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功 [jì gōng]
1. 计算功绩。
2. 计算用工数、工程量。
4. 计较功利。
计功 引证解释
⒈ 计算功绩。
引《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
杜预 注:“举得时,动有功,则可铭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然 青 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故未尝大败,计功最多,卒为名将。”
⒉ 计算用工数、工程量。
引《魏书·崔辩传》:“九月农罢,量役计功,十月昏正,立匠表度。”
唐 吕周任 《泗州大水记》:“至於修府署,建城池,詔有司计功而偿緡。”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感通二·无相》:“以其鐘大隔江,计功两日方到。”
⒊ 计较功利。
引宋 胡宏 《胡子知言·纷华》:“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於天地之谓也;小用者,谋利计功之谓也。”
元 袁桷 《朝列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白公神道碑铭》:“彼计功者,承色善趋,较以亏成,卒丧其躯。”
清 唐甄 《潜书·辨儒》:“大瓠 曰:‘吾闻儒者不计功。’曰:‘非也。’”
计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稽释义:⒈山名。在浙江曹娥江、浦阳江之间,主峰在绍兴东南。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⒉古郡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始置会稽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汉、吴、晋、南朝、隋等朝代都设有会稽郡,郡治郡境时有变更。⒊隋设会稽县,后与山阴县合并为绍兴县。
- 2.
俘馘释义:⒈亦作“俘聝”。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丙子晨,郑文 夫人 芈氏、姜氏 劳 楚子 於 柯泽。楚子 使 师縉 示之俘馘。”杜预 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孔颖达 疏:“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⒉指被俘虏者。《左传·成公三年》:“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杨伯峻 注:“知罃 实被‘俘’,而未被‘馘’,此‘馘’字是连类而及之词。”《说文·耳部》引作“以为俘聝”。《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辛酉,帝御 咸安楼 受 定州 俘馘,百官就列,宣
- 3.
功首释义:谓计功居于首位。
- 4.
可否释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与 裨諶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宋 欧阳修《为君难论上》:“是不审事之可否,不计功之成败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无论是非可否,悉宜听之。”陶钝《第三件棉袄》七:“妹妹虽然没对 王成义 表示可否,可是肯定了要离婚。”
- 5.
折馘释义:古代战争中杀死敌人割其左耳以数计功。 《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杜预 注:“折馘,断耳。”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必折馘执俘,然后赐勋。”
- 6.
斩馘释义:斩敌首割下左耳计功。亦泛指战场杀敌。
- 7.
斫馘释义:割取敌人的左耳。古代战争中以此计功。
- 8.
称伐释义:犹计功,表功。 《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魏颗 纪勋於 景 鐘,孔悝 表勤於 卫 鼎,称伐之类也。”《北史·王肃传》:“﹝ 肃 ﹞性微轻恌,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孝文 每以此为言。”
- 9.
规画释义:⒈筹划,谋划。 《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亮 数出军,仪 常规画分部,筹度粮穀。”宋 苏洵《高帝》:“陈平、张良 智之所不及,则 高帝 先为之规画处置。”《英烈传》第五二回:“文忠 看他真心,便引入后帐欢笑款待,因命他规画入城次第。”⒉计划,安排。《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欲凿 楚州 西北 鸛水 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自往视之,授以规画。”清 薛福成《代李少荃拟陈督臣忠勋事实折》:“然其所规画设施,非仅为屏障一方之计,丰采隐然动天下矣。”赵朴初《登离堆观都江堰分江处遂游青
- 10.
计功受赏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同“计功行赏”。受,授。
- 11.
计功行封释义:犹言计功行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12.
计功释义:⒈计算功绩。《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杜预 注:“举得时,动有功,则可铭也。”宋 沉括《梦溪笔谈·权智》:“然 青 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故未尝大败,计功最多,卒为名将。”⒉计算用工数、工程量。《魏书·崔辩传》:“九月农罢,量役计功,十月昏正,立匠表度。”唐 吕周任《泗州大水记》:“至於修府署,建城池,詔有司计功而偿緡。”宋 赞宁《宋高僧传·感通二·无相》:“以其鐘大隔江,计功两日方到。”⒊计较功利。宋 胡宏《胡子知言·纷华》:“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於天地之
- 13.
计勋行赏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
- 14.
讯馘释义:指古代战争中的俘虏和已毙之敌。讯,鞫讯所获生俘;馘,割取死敌左耳以计功。
- 15.
郭景飞仙释义:《太平广记》卷十三引 晋 葛洪《神仙传·郭璞》:“郭璞 字 景纯 ……殯后三日,南州 市人见 璞 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王敦)不信,开棺无尸。璞 得兵解之道,今为 水仙伯。”后以“郭景飞仙”谓 郭璞 得道成仙。郭景 为 郭景纯 的省称,即 郭璞。宋 张继先《春从天上来·鹤鸣奉旨》词:“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 飞仙。”
- 16.
隳废释义:⒈毁坏;破坏。 《汉书·师丹传》:“新都侯 王莽 白太皇太后发掘 傅太后、丁太后 冢,夺其璽綬,更以民葬之,定陶 隳废 共皇庙。”《南齐书·东昏侯纪》:“下 扬、南徐 二州桥桁塘埭丁计功为直,敛取见钱供太乐主衣杂费。由是所在塘瀆,多有隳废。”明 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百年以来,海烽久熄,人情怠玩,因而隳废。”⒉毁弃;废弃。多用于抽象事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羣臣将士以为社稷隳废,备 宜修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昔为敌国之君,今为俘囚之虏,隳废王业,亡灭宗祀。”宋 欧阳修《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