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i,(1) 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例句】:韦编三绝(喻读书刻苦)。(2) 〔韦伯〕磁通量实用单位,一韦伯等于108麦克斯韦。(3) 姓。
biān,(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组词】:编结。编织。编扎。(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组词】: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组词】:编写。编译。编审。编修。编纂。编印。(4) 创作。【组词】:编剧。编导。(5) 捏造。【组词】:编瞎话。(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组词】:正编。续编。简编。
1. 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泛指古籍。
⒈ 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
引《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絶。”
后以“韦编”借指《易》。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
唐 许浑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诗:“紫霄峯 下絶韦编,旧隐 相如 结韈前。”
自注:“元君 旧隐 庐山 学《易》。”
⒉ 泛指古籍。参见“韦编三絶”。
引唐 周弘亮 《除夜书情》诗:“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今汝萤火曾亲,蠹书堪读,可将玉管,从事韦编。”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始点漆於韦编,继操刀於简版。”
⒈ 韦,熟皮。韦编指古代未发明纸前,用竹简书写,然后用皮绳编联成册。后作为书籍的代称。
引《晋书·卷七五·王湛等传》史臣曰:「叶宣尼之远契,翫道韦编。」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1.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了若指掌。
2.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
3.要想把这本书吃透,没点儿孔夫子韦编三绝的精神还不行!
4.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瞭若指掌。
5.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匡衡凿壁借光的美谈千古传颂。
6.十几年来,他潜心道家研究,韦编三绝,终于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师。
7.我们读书如果能做到韦编三绝,就一定会取的很大进步。
8.少年毛泽东韦编三绝,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