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里 东里的意思
dōng

东里

简体东里
繁体東里
拼音dōng lǐ
注音ㄉㄨㄥ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lǐ li,(1) 居住的地方。【组词】:故里。返里(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句】: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句】: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4) 衣物的内层。【组词】:被里。(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组词】:里外。心里。这里。那里。(6) 姓。

基本含义

指东方的地方或地点。

东里的意思

东里 [dōng lǐ]

1. 古地名。春秋郑国大夫子产所居地。旧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城内。

3. 复姓。

东里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名。 春秋 郑国 大夫 子产 所居地。旧址在今 河南省 新郑县 城内。

《论语·宪问》:“东里 子产 润色之。”
何晏 集解:“子产 居 东里。”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侨 栖仁於 东里,凤晦迹於西堂。”
唐 储光羲 《秋庭贻马九》诗:“孰谓忽离居,优游 郑 东里东里 近王城,山连路亦平。”

⒉ 复姓。

《通志·氏族三》:“郑大夫 子产 居 东里,因氏焉……《魏志》有 东里袞。”


东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圃田释义:⒈犹甫田,大田。唐 钱起《送马使君赴郑州》诗:“膏雨带 滎水,归人耕圃田。”⒉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元 王祯《农书》卷十一:“圃田,种蔬果之田也。”⒊喻指事物聚集的地方。清 王晫《今世说·文学》:“钱牧斋 目 沉留侯《艺林汇考》,为经籍之禁籞,文章之圃田。”⒋古泽薮名。故地在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南 曰 豫州,其山镇曰 华山,其泽藪曰 圃田。”《竹书纪年》卷下:“三月,为大沟于 北郛,以行 圃田 之水。”亦称“圃泽”。《列子·仲尼》:“郑 之 圃泽 多贤,东里 多才。”张堪
    • 2.
      辩斥释义:辩驳,驳正。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离骚》所问,盖 齐 东里社、鬼巫虚谬之谈,屈子 放逐无聊,感而笔之,以问后世。世儒不能辩斥,而好奇如 沉约 者,又引之以释《纪年》。”
    • 3.
      还到释义:返回;回到。《史记·大宛列传》:“騫 还到,拜为大行,列於九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诚,有如 大江”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初 东里袞 为 于禁 军司马,前与 周 俱没,又俱还到,有詔皆见之。”晋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惠王 知 蜀王 好色,许嫁五女於 蜀。蜀 遣五丁迎之,还到 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宋书·谢方明传》:“尝年终,江陵县 狱囚事无轻重,悉散听归家,使过正三日还到。”南唐 张泌《寄人》诗:“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
    • 4.
      长干释义:⒈古 建康 里巷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文选·左思<吴都赋>》:“ 长干 延属,飞甍舛互。” 刘逵 注:“ 江 东谓山冈閒为‘干’。 建鄴 之南有山,其閒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 大长干 、 小长干 ,皆相属。”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十七:“ 长干 是 秣陵县 东里巷名。 江 东谓山陇之间曰干。” 清 陈维崧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⒉借指 南京 。 清 戴名世 《道墟图诗序》:“今年夏,余读书 长干 。” 郑泽 《桃花》诗:“莫问 长干 旧时
    • 5.
      阴堂释义:⒈幽暗之室。《后汉书·周磐传》:“吾日梦见先师 东里先生,与我讲於阴堂之奥。”李贤 注:“东南隅,谓之奥。阴堂,幽暗之室。”⒉墓室;圹穴。《太平御览》卷三六一引 汉 应劭《风俗通》:“往到於冢上,郎君沃酹,主簿俯伏在后,但见屠者弊衣蠡结,倨神坐,持刀割肉,有五时衣带青墨綬数人,彷徨阴堂东西厢,不敢来前。”唐 柳宗元《万年县丞柳君墓志》:“呜呼,铭誌之来古矣,是不可闕,遂勒玄石,措于阴堂。”童宗说 注:“阴堂,壙中。”

东里(do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里是什么意思 东里读音 怎么读 东里,拼音是dōng lǐ,东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