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 [xiǎo dòu]
1. 赤豆,赤小豆。
3. 泛指颗粒较小的豆。
小豆 引证解释
⒈ 赤豆,赤小豆。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小豆》:“小豆大率用麦底,然恐小晚,有地者常须兼留。”
宋 苏轼 《仇池笔记·二红饭》:“今年 东坡 收大麦二十餘石……今日復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此新样二红饭也。’”
宋 惠洪 《豆粥》诗:“出碓新秔明玉粒,落丛小豆枫叶赤。”
⒉ 泛指颗粒较小的豆。
小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谷释义:⒈古代九种主要农作物。九谷名目,相传不一。《周礼·天官·大宰》“三农生九穀”郑玄 注:“司农 云:‘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九穀无秫、大麦,而有粱、苽。”《氾胜之书·种穀》:“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穀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九穀:黍、稷、稻、粱、三豆、二麦。”⒉谷物的总称。晋 束晳《补亡诗》之三:“靡田不殖,九穀斯茂。”《新唐书·王仲丘传》:“请因祈穀之坛,徧祭五方帝。五帝者,五行之
- 2.
五生释义:宋 元 以来,每于农历七月初七前将绿豆、小豆(赤豆)、小麦等用水浸入磁器内,待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线束之,置小盆中,七夕供奉,俗谓种生。此类以五彩线所系之物谓之“五生”。见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
- 3.
五谷杂粮释义:在《黄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之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谷泛指五类作物,即“悬、藤、根、角、穗”。现代常用汉语中,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所以五谷也是粮食作物的统称。而古代的“五谷”一词,一般是指的是:粟、
- 4.
作骁释义:《西京杂记》卷五:“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恶其矢跃而出也。
- 5.
八谷释义:⒈八种谷物。指黍、稷、稻、粱、禾、麻、菽、麦。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动植·八谷》引《本草》注。一说为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见《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苗为注。⒉星名。
- 6.
六陈释义:指大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粮食,以其可以久藏,故称“六陈”。
- 7.
子实释义:稻、麦、谷子、高粱等农作物穗上的种子;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也作籽实。也叫子粒。
- 8.
小叔释义:⒈小豆。 ⒉称夫之弟。
- 9.
山菜释义:⒈野菜。三国 吴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言采其薇”:“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前蜀 贯休《桐江闲居》诗:“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市井携山菜,房廊盖木皮。”⒉茈胡苗。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茈胡》:“茈胡生山中,嫩则可茹,老则采而为柴,苗有芸蒿、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
- 10.
带剑释义:⒈佩剑。《韩非子·入奸》:“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史记·秦本纪》:“简公 六年,令吏初带剑。”唐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读书復骑射,带剑游 淮阴。”⒉佩带的剑。《东观汉记·虞延传》:“赐 延 钱及带剑佩刀。”⒊投壶的一种招数。把箭投插入壶耳中。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今则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王利器 集解引 司马光《投壶格》:“倚竿,箭斜倚壶口中,带剑,贯耳不至地者。”
- 11.
断手释义:⒈截断手。古代的一种肉刑。《韩非子·内储说上》:“殷 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子贡 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⒉泛谓手被折断。清 王韬《淞隐漫录·蓟素秋》:“壮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断手。”⒊指被截断的手。如:断手再植。⒋完毕;完成。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小豆》:“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唐 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 上元 始,断手 寳应 年。”宋 朱熹《答刘季章书》之十一:“《大学》近修改一两处,旦夕须就板改定,断手即奉寄也。”⒌
- 12.
杂面释义:用绿豆、小豆等磨成的粉或用这种粉制成的面条。
- 13.
杂麪释义:亦作“杂麵”。用绿豆、小豆等粉制成的面条。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就着这五百钱买些杂麪你便还窰去。”《红楼梦》第六五回:“你用不着和我花马掉嘴的,偺们‘清水下杂麵--你喫我看’!”
- 14.
柔肕释义:同“柔韧”。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伐木》“凡非时之木,水沤一月”原注:“水浸之木,更益柔肕。”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命缝人浣冬衣”原注:“凡浣故帛……擣小豆为末,下绢簁,投汤中以洗之,洁白而柔肕。”缪启愉 校释:“肕,同‘韧’。”
- 15.
炸糕释义:用糯米粉制成的糕饼。 以小豆和糖等为馅,油炸后食用。
- 16.
稀糊烂释义:⒈形容极烂。如:小豆粥熬得稀糊烂。⒉形容彻底毁灭。如:这次伏击把鬼子打得稀糊烂。⒊形容十分窘迫。如:农活一紧,他爷俩就忙个稀糊烂。
- 17.
稆豆释义:即黑小豆。 复叶,花紫黑,荚长寸余,豆黑色可食。野生,亦有种稙,多以饲马。
- 18.
耗折释义:减少;亏损。贾思勰《齐民要术·小豆》引《氾胜之书》:“大豆,小豆,不可尽治也。古所以不尽治者,豆生布叶,豆有膏,尽治之则伤膏,伤则不成。而民尽治,故其收耗折也。”宋 何薳《春渚纪闻·瓢内出汞成宝》:“一日,德翁 须汞为用,任 欣然取器分取,既倾器中,则坚凝成寳矣。入火烹炼,了无耗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程宰 ﹞遂把往年贸易耗折了数千金,以致流落於此,告诉一遍,不胜嗟嘆。”
- 19.
记曲释义:指 唐 善歌者 张红红 隔屏以小豆记乐曲节拍之事。常用作咏吟善歌者的典故。
- 20.
豆制品释义: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 大多数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几千年来,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各种豆类创制了许多影响深远,广为流传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丝,腐乳,豆浆,豆豉,酱油,豆芽,豆肠,豆筋,豆鱼,羊肚丝,猫耳,素鸡翅,大豆耳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