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偃卧 偃卧的意思
yǎn

偃卧

简体偃卧
繁体偃臥
拼音yǎn wò
注音ㄧㄢˇ 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n,(1) 仰面倒下,放倒。【组词】:偃卧。偃仆。偃仰(俯仰,喻随俗应付)。偃旗息鼓。(2) 停止。【组词】:偃息。偃武修文。(3) 古同“堰”,堤坝。

wò,(1) 睡倒,躺或趴。【组词】:卧倒。卧铺。卧室。卧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卧卧传中”)。卧槽。卧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卧虎(喻潜藏着人才)。(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例句】:卧个鸡子儿。

基本含义

指平躺着休息或睡觉,身体完全放松。

偃卧的意思

偃卧 [yǎn wò]

1. 仰卧;睡卧。

是夜荆公长吁短叹,和衣偃卧,不能成寐。——《京本通俗小说》

[lie on one's back; lie supine;]

偃卧 引证解释

⒈ 仰卧,睡卧。

《孙子·九地》:“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高坐道人 於丞相坐,恒偃卧其侧。”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已而使至, 威敏 大啟其门,设矮榻,偃卧堂上,鼓笛自若。”
清 方文 《白下移居》诗之一:“一室容偃卧,三时恣盘桓。”


国语词典

偃卧 [yǎn wò]

⒈ 仰卧。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


偃卧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匍匐释义:⒈爬行:匍匐前进。匍匐奔丧(形容匆忙奔丧)。⒉趴:孩子们匍匐在炕上画画儿。有些植物的茎匍匐在地面上。
    • 2.
      卧倒释义:趴在地上。
    • 3.
      躺倒释义:躺下。

偃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偃蹇释义:⒈傲慢无礼。⒉高耸。⒊委曲宛转的样子。⒋偃卧。有时引申为困顿。蹇(jiǎn)。
    • 2.
      卧揖释义:唐 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卧,见人则拱手为礼,谓之“卧揖”。
    • 3.
      布袋和尚释义:五代 时僧人,世传为 弥勒菩萨 的应化身。《景德传灯录·明州布袋和尚》谓其自称 契此,时号 长汀子布袋师。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昔 四明 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於稠人中时倾写於地曰:‘看,看!’人皆目为 布袋和尚,然莫能测。临终作偈曰:‘弥勒 真 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於是隐囊而化。今世遂塑画其像为 弥勒菩萨 以事之。”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布袋和尚 者,在 奉化县 岳林寺,尝皤腹,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随处偃卧;天将雨,即著溼草
    • 4.
      并坐释义:⒈谓因牵连而一并治罪。汉 蔡邕《被收时表》:“臣死期垂至,冒昧自陈,乞身当辜戮,免 质 并坐,臣死之日,则生之年也。”《新唐书·宋璟传》:“初,梁山 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明 沉德符《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胡(胡宗宪)幸其败,不发援兵。阮 悸甚,偃卧不能復出,诸将吏谓旦夕不守矣。有説 胡 倘失事法当并坐者,始遣驍鋭来援。”⒉相挨着坐。郭沫若《女神·湘累》:“妙龄女子二人,裸体,散发,并坐岸边岩石上,互相偎倚。”
    • 5.
      改作释义:⒈重制;另制。 《诗·郑风·缁衣》:“緇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清 刘大櫆《李节妇传》:“衣敝则为改作。”⒉更改;变更。《论语·先进》:“鲁 人为长府。閔子騫 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君子之道,乐因循而重改作。”唐 白居易《议百司食利钱》:“弊既滋深,法宜改作。”《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京(蔡京)好大喜功,鋭于改作,若果大用,必变乱旧政。”⒊改成。明 杨慎《升庵诗话·偃曝》:“孟浩然:‘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偃曝,谓偃卧曝背也……今刻 孟 诗
    • 6.
      枯僵释义:枯死偃卧。 《汉书·昭帝纪》:“三年春正月,泰山 有大石自起立,上林 有柳树枯僵自起生。”颜师古 注:“僵,偃也。谓树枯死偃卧在地者也。”
    • 7.
      梅龙释义:偃卧如龙形的老梅树。
    • 8.
      横草释义:⒈谓军队行于草野之中,使草倒伏。比喻功劳极为轻微。《汉书·终军传》:“军 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颜师古 注:“言行草中,使草偃卧,故云横草也。”唐 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愧无横草功,虚负雨露恩。”宋 司马光《言郭昭选札子》:“无横草之劳,而数月之间,恩命相继,是无功受赏也。”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而 淮 军坐食馈餉几三十年,有累卵之危,无横草之功。”⒉指立功。唐 韩愈《答张彻》诗:“微诚慕横草,琐力摧撞筳。”清 张家珍《哭马》诗:“可怜横草后,不得裹尸归。力尽犹追逸。功高几溃围
    • 9.
      檀公肉释义:晋 陶渊明 晚年贫病交加,冻馁偃卧,江州 刺史 檀道济 馈以粱肉,陶 麾而去之,表示耿介不苟取的高尚品德。 后用为称颂 陶渊明 之典。元 杨维桢《题<陶渊明漉酒图>》诗:“义熙 老人羲上人,一生嗜酒见天真……家贫不食 檀公 肉,肯食 刘 家天子禄?”参阅《南史·隐逸传上·陶潜》。
    • 10.
      永日释义:⒈长日,漫长的白天。 《梁书·王规传》:“玄冬脩夜,朱明永日。”唐 李咸用《宿隐者居》诗:“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宋 陆游《闲居书事》诗:“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明 沉德符《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阮中丞 始出视事,时方盛夏……偃卧时,稍起行,即手薙榛莽以消永日耳。”清 钱谦益《读杜小笺上》:“归田多暇,时诵 杜 诗,以消永日。”⒉从早到晚;整天。汉 刘桢《公讌》诗:“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前蜀 韦庄《丙辰鄜州遇寒食》诗之五:“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毬声。”《醒世恒言·灌
    • 11.
      瓜时释义:⒈瓜熟之时。指七月。《左传·庄公八年》:“齐侯 使 连称、管至父 戍 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史记·齐太公世家》:“瓜时而往。”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瓜时,七月。”明 董斯张《广博物志·草木·瓜》:“郑灼 字 茂昭,励志好学,多苦心热,若瓜时輒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读诵,其篤志如此。”⒉借指任职期满。南朝 梁 荀济《赠阴梁州》诗:“闻君戍 灵关,瓜时犹未还。”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瓜时犹旅寓,萍泛苦夤缘。”宋 杨万里《斋房戏题》诗:“醉乡无日不瓜时,书囿何朝无菜色。”参见“瓜代”
    • 12.
      羸疾释义:⒈衰弱生病。 《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潘夫人传》:“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昏卧,共縊杀之。”唐 王维《哭祖六自虚》诗:“悯凶纔稚齿,羸疾至中年。”⒉羸疢,痼疾。《南史·隐逸传·陶潜》:“遂抱羸疾。江州 刺忠 檀道济 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清 赵翼《人参诗》:“以之疗羸疾,庸医亦奏技。”
    • 13.
      隐床释义:偃卧于床榻。 宋 苏轼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词:“酒醒梦回清漏永,隐牀无限更潮。”
    • 14.
      鸿都释义:⒈汉 代藏书之所。《后汉书·儒林传序》:“乃 董卓 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臺、石室、宣明、鸿都 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晋 王羲之《书论》:“蔡尚书 入 鸿都 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⒉东汉 灵帝 光和 元年设在 鸿都门 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出授高级官职。唐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杨沟连凤闕,槐路拟 鸿都。”唐 王维《谢御书集贤院额表》:“于是九流百家,韦编緗帙,烂然虎观,盛彼 鸿都。”⒊借指秘书省。唐 王昌龄《灞上闲居》诗:“鸿都有归客,偃卧 滋阳村。”李云逸 注:“鸿

偃卧(yanw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偃卧是什么意思 偃卧读音 怎么读 偃卧,拼音是yǎn wò,偃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偃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