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答 [zèng dá]
1. 互赠礼物、诗歌等。
英[present each other with gifts, poems, etc.;]
赠答 引证解释
⒈ 谓以诗文互相赠送酬答。
引《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时有 贺徽 者美色,妃要之於 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古人赠答,多相勉之词。”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稍后 李陵 与 苏武 赠答,亦为五言。”
国语词典
赠答 [zèng dá]
⒈ 相互酬赠答谢。
引《儒林外史·第八回》:「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赠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仙凫释义:⒈《后汉书·方术传·王乔》:“王乔 者,河 东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常以“仙鳧”作为履的典实。唐 段成式《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掷履仙鳧起,撦衣蝴蝶飘。”唐 姚月华《制履赠杨达》诗:“金刀翦紫羢,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鳧,飞来入闺里。”唐 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仙鳧能作伴,罗袜共凌波。”⒉比喻足迹、行踪
- 2.
外裔释义:谓边远的地方。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铁云 年十四,随父官 粤 西,与 安南 贡使赋《铜柱诗》相赠答,传诵外裔。”
- 3.
投之以桃释义: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 4.
投我以桃释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 5.
汉皋珠释义:相传 周 郑交甫 于 汉皋 台 下遇二女,二女解珠佩相赠。后因以为男女爱慕赠答的典实。
- 6.
汉皋解佩释义:汉皋山名。佩玉佩。相传周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解佩相赠。后因称男女爱慕赠答为汉皋解佩。
- 7.
汉皋解珮释义:汉皋: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珮:玉珮。相传周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解珮相赠。后多指男女的爱慕赠答。
- 8.
汉臯珠释义:相传 周 郑交甫 于 汉皋 台 下遇二女,二女解珠佩相赠。 后因以为男女爱慕赠答的典实。张素《无题》诗:“临 江 早弄 汉皋 珠,眇曼风流旷世无。”参见“汉皋”。
- 9.
海夷释义:指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唐 刘禹锡《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象筵照室会词客,铜鼓临轩舞海夷。”《旧唐书·儒学传上·朱子奢》:“海夷颇重学问,卿为大国使,必勿藉其束脩,为之讲説。”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后以海夷狡诈无常,迫近京师,或行窥伺,遂罢不设。”清 魏源《<圣武记>叙》:“﹝《圣武记》﹞为十有四卷,统四十餘万言,告成於海夷就款 江寧 之月。”
- 10.
游神释义:⒈犹游心。《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汉 冯衍《说邓禹书》:“诚少游神乎经书之林,驰情乎玄妙之中。”宋 苏辙《谢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二:“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渊默,灼见羣臣之情;运智密微,阴扶圣母之断。”明 梁辰鱼《江东白苎·效沉青门唾窗绒体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迹于醉乡;逸气不伸,常游神於花阵。”参见“游心”。⒉巡游之神;游荡之鬼。清 尤侗《西堂杂俎·瑶宫花史小传》:“王母 闻其以腴词赠答,切责之,命游神巡察,不许私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去恶》:“数十年游神耗鬼,杂入衡文,吾辈寧有望耶!”⒊方
- 11.
牛山木释义:喻指横遭摧残的盛美之物。语本《孟子·告子上》:“孟子 曰:牛山 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金 元好问《赠答刘御史云卿》诗之一:“濂溪 无北流,此道日西沉。百年 牛山 木,不復秀穹林。”
- 12.
笔友释义:通过书信往来、诗文赠答结交的朋友。
- 13.
素期释义:平素所期望的。 唐 刘禹锡《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诗:“秣陵 从事何年别,一见琼章如素期。”明 宋濂《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铭》:“豸冠朱衣兮,符我素期。”
- 14.
詶唱释义:谓以诗词相互赠答。
- 15.
诗鸿释义:指赠答唱和的诗。
- 16.
赓唱释义:谓以诗歌相赠答。
- 17.
赓酬释义:谓以诗歌与人相赠答。
- 18.
酪乳释义:牛羊马等乳汁所制成的饮料。 宋 张耒《次韵答天启》:“三年 河东 走胡马,絶口鱼鰕便酪乳。”元 萨都剌《赠答来复上人》诗之一:“上人起饮黄封酒,可胜醍醐酪乳甜。”清 马维翰《大喇嘛寺歌》:“六时梵唄若功课,渴饮酪乳飢牛羊。”
- 19.
酬唱释义:用诗词互相赠答。
- 20.
鸡舌香释义:即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初学记》卷一一引 汉 应劭《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唐 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明 陈汝元《金莲记·接武》:“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亦省作“鸡香”、“鸡舌”。唐 黄滔《遇罗员外衮》诗:“豸角戴时垂素髮,鸡香含处隔青天。”唐 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攻讨》诗:“暂逐虎牙临故絳,远含鸡舌过新年。”元 李裕《次宋编修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