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交释义:⒈一度交配或交媾。晋 王嘉《拾遗记·蓬莱山》:“有鸳鸯……栖息高岫,足不践地,生于石穴中,万岁一交则生雏。”《晋书·鸠摩罗什传》:“罗什 忽下高坐,谓 兴 曰:‘有二小儿登吾肩,慾障须妇人。’兴 乃召宫女进之,一交而生二子焉。”⒉一次更代。《列子·汤问》:“帝恐流於西极,失羣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⒊犹言一合。逢到一次。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言之秀矣,万虑一交。”⒋谓交手一次。《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上》:“咱却不知得您元会武艺,既是如此,我与你
- 2.
两地释义:⒈两处;两个地方。南朝 梁 何逊《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唐 元稹《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⒉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宋 无名氏《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
- 3.
二千石释义:汉 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 阴安侯 列侯 顷王后 与 瑯玡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颜师古 注:“谓郡守、诸侯相。”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 翁 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 蜀郡
- 4.
亸避释义:⒈躲避。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戊集·圆社市语》:“把金银锭打旋起,花星临照我,怎嚲避?”⒉軃避:避开;回避。《五灯会元·临济宗·兴化存奖禅师》:“昨日赴箇村斋,中途遇一阵卒风暴雨,却向古庙里軃避得过。”《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国祚之所以长短,盗贼之所以生发,皆有个一定的数在其间,终是軃避不得。”明 吕坤《好人歌》:“恶人打好人,好人只軃避。”
- 5.
休证释义:吉祥的证验。宋 无名氏《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江淹貂蝉》:“﹝ 淹 ﹞曾於樵所得貂蝉一具,将鬻之,其母曰:‘此故汝之休证也。汝才行若此,岂长贫贱乎?可留待得侍中著之。’至是果如母言。”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王荆公 之生也,有貛出於市,一道人首常戴花,时人目为戴花道人,来访其父曰:‘此文字之祥,是儿当之,他日以文名天下。’因述其出处甚详,俟至执政,自当见之。荆公 父书於册,自后休证不少差,荆公 甚神之。”
- 6.
住坐释义:⒈居住。《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下》:“堡中有佛舍,尼名 孙深意 的,在堡上住坐,以妖术惑众。”元 无名氏《度柳翠》楔子:“俺是这 抱鑑营街 积妓墙 下住坐。”⒉谓起居、生活。《前汉书平话》卷下:“大夫归去,传示吾兄:三王安稳住坐,圣王已无疎失。”⒊驻守;驻扎。宋 苏辙《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二寨既於 元丰 五年废罢……见今无使臣兵马住坐。”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今若开 永洛城 一带道路,其城寨之外必渐有人烟耕种,蕃部等更不敢当道住坐。”
- 7.
偃盖释义:⒈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清 曹寅《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⒉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 8.
剪辑释义:⒈影片、电视片的一道制作工序,按照剧本结构和创作构思的要求,把拍摄好的许多镜头和声带,经过选择、剪裁、整理,编排成结构完整的影片或电视片。⒉经过选择、剪裁,重新编排:剪辑照片。⒊指这样编排的作品:新闻图片剪辑。话剧录音剪辑。
- 9.
十字路释义:十字街。明 袁宏道《横塘渡》诗:“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
- 10.
古今图书集成释义:大型类书。 原名《古 今图书汇编》。清康熙时陈梦雷等原辑,雍正时命蒋廷锡等重新编校,改为此名。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下分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先汇考,次总 论,有图表、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项目。内容广泛,资料丰富。
- 11.
吐凤释义:《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唐 王勃《乾元殿颂》序:“词庭吐凤,翫鸟跡於春黌;书帐翻萤,閲虫文於夏阁。”《旧唐书·文苑传序》:“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次仲 和答云:‘……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警鸥。’”清 钱谦益《和遵王述怀感德四十韵》:“怀龙温昔梦,吐凤理新编。”亦作“吐白凤”。唐 白居易《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 12.
告帮释义:请求帮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前天有两位朋友商量着,只好在同寅里面告个帮,为此特来求 吴老爷 设个法。”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的太多了!”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三章:“彭亮 是个不愿向人告帮的人。”
- 13.
堂下释义:⒈宫殿、厅堂阶下。《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 赵盾 而入,放乎堂下而立。”汉 桓宽《盐铁论·刺权》:“中山 素女抚流徵於堂上,鸣鼓 巴俞 作於堂下。”鲁迅《故事新编·非攻》:“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⒉殿堂下的人。借指侍从。《韩非子·内储说下》:“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诛之。”陈奇猷 集释:“《説文》:‘堂,殿也。’堂下,盖谓殿堂下之人。”⒊神名。《史记·封禅书》:“荆 巫,祠 堂下、巫先、司命、施糜 之属。”
- 14.
声势汹汹释义: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騎或步,或弓或弩,馬嘶人沸,聲勢洶洶。”亦作“聲勢汹汹”。鲁迅《故事新编·采薇》:“文盲们不大懂得他的议论,但看见声势汹汹,知道一定是反对的意思,也只好作罢了。”
- 15.
大恶释义:⒈大恶行;大罪过。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汉书·杜周传》:“方进 本与 长 深结厚,更相称荐,长 陷大恶,独得不坐。”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⒉普遍的厌恶。《礼记·礼运》:“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 16.
宏侈释义:⒈宏伟夸大。 《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初极宏侈之辞,终以简约之制。”张铣 注:“宏,大;侈,丽也。”明 陶宗仪《辍耕录·文章宗旨》:“赋者,古诗之流也,前极宏侈之规,后归简约之制。”⒉宽大奢华;宏伟富丽。唐 康骈《剧谈录·李相国宅》:“舍宇不甚宏侈,而制度奇巧。”《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陛下初平 洛阳,凡 隋 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清 陈炽《<盛世危言新编>序》:“宫室宏侈,如瞻夏屋之遗;涂径平夷,克举虞人之职。”
- 17.
官报释义:⒈犹邸报。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官民们都不肯给他们超然,时时送来些搅扰他们的消息,或者是官报,或者是新闻。”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场:“适才看见官报,据说官兵一连大败,流寇逼近京师,恐怕就要进城了。”⒉官家的录取通知书。明 阮大鋮《燕子笺·放榜》:“自家提塘官的便是,因在枢府效劳多年,蒙枢密老爷赏俺今年科场专走官报。”
- 18.
宣赞释义:⒈弘扬赞助。 《后汉书·邓骘传》:“﹝臣兄弟﹞託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并统列位,光昭当世。不能宣赞风美,补助清化,诚惭诚惧,无以处心。”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词四首奉始兴王命作并启》:“言既无雅,声未能文,不足以宣赞圣旨,抽拔妙实。”《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有安日下之大勋,加以表光明之盛德,宣赞洪猷,以左右朕言。”⒉宣赞舍人的省称。后亦用以称呼贵官之子弟。《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天福 六年,晋王 怕 安重荣 跋扈,宣授 刘知远 为 北京 留守。那 知远 的孩儿 承义 年至十二岁,因外出走马,
- 19.
小妹释义:⒈姊妹中之最年轻者。亦泛指妹妹。南朝 梁 何逊《轻薄篇》:“大姊掩扇歌,小妹开帘织。”《魏书·李安世传》:“李波 小妹字 雍容,褰裙逐马如卷篷。”《红楼梦》第五一回回目:“薛小妹 新编怀古诗;胡 庸医乱用虎狼药。”此指 薛宝琴。《红楼梦》第六六回回目:“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此指 尤三姐,尤氏 三姐妹中年纪最轻者。⒉女性在无亲族和亲戚关系的平辈中谦称自己。《野叟曝言》第十五回:“依小妹看来,舍妹未必便死。”⒊称青年恋人间的女方,亦为女方自称,多见于情歌。青海 民歌《送大哥》:“我送我的大
- 20.
少师释义:⒈古代官名。 “三孤”之一。周 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师。北周 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参见“少保”。⒉古代官名。乐官。《仪礼·大射》:“僕人正徒相大师,僕人师相少师。”郑玄 注:“大师、少师,工之长也。”工,指乐工。《论语·微子》:“少师 阳,击磬 襄,入於海。”鲁迅《故事新编·采薇》:“我今天去拜访过了。一个是 太师疵,一个是 少师强,还带来许多乐器。”⒊古称士之致仕者。《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汉 郑玄 注:“主人谓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