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齐谐 齐谐的意思
xié

齐谐

简体齐谐
繁体齊諧
拼音qí xié
注音ㄑㄧˊ ㄒㄧ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 jì zī zhāi,(1) 同“斋”。(2) 斋戒。【例句】:齐三日而后行。(3) 庄敬。【组词】:齐庄。齐严。

xié,(1) 和,配合得当。【组词】:和谐。谐调(tiáo )。谐音。(2) 滑稽。【组词】:诙谐。谐趣。谐谑(诙谐逗趣)。亦庄亦谐(既严肃又诙谐)。(3) (事情)商量好,办妥。【组词】:事谐。

基本含义

指事物和谐统一、协调一致。

齐谐的意思

齐谐 [qí xié]

1. 人名。一说古书名。

齐谐 引证解释

⒈ 人名。一说古书名。

《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陆德明 释文:“司马(司马彪 )及 崔(崔譔 )云人姓名, 简文(梁简文帝 )云书。”
成玄英 疏:“姓 齐 名 谐,人姓名也;亦言书名也, 齐国 有此俳谐之书也。”
后志怪之书以及敷演此类故事的戏剧,多以“齐谐”为名。如《隋书·经籍志》有 东阳 无疑先生 《齐谐记》, 南朝 梁 吴均 有《续齐谐记》。 清 袁枚 《子不语》亦名《新齐谐》。亦指谈笑说怪。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勾杂剧》:“絃匏迭奏,干羽毕陈。洽闻 舜 乐之和,稍进齐谐之技。金丝徐韵,杂剧来歟。”
《太平广记》卷二五〇引《御史台记》:“张元一 以齐谐见称。”
清 李调元 《忆中翰程鱼门晋芳》诗:“有时杂齐谐,令人一笑莞。”


国语词典

齐谐 [qí xié]

⒈ 古代志怪之书,一说为人名。后代志怪之书多以此名书,如《齐谐记》、《续齐谐记》。

《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唐·成玄英·疏:「姓齐名谐,人姓名也,亦言书名也,齐国有此俳谐之书也。……齐谐所著之书,多记怪异之事。」


齐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乙乙释义:⒈难出之貌。《说文·乙部》:“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段玉裁 注:“乙乙,难出之貌。”《文选·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李善 注:“乙,难出之貌,音轧。”乙乙,六臣本作“轧轧”,注:“乌入切。”古直《忆亡友朝露次残梦韵》:“忧心乙乙似抽丝,且自挑灯读楚词。”《花月痕》第五一回:“言必有物,不类《齐谐》,丝抽乙乙,杼轴予怀。”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⒉犹一一,逐一。清 田雯《缲车辞》:“初
    • 2.
      九日释义:⒈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三国 魏 曹植《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晋 傅玄《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清 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⒉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唐 李白《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元 丁鹤年《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
    • 3.
      人虾释义:相传 明 朝灭亡后,有一遗老宣称要为亡 明 殉节,但又不肯自杀。于是自称效法 信陵君,嗜酒狎妓。谁知长久不死,人却变得驼背弯腰。被人取笑为“人虾”。见 清 袁枚《新齐谐》卷六。后用以嘲讽没有骨气而又自欺欺人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但可惜他不曾变做人虾;如果也变了人虾,就没有这段公案了。”
    • 4.
      免服释义:古代丧服。《左传·僖公十五年》:“使以免服衰絰逆。”杜预 注:“免、衰絰,遭丧之服。”清 袁枚《新齐谐·蒋太史》:“著 清朝 衣冠,白布缠头,以两束布从两耳拖下,若《三礼图》所画古人免服之状。”参见“免”。
    • 5.
      八蜡神释义:八蜡,为 周 代有关农事的祭名。后民间附会为驱除虫害、捍灾御患之神。其神为谁说法不一。清 袁枚《新齐谐·鬼多变苍蝇》:“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须向 刘猛 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 刘猛 将军祠,畿辅、齐 鲁 之间,祀之尤谨,究不知为何神。据《畿辅通志》引《灵异録》云,将军姓 刘,名 承忠,元 末指挥,驱蝗保稼,列郡祀之。余按《怡庵杂録》载 宋 景定 四年三月八日,封扬威侯,并载制勅,则神乃南渡名将 刘錡 也。生则敌愾效忠,死而捍灾御患
    • 6.
      关帝释义:即 三国 蜀 关羽。 明 万历 二十二年进爵为帝,故称。清 袁枚《新齐谐·十八滩头》:“湖南 巡抚某平时敬奉 关帝。每月旦先赴 关 庙行香求籤,问本年休咎。”清 冯桂芬《关帝觉世真经阐化编序》:“诸神之中,又惟 关帝 为絶特,生为人臣,没为帝君,一也。”茅盾《疯子》:“除了画 关帝、画 曹操、画 奎星、这位 阿三 又能塑菩萨。”
    • 7.
      养羽释义:生长羽毛。传说 东汉 杨宝 九岁时,至 华阴 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宝 取雀以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是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赠 宝。事见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后遂以“养羽”作为咏黄雀的典故。
    • 8.
      冠绝释义:远远超过。《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 石崇,河南 黄谷涧 中有园,冠絶时辈。”宋 柳永《玉蝴蝶》词之三:“选得芳容端丽,冠絶 吴姬。”清 袁枚《新齐谐·琵琶坟》:“董太史 潮,青年科第以书画文辞冠絶时辈。”许地山《危巢坠简·无忧花》:“她底舞艺本是冠绝一城的。”
    • 9.
      冥王释义:“阎罗”的俗称,迷信谓阴间的主宰。清 袁枚《新齐谐·谢檀霞》:“年餘,忽梦吏数人突至其家,责以脱免之罪,谓冥王赫怒,将重按其事。”叶圣陶《四三集·冥世别》:“白髯皂袍的冥王坐在上面,说:‘你们为什么又要到阳世去呢?’”
    • 10.
      准程释义:⒈准则;法式。 唐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及公当职施政,示人準程。良士勇善,伪夫去饰。”《元史·礼乐志三》:“迎神,奏《文明之曲》:‘天纵之圣,集厥大成。立言垂教,万世準程。’”清 袁枚《新齐谐·铜人演西厢》:“乾隆 二十九年,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鐘法。每齣插匙开锁有一定準程,误开则坐卧行止乱矣。”⒉一定的规程,确定的把握。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洞宾 云:‘我十年苦志,一举成名,是荷包里东西,拿得定的
    • 11.
      分荆释义: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 人 田真 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
    • 12.
      单幅释义:⒈条幅,单条。清 袁枚《新齐谐·随园琐记》:“白面小童跪床下,持一单幅,上书‘家政条条,人口寥寥’八字。”⒉谓全部内容集于单页的印刷品。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好心的编辑,还将它印了许多单幅,发给同志们留念。”⒊一幅。指布匹等织物宽度较狭。
    • 13.
      吞齧释义:⒈吞食。清 袁枚《新齐谐·禹王庙吞蛇》:“至树下,见有人,忽跃起三四丈,似欲吞嚙者。”⒉湮灭。王西彦《古屋》第三部四:“如果她不快活,忧虑早会把他吞啮掉。”⒊吞并。
    • 14.
      善缘释义:⒈佛教语。 指与佛门的缘分。南朝 梁简文帝《相宫寺碑》:“皇太子 萧纬,自昔藩邸,便结善缘。”《法苑珠林》卷三五:“宿造诸善缘,百劫而不朽。”清 袁枚《新齐谐·镜山寺僧》:“儿妇亦是幼年时小有善缘,镜花水月,都是幻聚,何能久处?”⒉泛指好的缘分。清 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厌逢俗客谈时事,閒与乡人结善缘。”⒊犹言布施。宋 洪迈《夷坚丙志·安氏冤》:“吾今令 李 宅作善缘荐汝,俾汝尽释前愤,以得生天。”《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他何尝是真要银子呢,也只当化个善缘就是了。”王镇《枪》第二幕:“那个同志的
    • 15.
      喧聒释义:⒈谓闹声刺耳。 晋 郭璞《江赋》:“千类万声,自相喧聒。”《南史·僧昭传》:“僧昭 曰:‘王欢已阑,今恣汝鸣。’即便喧聒。”清 袁枚《新齐谐·顾尧年》:“病者曰:‘外有 钱塘 袁某官 喧聒於门,我怖之不能去。’”清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朝耕而暮穫,一施而十报,譬若沽酒市脯,喧聒以责之贷者,又取倍称之息焉。”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晨梦》:“天一亮,小孩子就醒,象鸟儿似地在我耳边喧聒,又不绝地催我起身。”⒉喧嚣刺耳。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諠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国
    • 16.
      外傅释义: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 与内傅相对。《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郑玄 注:“外傅,教学之师也。”《魏书·礼志三》:“将谓童子时甫稚龄,未就外傅。”清 袁枚《新齐谐·长乐奇冤》:“里党咸钦之,子年十五,就学外傅。”参见“内傅”。
    • 17.
      天后释义:⒈唐高宗 永徽 六年废 王皇后,立 武宸妃(则天)为后。高宗 称 天皇,武后 称 天后。见《旧唐书·则天皇后纪》。⒉道教神名。唐 陆龟蒙《入林屋洞》诗:“题之为 左神,理之以 天后。”自注:“林屋洞 为 左神 幽虚之天,即 天后真君 之便闕。”⒊即天妃。海神名。清 袁枚《新齐谐·天后》:“林远峯 曰:‘天后 圣母,余二十八世祖姑母也。未字而化,灵显最著,海洋舟中,必虔奉之。遇风涛不测,呼之立应。’”参见“天妃”。
    • 18.
      姏姆释义:亦作“姏母”。乳媪;老年仆妇。《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于时 孝武帝 不亲万机,但与 道子 酣歌为务,姏姆尼僧,尤为亲暱,并窃弄其权。”《晋书·五行志上》:“会稽王 道子 宠幸尼及姏母。”清 袁枚《新齐谐·烧狼筋》:“蓝 府有狼筋一条,凡家中失物,烧之则偷者手足皆颤。有女公子失金釵一隻,不知谁偷,乃齐奴婢姏姆数十人,取筋烧之。”清 翟灏《通俗编·妇女》:“姏婆,妇之老者;能以甘言悦人,故字从甘,其音读若钳。或谓老倡曰‘虔婆’,误。”
    • 19.
      学使释义:即学政。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学使謁文庙,一诸生讲《孟子·明堂章》……学使击节曰:‘一读语意已明,不必更讲矣!’”清 袁枚《新齐谐·龙护高家堰》:“乾隆 二十七年,学使 李公 因培 科考 淮安。”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辛学使》:“近时学使……整飭士习,扶植单寒,以 辛公 从益 为最。”参见“学政”。
    • 20.
      官荫释义:亦作“官廕”。 旧时官吏有功于国或因公死亡,得荫其子孙入官,谓之官荫。有恩荫、难荫、特荫等种类。《通典·刑制下》:“有官犯罪,无官事发,有荫犯罪,无荫事发,无荫犯罪,有荫事发,并从官荫之法。”《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平江府 有一个官人姓 沉,承着祖上官荫,应授将仕郎之职,赴京听调。”清 袁枚《新齐谐·判官答问》:“若有来歷之人,便不在小劫数中来去,犹之阳间有官荫者,不考童生也。”《清史稿·圣祖纪一》:“﹝ 康熙 十六年夏四月﹞戊辰,予死事 温处道 陈丹赤 等官廕。”

齐谐(qix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齐谐是什么意思 齐谐读音 怎么读 齐谐,拼音是qí xié,齐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齐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