桃子。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桃之大者,名木桃。”


国语词典

木桃 [mù táo]

⒈ 大的桃子。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杜陵有金李,李大者谓之夏李,尤小者呼为鼠李;桃大者为木桃。诗云:『投我以木桃』是也。」

⒉ 樝子的别名。参见「樝子」条。


木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缛释义:⒈形容草木丰盛繁茂。 元 王逢《贪山歌》:“气饙如兮孚尹,草丰縟兮木润液。”清 谭嗣同《仁学》十八:“四时不新,何以寒燠发敛之迭更?草木不新,丰縟者歇矣。”⒉形容词藻丰富多采。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朝廷臺阁之文,则其气温润丰縟。”明 宋濂《傅守刚墓碣》:“予读之,见其遣辞丰縟而考事综博。”清 徐乾学《陈其年<湖海楼诗集>序》:“歌行之运笔顿挫,婉转丰縟,前 少陵 而后 眉山 不足多也。”⒊形容富丽华贵。明 赵南星《朝觐合行事宜疏》:“古言人道通,功勋成。交际者,人道之所以通也。匏叶可以成礼,木桃
    • 2.
      投报释义:⒈报答。语本《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宋书·谢庄传》:“虽志在投报,其路无由。”宋秦观《次韵刘逊父以宁斋诗二轴作以还之》:“明珠白璧堪投报,细草幽花入献酬。”⒉前往报告;报告。
    • 3.
      樝子释义:落叶小灌木,茎高一二尺,叶倒卵形,春日开花,黄赤色,实圆,色微黄,甚酸,一名木桃。
    • 4.
      琼瑶释义:原指美玉。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后用作对别人酬答的书信或诗文的美称。
    • 5.
      瑶琼释义:⒈泛指美玉。语本《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汉 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三:“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唐 储光羲《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诗:“羣峯悬中流,石壁如瑶琼。”清 唐孙华《喜雨》诗:“两年逢旱潦,斗米如瑶琼。”⒉指美石。唐 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油幕似 崑丘,粲然叠瑶琼。”元 马祖常《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诗:“过溪踏瑶琼,入山採苍翠。”⒊喻指冰雪。宋 苏辙《腊月九日雪》诗之一:“病士拥衾催煖酒,闭门不听扫瑶琼。”⒋对他人诗文、赠礼的美称。晋 傅咸《答潘尼诗》:“貽

木桃(mut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木桃是什么意思 木桃读音 怎么读 木桃,拼音是mù táo,木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木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