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意思
duìwàimào

对外贸易

简体对外贸易
繁体對外貿易
拼音duì wài mào yì
注音ㄉㄨㄟˋ ㄨㄞˋ ㄇㄠˋ 一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mào,(1) 交换财物等商业活动。【组词】:贸易。贸迁(贩运买卖)。财贸。外贸。(2) 冒冒失失或轻率的样子。【组词】:贸然而来。

yì,(1) 不费力,与“难”相对。【组词】: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2) 和悦。【例句】:平易(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组词】:易手。易地。变易。(4) 交换。【组词】:交易。贸易。(5) 轻慢。【组词】:贵货易土。(6) 芟治草木。【例句】: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流和国际贸易活动。

对外贸易的意思

对外贸易 [duì wài mào yì]

1. 本国(或本地区)跟外国(或外地区)进行的贸易。

对外贸易 引证解释

⒈ 也称国外贸易。一国或一个地区与他国或另一地区之间的商品买卖活动,即国际间的商品交换。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故又称进出口贸易。


国语词典

对外贸易 [duì wài mào yì]

⒈ 本国与他国之间商品的交换或买卖,可分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


对外贸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超释义: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对外贸易中进口货物的总值超过出口货物的总值(跟“出超”相对)。
    • 2.
      出口加工区释义:发展中国家为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在该区域内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集中建厂,产品全部或大部分供出口。
    • 3.
      出超释义: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对外贸易中出口货物的总值超过进口货物的总值(跟“入超”相对)。
    • 4.
      十三行释义:⒈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⒉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
    • 5.
      南洋释义:⒈清末指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特设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管理对外贸易、交涉事务。⒉指南洋群岛,现称马来群岛。
    • 6.
      基价释义:⒈计算各个时期的平均物价指数时,用来作为基础的某一固定时期的物价。 ⒉对外贸易中,根据双方协议,以商品的一定质量等级为基础所计算的价格。
    • 7.
      外汇释义:用于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币以及以外币表示的支票、汇票、期票及有价证券等。对外贸易中,出口物资可以换得外汇,进口物资需要支付外汇。
    • 8.
      外贸释义:对外贸易。
    • 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释义:中国以对外经济贸易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北京。创建于1951年,初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4年改名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改现名。设有对外贸易英语、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法等系和关贸总协定研究中心等。
    • 10.
      小交会释义:我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一种类型。指在各大中城市举办的专业性小型交易会。《1981年中国百科年鉴·经济·对外贸易》:“专业性小交会是为了适应 中国 出口商品中的一些季节性强的品种能及时推销而举办的,是广交会的补充。”
    • 11.
      市舶司释义:官署名。唐代设置,掌管海上对外贸易。长官为市舶使,或称押蕃舶使。宋于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地设提举市舶司。清代不设。
    • 12.
      广州市释义:别称穗、羊城。广东省会。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人口327万(1997年)。是珠江水运的总汇,京广、广三、广九等铁路在此相交。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华南最大城市和对外贸易港。市内著名的革命纪念地有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陈列馆、中山纪念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三元里抗英纪念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等。风景名胜有越秀山、白云山、镇海楼、光孝寺、六榕塔等。
    • 13.
      广州释义:别称羊城,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中部,简称穗,临珠江,广东省省会,市区人口310万,京广铁路南端,市区面积1345平方公里,中国南方对外贸易港口和综合性工业城市。
    • 14.
      康斯坦察释义:罗马尼亚最大海港。人口315万(1983年)。现代化大型海港,全国对外贸易一半经此。有造船、纺织、石油加工等工业。渔业基地。海滨疗养和旅游胜地。
    • 15.
      徽商释义:明代兴起的徽州府籍的商人集团。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主要经营盐、米、丝、茶、纸、墨、木材、典当和对外贸易。以盐商、文具商、典当商为最著名,颇具垄断之势。往往引聚宗族以扩大经营,建宗祠,立会馆,筑书院,培养士子,亦商亦儒。
    • 16.
      收款释义:外贸结算,或者叫收款,顾名思义就是对外贸易收款。
    • 17.
      汕头市释义:在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滨临南海。1921年设市政厅,1930年设市,1980年辟为特区。人口10391万(1995年)。为广东省东部和福建省西南部的交通要冲和经济中心。西部牛田洋深水湾可泊巨轮,为中国对外贸易港之一。名胜古迹有fe2f石、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等。
    • 18.
      秦皇岛市释义:中国河北省重要海港、著名旅游城市。位于河北省东端,南临渤海,北倚燕山。大部地区位于滨海平原上。秦皇岛水陆交通畅通,这里港阔水深,为天然不冻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工业中以建材特别是玻璃工业著称。秦皇岛盛产水产、水果。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基地之一。因地处渤海之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这里有著名的北戴河,景色秀丽的燕塞湖和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还有原始森林,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 19.
      贸易额释义:贸易额概念贸易额又称贸易值 是以货币金额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 计算一国的贸易额,一般采用本国货币或国际上通用的货币。目前,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编制的贸易额以美元计算。相关新闻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94亿美元,同比增长3%,增速较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平均增速高出9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重达16%。1。
    • 20.
      贸易释义:商品的交换或买卖活动:国内贸易。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什么意思 对外贸易读音 怎么读 对外贸易,拼音是duì wài mào yì,对外贸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对外贸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