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贬 自贬的意思
biǎn

自贬

简体自贬
繁体自貶
拼音zì biǎn
注音ㄗˋ ㄅ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biǎn,(1)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组词】:贬低。贬义。褒贬(①评论好坏;②指出缺点)。(2) 减低,降低。【组词】:贬值。贬职。

基本含义

贬低自己,自我贬损

自贬的意思

自贬 [zì biǎn]

1. 基于感到本人低下、有罪或羞愧而产生的一种自卑感。

[self-abasement;]


自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包羞释义:⒈忍受羞辱。《易·否》:“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孔颖达 疏:“位不当所包承之事,惟羞辱已。”唐 陆龟蒙《寒泉子对秦惠王》:“大王出则夺气,入则包羞。”明 刘基《题扇面牡丹花》诗:“舞罢春风却回首,六宫红粉总包羞。”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汉高 蚤年最恶儒。有儒冠者輒溲溺之,其吐弃也至矣。而 酈食其、叔孙通、陆贾 等深自贬抑,包羞忍垢以从之。”⒉庖馐。谓厨房内精美的食品。元 麻革《上云内帅贾君》诗:“杞梓容山木,包羞荐沼芼。”
    • 2.
      摧伤释义:⒈损伤;挫伤。 汉 蔡邕《伤故栗赋》:“适祸贼之灾人,嗟夭折以摧伤。”宋 王安石《邢太保有鹤折翼以诗伤之》:“不为摧伤改性灵,静中犹见好仪形。”清 方苞《书<儒林传>后》:“汉 兴七十餘年,自天子公卿皆不悦儒术,而诸老师尚守遗经,其并出於 武帝 之世者,皆 秦 汉 间摧伤摈弃而不肯自贬其所学者也。”胡汉民《民报之六大主义》:“今之僉人动言我民族歷史无有民权之习惯,以是而摧伤爱国志士之气。”⒉谓伤痛之极。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緜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愴惻。”《隶释·汉凉州刺史魏元丕碑》:“民失慈父,四海之内
    • 3.
      祭肺释义:古代祭祀,周 人用牲肺以祭。《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郑玄 注:“礼食杀牲则祭先,有虞氏 以首,夏后氏 以心,殷 人以肝,周 人以肺。不祭肺,则不杀也。”孔颖达 疏:“此膳而不祭肺,则食不兼味也。”宋 司马光《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是故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明君臣上下,皆当深自贬损以救民急也。”
    • 4.
      腐余释义:⒈腐朽废弃之物。⒉为深自贬抑之辞。
    • 5.
      行权释义:⒈改变常规,权宜行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反於经然后有善者也……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唐 李翱《帝王所尚问》:“是文与忠、敬,皆非帝王之所尚,乃帝王之所以合变而行权者也。”清 蒋士铨《桂枝霜·完忠》:“保骨肉,行权可矣!”⒉使用势力。《汉书·游侠传·郭解》:“解 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 不知,此辠甚於 解 知杀之。当大逆无道。”
    • 6.
      贬约释义:节约,节俭。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大饗六军及 譙 父老百姓於邑东”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虽心存贬约,虑在经纶,至於树德垂声,崇化变俗,固以道薄於当年,风頽於百代矣。”《南史·后妃传论》:“高皇 受命,宫禁贬约,衣不文绣,色无红采,永巷贫空,有同素室。”明 刘元卿《贤奕编·闲钞上》:“国封 岁时入见母后,见二侍婢老且陋,怪其过自贬约。”
    • 7.
      酌损释义:酌情减损。《易·损》:“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孔颖达 疏:“酌损之者,刚胜则柔危,以刚奉柔,初未见亲也。故须酌而减损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损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谦自贬,以防满溢。唐 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二表》:“窃位既久,妨贤则多。以积年之过幸,致今日之沉疾。不能酌损,所以生灾。”唐 韦执中《白云无心赋》:“非欲恢宏自覆乎大荒之际,焉知酌损不踰於肤寸之间。”

自贬(zib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贬是什么意思 自贬读音 怎么读 自贬,拼音是zì biǎn,自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