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路 大路的意思

大路

简体大路
繁体
拼音dà lù
注音ㄉㄚˋ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lù,(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组词】: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组词】: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3) 方面,地区。【组词】:外路货。各路人马。(4) 种类。【组词】:一路货色。(5) 大,正。【例句】:“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组词】:筚路。乘路。(7) 姓。

基本含义

指宽阔平坦的道路,也比喻行事坦荡、光明正大。

大路的意思

大路 [dà lù]

1. 大道。

[ main street; highway; broad road; ]

2. 正道,正当途径。亦称“正路”

[ the right way; ]

大路 引证解释

⒈ 大道。

《诗·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子之袪兮。”
郑玄 笺:“路,道。”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唐 韩愈 《驽骥赠欧阳詹》诗:“渴饮一斗水,飢食一束芻;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餘。”

⒉ 犹正道,正当途径。

巴金 《怀念金仲华同志》:“在他家里,我们是无话不谈的,他并不限制我们,却常常把话题引到大路上去。”

⒊ 见“大輅”。


国语词典

大路 [dà lù]

⒈ 宽广的道路。

《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
《乐府诗集·卷六三·杂曲歌辞三·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通衢 亨衢

小路 小径 巷子

⒉ 天子乘坐的车驾。也作「大辂」。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大路所历,黎元不知。」
《文选·班固·东都赋》:「大路鸣銮,容与徘徊。」


大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亨衢释义:⒈四通八达的大道。⒉常以喻美好的前程。
    • 2.
      通衢释义:四通八达的道路;大道:通衢要道。南北通衢。

大路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小径释义:⒈狭窄的道路。 ⒉(木材)直径小的。
    • 2.
      小路释义:供人行走的窄路。
    • 3.
      巷子释义:巷:巷子口。这条巷子里住着六户人家。

大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凿释义:谓谷未精舂。 《左传·桓公二年》:“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杜预 注:“黍稷曰粢,不精凿。”
    • 2.
      两观释义:⒈宫门前两边的望楼。 《左传·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汉书·董仲舒传》:“及至 周 室,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陈於庭,而颂声兴。”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闕,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唐 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⒉特指 春秋 鲁 阙,孔子 诛 少正卯 之处。《孔子家语·始诛》:“於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 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旧唐书·李义府传》:“仲尼 为 鲁 司寇七日,诛 少正卯 於两观之
    • 3.
      中衢释义:四通八达的大路。
    • 4.
      中逵释义:⒈谓道路交错之处;九通路口。 ⒉泛指大路。唐 高彦休《唐阙史·辛尚书神力》:“辛 则正立中逵,俟其欲至,两执其角,牛不能前。”清 季麒光《田妇行》:“五更挈伴走中逵,天明始到田头好。”⒊犹中途。《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逵絶无轨,改辙登高岗。”刘良 注:“逵,道也。”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百川尽凋枯,舟檝阁中逵。”清 钱谦益《高会堂酒阑杂咏》序:“常中逵而徙倚,或当饗而欷歔。”
    • 5.
      九城陌释义:都城的大路。
    • 6.
      九涂释义:犹九逵,京城中的大路。南朝 宋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九涂平若水,双闕似云浮。”一本作“涂”。
    • 7.
      九轨释义:⒈可容九辆车并列行驶的路面宽度。⒉指城中大道。⒊泛指大路。⒋犹言众车。
    • 8.
      九通衢释义:四通八达的大路。 清 陈梦雷《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宝马仍尘三市路,绣车犹拥九通衢。”参见“九衢”。
    • 9.
      九逵释义:⒈四通八达的大道。⒉泛指大路。
    • 10.
      九馗释义:大路。馗,同“逵”。
    • 11.
      二路释义:⒈亦作“二輅”。 天子所乘用的车辆大路与戎路。《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杜预 注:“周襄王 所赐 晋文公 大路、戎路。”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锡以二輅,虎賁鈇鉞,秬鬯弓矢。”⒉犹言次等。如:这是二路(儿)货。
    • 12.
      五衢释义:⒈通五方的大路。⒉谓枝杈五出。
    • 13.
      五达释义:⒈通达五方的大路。⒉泛指四通八达的大路。
    • 14.
      余师释义:⒈残军剩卒。《左传·宣公十二年》:“楚 师军於 邲。晋 之餘师不能军。”⒉很多可受教之处;很多可效法之处。《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餘师。”赵岐 注:“有餘师,师不少也,不必留馆学也。”宋 黄庭坚《送伯氏入都》诗:“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餘师。”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求诸《大雅》,固有餘师。”
    • 15.
      修衢释义:大路。
    • 16.
      充衢释义:塞满大路。
    • 17.
      冲途释义:犹通衢;大路。《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安公子 ﹞ 淮 上一来一往走了一遭,也不过领略些衝途市井的风土人情,长得了甚的心胸见识。”
    • 18.
      周行释义:⒈大路。《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朱熹 集传:“周行,大路也。”⒉周 官的行列。《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 周 行。”毛 传:“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 周 之列位。”后用以泛指朝官。唐 王维《请施庄为寺表》:“元圣 中兴,羣生受福,臣至庸朽,得备周行。”清 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京师公卿谁旧识?与君异国共周行。”⒊至善之道。《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毛 传:“周,至;行,道也。”马瑞辰 通释:“郑 注《莱誓》云:‘至,犹善也。’是知<传>训‘周
    • 19.
      周道释义:⒈大路。⒉周代治国之道。⒊普遍的道理。⒋遍于道路。
    • 20.
      四衢释义:⒈四通八达的大路。⒉指四出的通路。⒊通达四方。⒋交错歧出貌。

大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凿释义:谓谷未精舂。 《左传·桓公二年》:“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杜预 注:“黍稷曰粢,不精凿。”
    • 2.
      两观释义:⒈宫门前两边的望楼。 《左传·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汉书·董仲舒传》:“及至 周 室,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陈於庭,而颂声兴。”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闕,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唐 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⒉特指 春秋 鲁 阙,孔子 诛 少正卯 之处。《孔子家语·始诛》:“於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 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旧唐书·李义府传》:“仲尼 为 鲁 司寇七日,诛 少正卯 於两观之
    • 3.
      中衢释义:四通八达的大路。
    • 4.
      中逵释义:⒈谓道路交错之处;九通路口。 ⒉泛指大路。唐 高彦休《唐阙史·辛尚书神力》:“辛 则正立中逵,俟其欲至,两执其角,牛不能前。”清 季麒光《田妇行》:“五更挈伴走中逵,天明始到田头好。”⒊犹中途。《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逵絶无轨,改辙登高岗。”刘良 注:“逵,道也。”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百川尽凋枯,舟檝阁中逵。”清 钱谦益《高会堂酒阑杂咏》序:“常中逵而徙倚,或当饗而欷歔。”
    • 5.
      九城陌释义:都城的大路。
    • 6.
      九涂释义:犹九逵,京城中的大路。南朝 宋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九涂平若水,双闕似云浮。”一本作“涂”。
    • 7.
      九轨释义:⒈可容九辆车并列行驶的路面宽度。⒉指城中大道。⒊泛指大路。⒋犹言众车。
    • 8.
      九通衢释义:四通八达的大路。 清 陈梦雷《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宝马仍尘三市路,绣车犹拥九通衢。”参见“九衢”。
    • 9.
      九逵释义:⒈四通八达的大道。⒉泛指大路。
    • 10.
      九馗释义:大路。馗,同“逵”。
    • 11.
      二路释义:⒈亦作“二輅”。 天子所乘用的车辆大路与戎路。《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杜预 注:“周襄王 所赐 晋文公 大路、戎路。”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锡以二輅,虎賁鈇鉞,秬鬯弓矢。”⒉犹言次等。如:这是二路(儿)货。
    • 12.
      五衢释义:⒈通五方的大路。⒉谓枝杈五出。
    • 13.
      五达释义:⒈通达五方的大路。⒉泛指四通八达的大路。
    • 14.
      余师释义:⒈残军剩卒。《左传·宣公十二年》:“楚 师军於 邲。晋 之餘师不能军。”⒉很多可受教之处;很多可效法之处。《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餘师。”赵岐 注:“有餘师,师不少也,不必留馆学也。”宋 黄庭坚《送伯氏入都》诗:“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餘师。”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求诸《大雅》,固有餘师。”
    • 15.
      修衢释义:大路。
    • 16.
      充衢释义:塞满大路。
    • 17.
      冲途释义:犹通衢;大路。《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安公子 ﹞ 淮 上一来一往走了一遭,也不过领略些衝途市井的风土人情,长得了甚的心胸见识。”
    • 18.
      周行释义:⒈大路。《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朱熹 集传:“周行,大路也。”⒉周 官的行列。《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 周 行。”毛 传:“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 周 之列位。”后用以泛指朝官。唐 王维《请施庄为寺表》:“元圣 中兴,羣生受福,臣至庸朽,得备周行。”清 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京师公卿谁旧识?与君异国共周行。”⒊至善之道。《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毛 传:“周,至;行,道也。”马瑞辰 通释:“郑 注《莱誓》云:‘至,犹善也。’是知<传>训‘周
    • 19.
      周道释义:⒈大路。⒉周代治国之道。⒊普遍的道理。⒋遍于道路。
    • 20.
      四衢释义:⒈四通八达的大路。⒉指四出的通路。⒊通达四方。⒋交错歧出貌。

大路造句

1.他走惯了平坦大路,这一段羊肠小道,直走得他昏头晕脑。

2.大路上有个老太太被车撞了,好多人围着看没人管,真是世态炎凉呀!

3.昔日进山的羊肠小道,如今都已变成了平坦的大路

4.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5.在人生中,有时最好走的路不一定是大路,而是小路;在现实中,有时最便捷的路不一定是直路,而是折路。

6.大路上人来人往,好像蚂蚁一样多。

7.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远了一起回顾。

8.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

9.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10.如果我的祖国是一条大路,我就是一辆汽车,我跑啊跑,我真快乐。

11.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些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2.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不是只有学业才是唯一的出路,学好一门专业也会成功也会成才。

13.马群就像在毛皮地毯上行走那样,沿着田野前进,当它们走过大路时,偶尔踩进了水洼,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

14.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15.大路两边,两排青松傲然屹立一眼望不到头。

16.这条大路笔直宽敞,畅通无阻。

17.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在崎岖的小路上努力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18.大路上车水马龙,人们忙着把丰收的果实运往城市。

大路(da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路是什么意思 大路读音 怎么读 大路,拼音是dà lù,大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