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质钱 质钱的意思
zhìqián

质钱

简体质钱
繁体質錢
拼音zhì qián
注音ㄓˋ ㄑ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本体,本性。【组词】: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2) 朴素,单纯。【组词】:质朴。质直。(3) 问明,辨别,责问。【组词】:质疑。质问。质询。对质。(4) 抵押或抵押品。【组词】:人质。(5) 同“贽”,礼物。

qián,(1) 货币。【组词】:铜钱。金钱。银钱。钱票。钱币。钱财。钱庄。钱粮。(2) 费用。【组词】:车钱。买书的钱。(3) 财物。【组词】:有钱有势。(4) 圆形像钱的东西。【组词】:榆钱。荷钱。(5)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6) 姓。

质钱的意思

质钱 [zhì qián]

1. 犹典钱。

质钱 引证解释

⒈ 犹典钱。

《南史·循吏传·甄彬》:“尝以一束苧就州 长沙寺 库质钱。”
宋 柳开 《东郊野夫传》:“賔既告返,即解衣质钱以賮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是二牛至屠者门,哀鸣伏地,不肯前。 于 见而心惻,解衣质钱赎之。”


质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僦柜释义:亦作“僦匱”。 唐 代有柜房,是一种代人保管金钱及贵重物品以收取保管费的寄存业。所设保管柜即称“僦柜”。亦用以泛指这种柜房业务。后又演变为典当质钱的质库(当铺)。《旧唐书·德宗纪上》:“搜括既毕,计其所得纔八十万贯,少尹 韦禛 又取僦柜质库法拷索之,纔及二百万。”《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然悉田宅奴婢之直,緡止八十万,又僦匱、质舍、居贸粟者,四貣其一,仅至二百万。”《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括僦柜质钱。”胡三省 注:“民间以物质钱,异时赎出,於母钱之外復还子钱,谓之僦柜。”范文澜 蔡美彪 等《
    • 2.
      山库释义:五代 时一种用胶泥烧制而成的劣质钱。
    • 3.
      挂镫钱释义:清 代宝泉局所铸的进呈内廷的优质钱币。
    • 4.
      支遣释义:⒈使用。宋 苏轼《乞将损弱米贷与上户令赈济佃客状》:“不惟乘此飢年,人户闕食,优加賑济,又使官中却得新好白米充军粮支遣。”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程途怕远,只要钱支遣。”⒉费用。宋 岳飞《奏画守襄阳等郡营田札子》:“就拨 江西、湖南 粮斛,朝廷支降券钱为一年支遣,候营田就绪,军储既成,则朝廷无餽餉之忧,进攻退守皆兼利也。”宋 文天祥《回祕书巽斋欧阳先生》:“先生儻乏支遣,不妨更质钱用,第常使可赎足矣。”⒊排遣。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争我病势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难支遣。”⒋调遣,
    • 5.
      玉钱释义:古代玉质钱币。
    • 6.
      质卖释义:典押或出卖。《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魏徵 玄孙 稠 贫甚,以故第质钱於人……出内库钱二千緡赎赐 魏稠,仍禁质卖。”《明史·食货志一》:“凡质卖田土,备书税粮科则,官为籍记之,毋令产去税存以为民害。”清 朱仕琇《太学生陈君墓志铭》:“岁饥,家乏粟,出财转穀於外以赡族,至质卖世业以济行。”
    • 7.
      贴钱释义:⒈典钱;质钱。⒉找还的馀款。俗称找头。⒊贴补钱财。
    • 8.
      铁锡释义:⒈铁和锡。⒉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⒊指锡杖。
    • 9.
      铜荡释义:唐 代一种劣质钱币。
    • 10.
      锡钱释义:一种劣质钱币。用锡铸成。《新唐书·食货志四》:“自是 河东 锡钱皆废。”《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时 湖南 专用锡钱,铜钱一直锡钱百,流入中国,法不能禁。”胡三省 注:“马殷 得 湖南,铸锡为钱,本用之境内,其后遂流入中国。”

质钱(zhiq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质钱是什么意思 质钱读音 怎么读 质钱,拼音是zhì qián,质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质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