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没 [xiàn méi]
1. 陷落,沉没。
2. 比喻沉沦。
3. 沦陷,被攻占。
5. 没于阵,阵亡。
陷没 引证解释
⒈ 陷落,沉没。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始皇 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
《朱子语类》卷四四:“如人入烂泥中行相似,只见一步深似一步,便浑身陷没,不能得出也。”
⒉ 比喻沉沦。
引郭沫若 《鲁迅和我们同在》:“假使 鲁迅 不曾给过我一些鞭挞,我可能永远在 日本 陷没下去。”
⒊ 沦陷,被攻占。
引《宋书·天文志四》:“索头 攻围 司 兗,兗州 刺史 徐琰 委守奔败, 司州 刺史 毛德祖 距守陷没,缘 河 吏民,多被侵略。”
唐 杜甫 《洛阳》诗:“洛阳 昔陷没,胡马犯 潼关。”
清 孙枝蔚 《甲申述忧》诗序:“何况 关中 陷没,海内动摇,匪独唇亡齿寒,螫手断腕而已。”
⒋ 没于阵,阵亡。
引宋 苏舜钦 《乞用刘石子弟》:“然 刘平、石元孙 以血战陷没,死於贼手。”
国语词典
陷没 [xiàn méi]
⒈ 沉没。
例如:「它陷没水中,一会儿就不见了。」
⒉ 攻破。
引《晋书·卷四三·山涛传》:「及洛阳陷没,简又为贼严嶷所逼,乃迁于夏口。」
陷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坐实释义:⒈落实;证实。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记风俗》:“至县令 敖选,凡告人命者,必坐实究问,其意正犹惩俗,而不意刁民方为得计,故久而愈甚也。”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谷城》:“因思十四字,偶然脱口,乃经三四人,经二百餘年,始能坐实,可为笔墨中一段佳话也。”鲁迅《华盖集续编·新的蔷薇》:“推开了甲而陷没了乙,原谅了情而坐实了罪;尤其是他们的行动和主张,都见得一钱不值了。”⒉犹着实。《事实白话报》22:“他挨了很坐实的耳光子。”
- 2.
寓治释义:谓将官署设在外地,不在原辖地区。 《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遂移牒留守 韦陟 使帅 东京 官属西入 关,牒 河南 尹 李若幽 使帅吏民出城避贼,空其城……於是 郑 滑 等州相继陷没,韦陟、李若幽 皆寓治於 陕。”
- 3.
幽沦释义:⒈沉沦;陷没。 《三国志·吴志·张昭传》:“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復蒙引见,得奉帷幄。”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坟塋幽沦,百年荒翳。”⒉引申指死亡。唐 白居易《哭诸故人寄元九》诗:“伟卿 既长往,质夫 亦幽沦。”⒊隐蔽、幽暗之处。唐 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使幕》诗:“一旦逢良时,天光烛幽沦。”
- 4.
战格释义:⒈即战栅。防御障碍物。唐 杜甫《潼关吏》诗:“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踰。”仇兆鳌 注:“战格,即战栅,所以捍敌者。”《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罗城西南隅守者,焚战格以应 师鐸。”胡三省 注:“战格,列木为之,汉 人谓之笓格,今谓之排杈。”清 赵翼《书锦州牧刘慕陔守城事》诗:“弩臺彀机括,战格列梐枑。”参见“战栅”。⒉战斗。宋 苏舜钦《太子太保韩公行状》:“延州 陷没,边城中人诬以降敌,朝廷发兵监其家。公求对,力辨战格甚苦,无降屈之状。上意释然,去守兵。”
- 5.
楚波释义: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及 楚,楚子 饗之,曰:‘公子若反 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 晋国 者,君之餘也;其何以报君?’”后因以“楚波”谓馀波。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托庇》:“远脉曰楚波,餘波所及。”⒉泛指 楚 地的江河湖泽。前蜀 韦庄《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诗:“尸填 汉水 连 荆 阜,血染 湘 云接 楚 波。”
- 6.
泥沦释义:陷没在泥中。
- 7.
白山释义:⒈即 天山。因终年积雪而得名。又名 折罗漫山。《后汉书·明帝纪》:“遣奉车都尉 竇固、駙马都尉 耿秉、骑都尉 刘张 出 敦煌 昆仑塞,击破 白山 虏於 蒲类海 上,遂入 车师。”李贤 注引《西河旧事》:“白山,冬夏有雪,故曰 白山,匈奴 谓之 天山,过之皆下马拜焉。”《后汉书·鲁恭传》:“白山 之难,不絶如綖,都护陷没,士卒死者如积。”⒉吉林省 长白山 的简称。参见“白山黑水”。
- 8.
翠盖释义:⒈饰以翠羽的车盖。《淮南子·原道训》:“驰要褭,建翠盖。”高诱 注:“翠盖,以翠鸟羽饰盖也。”唐 李白《东武吟》:“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红楼梦》第八三回:“遂吩咐家人预备四乘緑轿,十餘辆翠盖车,明儿黎明伺候。”⒉泛指华美的车辆。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明 刘基《郁离子·九难》:“翠盖飘摇,文鷁委蛇。”⒊帝王的代称。帝王的乘舆有翠羽为饰的华盖,故称。唐 杜甫《咏怀》之一:“西京 后陷没,翠盖蒙尘飞。”《旧唐书·崔胤传》:“覩纶言於凤纸,若面丹墀;认御札於龙衣,如亲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