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1. 曲艺中的一种,如评书、弹词等。
英[popular stories; storytelling;]
⒈ 谓写大字。
引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徐 乃画地曰:‘某口虽不言,昔年曾学大书也,乞试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米元章遭遇》:“﹝上﹞遽召 芾 至,出乌丝栏一轴,宣语曰:‘知卿能大书,为朕竟此轴。’”
⒉ 郑重记载。
引梁启超 《纪年公理》:“南海先生 倡强学会,即用 史公 之例,大书 孔子 卒后二千四百七十三年,会中一二俗士闻之,则舌撟汗下色变,惧祸将及己。”
⒊ 指曲艺说唱的长篇书目。过去江南一带指评话,只说不唱。
引清 范祖述 《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説,不用傢伙,惟有醒目(木)一块,纸扇一把。”
⒈ 民间说唱艺术中一种说书。以说历史演义、英雄战争、扑刀赶棒之类的故事为主。与有说有唱、敷衍烟花粉黛、儿女私情的小书相对。
⒉ 以大字书写。
⒊ 特别记载或书写。
例如:「大书特书」。
1.王献之若无临池学书的刻苦精神,也不会成为大书法家。
2.这次战役的胜利极有意义,值得大书特书。
3.毛泽东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伟人。
4.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禁烟这件事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5.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6.倘令为林文忠作传,则烧鸦片一事,固当大书特书。
7.青春,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己。那么,这本书怎样才能写好?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崇高的理想布局,用坚定的信念写作,用奋斗的精神修改,用执着的追求出版!
8.他的大书包里各种文具应有尽有。
9.因为有了自然这本内容丰富多彩的大书,所以使森林是那么的吸引人。
10.钱红是叱咤风云的小说家,写的小说都非常受广大书迷们的热爱。
11.欢迎广大书友进入一路风尘全文阅读。
12.外国元首陆续来访,所有报纸皆以头条新闻大书特书。
13.雨伞下,那个背着个大书包的小女孩看着路边正沐浴在细雨中的美丽花朵不禁笑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