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宣称 宣称的意思
xuānchēng

宣称

简体宣称
繁体宣稱
拼音xuān chēng
注音ㄒㄨㄢ ㄔ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ān,(1) 公开说出,散布。【组词】:宣讲。宣传。宣战。宣称。宣言。宣叙调。心照不宣。(2) 疏导。【组词】:宣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组词】:宣付。宣召(皇帝召见)。宣诏(传旨)。(5) 姓。

chēng chèn chèng, ◎ 同“秤”。

基本含义

公开声称或宣布某种观点或主张

宣称的意思

宣称 [xuān chēng]

1. 公开表示。

这家报纸宣称它是拥护政府政策的。

[assert; declare; profess;]

宣称 引证解释

⒈ 公开表示。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加之,前一任县长正是为了壮丁问题撤职的,而新县长一上任便宣称他要扫除役政上的种种积弊。”
王西彦 《乡下朋友》:“饭后, 庄道耕 先生宣称今天疲倦了,要求主人马上送到卧室里去。”


国语词典

宣称 [xuān chēng]

⒈ 公开声明。

如:「他宣称将采取法律行动。」

宣传 宣扬


宣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宣传释义: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宣传队。宣传交通法规。
    • 2.
      宣扬释义: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大肆宣扬。宣扬好人好事。

宣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一释义:⒈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⒉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云笈七籤》卷四九:“三一者,精、神、炁混三为一也。”⒊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唐 景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序》:“总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 阿罗訶 歟!”参阅“三位一体”。
    • 2.
      人虾释义:相传 明 朝灭亡后,有一遗老宣称要为亡 明 殉节,但又不肯自杀。于是自称效法 信陵君,嗜酒狎妓。谁知长久不死,人却变得驼背弯腰。被人取笑为“人虾”。见 清 袁枚《新齐谐》卷六。后用以嘲讽没有骨气而又自欺欺人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但可惜他不曾变做人虾;如果也变了人虾,就没有这段公案了。”
    • 3.
      博仕康释义:明明只是普通的保健产品,却宣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 4.
      号称释义:⒈以某种名号著称:四川号称天府之国。⒉对外宣称;名义上称作:敌人的这个师号称一万二千人,实际上只有七八千。
    • 5.
      唱云释义:宣称;宣告。
    • 6.
      外名释义:⒈谓对外宣称。 ⒉外号。
    • 7.
      宣称释义: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宣称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
    • 8.
      征取释义: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南史·陈纪下·后主》:“税江税市,徵取百端。”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徵取全省碑刻搨本。”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谋害法不得行,改取废立法,宣称‘帝久病不能君天下’,密电南省各总督抚,征取同意。”
    • 9.
      徵取释义: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南史·陈纪下·后主》:“税江税市,徵取百端。”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徵取全省碑刻搨本。”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谋害法不得行,改取废立法,宣称‘帝久病不能君天下’,密电南省各总督抚,征取同意。”
    • 10.
      德意志第三帝国释义:指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宣称他统治下的德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后的第三个德意志人帝国,并喻意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宣扬的太平盛世的“第三王国”。1945年5月德国战败后崩溃。
    • 11.
      心灵感应释义:神秘主义者宣称的超能力,也被称作直觉、预感、第六感等等,指的是两个人之间不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传统感觉,而用“第六感”来传递思维和感觉的信息。
    • 12.
      民约释义: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梁启超《鉅子卢梭学说》:“又凡人生长於一政府之下,及既达丁年,犹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是即默认其国之民约而守之也。”鲁迅《而已集·卢梭和胃口》:“做过《民约论》的 卢梭,自从他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终于没有完。连在和‘民约’没有什么关系的 中华民国,也难免这一幕了。”按,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说,宣称国家和法都是由于人们订立契约而成立的一种政治学说。这一学说在反对中世纪君权神授说和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起过作用,但它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
    • 13.
      畏龙释义:见龙而惧。 传说古代有个 叶公子高 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有一天,龙真的到 叶公 家里,从窗口把头探进来。叶公 见了,惊惶无主,拔脚就跑。见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比喻对某些宣称爱好的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南朝 梁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又爱贤之情,与时而篤,冀同市骏,庶匪畏龙。”
    • 14.
      神示释义:由神启示而发言或宣称。
    • 15.
      说称释义:宣称。《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杀》:“中都兵马司説称一十三局及城外南人常是夤夜宰牛隻。”
    • 16.
      铁血政策释义: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推行的政策。因俾斯麦在议会上曾宣称将“以铁和血”来解决德意志统一问题,故名。后用“铁血政策”泛指统治者的暴力镇压和战争政策。
    • 17.
      陆九渊释义:(1139—1193)南宋哲学家。字子静,号象山翁,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提出“心即理”,宣称知识早已存在于“本心”中,只要闭门修养,发明本心,就无所不知。其学说由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挥,形成陆王学派。有《象山先生全集》。
    • 18.
      黄祸释义:⒈欧洲人把十三四世纪蒙古人的扩张称为黄祸。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兴起“黄祸”论,它宣称中国等东方黄种民族的国家是威胁欧洲的祸害,为西方帝国主义对东方的奴役、掠夺制造舆论。⒉黄河决口所造成的灾难。

宣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一释义:⒈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⒉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云笈七籤》卷四九:“三一者,精、神、炁混三为一也。”⒊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唐 景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序》:“总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 阿罗訶 歟!”参阅“三位一体”。
    • 2.
      人虾释义:相传 明 朝灭亡后,有一遗老宣称要为亡 明 殉节,但又不肯自杀。于是自称效法 信陵君,嗜酒狎妓。谁知长久不死,人却变得驼背弯腰。被人取笑为“人虾”。见 清 袁枚《新齐谐》卷六。后用以嘲讽没有骨气而又自欺欺人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但可惜他不曾变做人虾;如果也变了人虾,就没有这段公案了。”
    • 3.
      博仕康释义:明明只是普通的保健产品,却宣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 4.
      号称释义:⒈以某种名号著称:四川号称天府之国。⒉对外宣称;名义上称作:敌人的这个师号称一万二千人,实际上只有七八千。
    • 5.
      唱云释义:宣称;宣告。
    • 6.
      外名释义:⒈谓对外宣称。 ⒉外号。
    • 7.
      宣称释义: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宣称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
    • 8.
      征取释义: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南史·陈纪下·后主》:“税江税市,徵取百端。”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徵取全省碑刻搨本。”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谋害法不得行,改取废立法,宣称‘帝久病不能君天下’,密电南省各总督抚,征取同意。”
    • 9.
      徵取释义: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南史·陈纪下·后主》:“税江税市,徵取百端。”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徵取全省碑刻搨本。”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谋害法不得行,改取废立法,宣称‘帝久病不能君天下’,密电南省各总督抚,征取同意。”
    • 10.
      德意志第三帝国释义:指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宣称他统治下的德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后的第三个德意志人帝国,并喻意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宣扬的太平盛世的“第三王国”。1945年5月德国战败后崩溃。
    • 11.
      心灵感应释义:神秘主义者宣称的超能力,也被称作直觉、预感、第六感等等,指的是两个人之间不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传统感觉,而用“第六感”来传递思维和感觉的信息。
    • 12.
      民约释义: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梁启超《鉅子卢梭学说》:“又凡人生长於一政府之下,及既达丁年,犹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是即默认其国之民约而守之也。”鲁迅《而已集·卢梭和胃口》:“做过《民约论》的 卢梭,自从他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终于没有完。连在和‘民约’没有什么关系的 中华民国,也难免这一幕了。”按,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说,宣称国家和法都是由于人们订立契约而成立的一种政治学说。这一学说在反对中世纪君权神授说和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起过作用,但它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
    • 13.
      畏龙释义:见龙而惧。 传说古代有个 叶公子高 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有一天,龙真的到 叶公 家里,从窗口把头探进来。叶公 见了,惊惶无主,拔脚就跑。见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比喻对某些宣称爱好的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南朝 梁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又爱贤之情,与时而篤,冀同市骏,庶匪畏龙。”
    • 14.
      神示释义:由神启示而发言或宣称。
    • 15.
      说称释义:宣称。《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杀》:“中都兵马司説称一十三局及城外南人常是夤夜宰牛隻。”
    • 16.
      铁血政策释义: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推行的政策。因俾斯麦在议会上曾宣称将“以铁和血”来解决德意志统一问题,故名。后用“铁血政策”泛指统治者的暴力镇压和战争政策。
    • 17.
      陆九渊释义:(1139—1193)南宋哲学家。字子静,号象山翁,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提出“心即理”,宣称知识早已存在于“本心”中,只要闭门修养,发明本心,就无所不知。其学说由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挥,形成陆王学派。有《象山先生全集》。
    • 18.
      黄祸释义:⒈欧洲人把十三四世纪蒙古人的扩张称为黄祸。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兴起“黄祸”论,它宣称中国等东方黄种民族的国家是威胁欧洲的祸害,为西方帝国主义对东方的奴役、掠夺制造舆论。⒉黄河决口所造成的灾难。

宣称造句

1.在一个宣称人民至上的国度里,竟然会发生这等迫害人权的咄咄怪事。

2.为了行骗,他子虚乌有地对外宣称自己是个富豪之子。

3.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4.在一个宣称人民至上的国度裡,竟然会发生这等迫害人权的咄咄怪事。

5.敌人狂妄地宣称,要在大渡河边消灭北上抗日的红军,这只不过是痴人呓语罢了。

6.这种所谓的名牌是销售者自己宣称的。

7.中国领导人对外一般不会宣称这种含有特别意味的讲话,在措辞方面,中国人,尤其是高层,很是注意。

8.这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某国宣称志在必得,可是比赛的结果,他们失败了。

9.虽然拥挤不堪的地铁是那么不可思议的受欢迎,火车和汽车业还是宣称要争取到那些最挑剔的旅客。

10.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11.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宣称(xuan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宣称是什么意思 宣称读音 怎么读 宣称,拼音是xuān chēng,宣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宣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