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 [yí ài]
1. 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2. 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3. 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
4. 爱未遍及;偏爱。
5. 谓抛弃亲爱之人。
7. 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
遗爱 引证解释
⒈ 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引《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
《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
⒉ 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引《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⒊ 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
《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祕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⒋ 爱未遍及;偏爱。
引《后汉书·宦者传·张让》:“扶风 人 孟佗,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⒌ 谓抛弃亲爱之人。
引《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⒍ 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
引《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
国语词典
遗爱 [yí ài]
⒈ 把德惠遗留给后代。多指有德政的人而言。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
遗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优为释义:谓任事绰有馀力。 《礼记·文王世子》:“仲尼 曰:‘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 伯禽,所以善 成王 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 优为之。’”孔颖达 疏:“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金 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独谓君读书为儒,能以壮年取高第,此必有以过人,而其优为一邑,固所宜者。”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
- 2.
优爲释义:谓任事绰有馀力。 《礼记·文王世子》:“仲尼 曰:‘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 伯禽,所以善 成王 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 优为之。’”孔颖达 疏:“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金 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独谓君读书为儒,能以壮年取高第,此必有以过人,而其优为一邑,固所宜者。”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
- 3.
儋耳释义:⒈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 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唐 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参阅《后汉书·明帝纪》李贤 注。⒉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 儋耳 之国,任 姓,禺号 子,食穀。”⒊古代南方国名。又名 离耳。汉 元鼎 六年内属,称 儋耳郡。在今 海南岛 儋县。《史记·货殖列传》:“九
- 4.
写貌释义:⒈描绘形象,写生。唐 李绰《尚书故实》:“﹝ 顾况 ﹞尝求知 新亭 监,人或詰之,谓曰:‘余要写貌海中山耳。’”宋 邓椿《画继》:“天宝 中,上忽思 嘉陵江 山水,遂假 吴生 驛递,令往写貌。”⒉指画像。唐 白居易《题旧写真图》诗:“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宋艺,蜀郡 人,工写貌。”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蜀中写像》:“蜀 自炎 汉 至於巨 唐,将相理 蜀,皆有遗爱,民怀其德,多写真容。年代既远,穨损皆尽,惟 唐 杜相国 及圣朝 吕侍郎 二十二处见存,六处有写貌人名,一十六
- 5.
准程释义:⒈准则;法式。 唐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及公当职施政,示人準程。良士勇善,伪夫去饰。”《元史·礼乐志三》:“迎神,奏《文明之曲》:‘天纵之圣,集厥大成。立言垂教,万世準程。’”清 袁枚《新齐谐·铜人演西厢》:“乾隆 二十九年,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鐘法。每齣插匙开锁有一定準程,误开则坐卧行止乱矣。”⒉一定的规程,确定的把握。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洞宾 云:‘我十年苦志,一举成名,是荷包里东西,拿得定的
- 6.
古之遗爱释义:清朝庶常成占春十三年散馆任云南易门知县,中法战事起时因赞成御敌却侮以能吏分界以能吏分,署理蒙自 岑毓英率军出关因精心组织、转饷不匮荐毓英升任镇雄州知州 在知州任上治理井井有条又受百姓爱戴因父丧回归故里回归后对乡民多有照顾故死后想理父老乡亲为其立了一个匾 匾上面写着古之遗爱。
- 7.
夙爱释义:⒈遗爱。⒉平素的爱顾。⒊一向喜欢。
- 8.
多谋少断释义:能多方谋划,但缺少决断。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骆文忠公(秉章)遗爱》:“同時 張石卿 制軍,其初名位與 駱公 相埒,而才調發越,則十倍 駱公;然有爲不能有守,好用權術,多謀少斷。”
- 9.
宰旅释义:冢宰的属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 韩宣子 聘于 周,王使请事,对曰:‘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无他事也。’”杜预 注:“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於宰旅,不敢斥尊。”后因用为对宰辅的敬称。唐 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丰省之度,多不得中,故二千石有不能受事于宰旅者矣。”宋 苏轼《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詔故 夏 国主嗣子 乾顺,述职春朝,归诚宰旅。”
- 10.
廉使释义:官名。指 唐 观察使、宋 元 廉访使以及后世的按察使。廉,通“覝”。唐 张九龄《<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开元 十二年,以理跡尤异,廉使上达,天子嘉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谢廉使 道:‘此人梟獍为心,豺狼成性,诚然王法所不容。’”
- 11.
建旟释义:⒈古代冬季大阅,州里之长立旟旗以为标志,象征勇猛、敏捷。建,树立;旟,画有鸟隼的旗。《周礼·春官·司常》:“及国之大閲,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⒉指大将出镇。《晋书·良吏传论》:“鲁芝 等建旟剖竹,布政宣条,存树威恩,没留遗爱,咸见知明主,流誉当年。”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每建旟推轂,三令五申,躬擐甲胄,亲当矢石。”清 汪彦博《纪柳州杨太守劝民开垦荒地事》诗:“杨侯 才多抱伟略,建旟边嶠新分符。”
- 12.
弓冶释义: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北史·魏收魏季景等传论》:“季景 父子,雅业相传,抑弓冶之义。”唐 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陈其弓冶,戴其簪缨。”明 无名氏《运甓记·剪发延宾》:“孩儿 陶洪,诗书勤习,堪承弓冶之传。”清 龚鼎孳《吴郎南征赋别》诗:“国士知弓冶,家声薄鼎鐘。”参见“弓裘”、“弓箕”。
- 13.
扇扬释义:⒈煽动。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加 刘备 扇扬,事结舋连,推而行之,想畅本心,不愿於此也。”《宋书·天文志三》:“陈郡 人 袁悦 昧私苟进,交遘主相,扇扬朋党。”⒉播扬,宣扬。唐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昔公之来,仁风扇扬。”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提唱雋流,扇扬雅道,餘韵流风,到今未沫。”
- 14.
拍满释义:⒈充满。宋 陈著《真珠帘·四时怀古夏词》词:“茉莉芰荷香,拍满笙簫院。”宋 黄机《沁园春·送徐孟坚秩满还朝》词:“説一时伟望,齐高 岳麓,二年遗爱,拍满 湘 波。”⒉实足。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不要叫我小家伙,我不小了。我拍满十八,吃十九岁的饭了。”
- 15.
教忠释义:谓教以忠诚之道理。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十:“览观謡俗,无忘遗爱之厚,永念教忠之餘,皆谓是也。”
- 16.
文昌台释义:唐 代尚书省之别名。武则天 光宅 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唐 陈子昂《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遂用畴咨旧章,允怀甿诵,夺之公礼,上之於文昌臺。”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 17.
札丧释义:因疫病死亡。 《周礼·地官·司市》:“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贾公彦 疏:“札谓疫病,丧谓死丧。”唐 独孤及《唐故太子宾客平原郡开国公张公遗爱碑颂》:“是岁也,三吴 飢民相食,厉鬼出行,札丧毒痡,淮 湖 之境,骼胔成岳。”
- 18.
桑苎释义:⒈谓种植桑树与苎麻。 泛指农桑之事。唐 杜牧《唐故江西观察使武阳公韦公遗爱碑》:“凿六百陂塘,灌田一万顷,益劝桑苧机织。”⒉指种植桑苎的人。⒊唐 陆羽 别号。宋 苏轼《九日寻臻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明年 桑苧 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参见“桑苧翁”。
- 19.
梦説释义:《书·说命上》:“王 庸作书以誥曰:‘……梦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説 筑 傅巖 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置诸其左右。”后因以“梦説”比喻帝王求得贤相。唐 黄滔《祭崔补阙道融文》:“既而大君之思梦 説,四辅之急荐 雄。”明 张居正《题孙公遗爱祠》诗:“生 申 鐘岳秀,梦 説 起 巖 居。”犹梦话。空话。张难先《共进会始末》:“或指为理想,或斥为梦説。”
- 20.
甘棠释义:⒈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宋 张孝祥《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⒉《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 之灭 紂,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