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jiě fàng rì bào]
1. 1941年5月16日创刊于延安。前身是《新中华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1947年3月随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不久停刊。
3. 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1949年5月创刊于上海。
解放日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打租释义:⒈预收田租。《解放日报》19:“民国 六年后,又都改成了‘上打租’,十月十五即得将下年的租子交了。”⒉引申为先付酬金后办事。张寿臣《麦子地》:“我这个教书的可是有一样儿啊,得先给学钱,念一个月再给钱可不干,我这是‘上打租’。”
- 2.
作育释义:⒈培养,造就。明 李东阳《重建成都府学记》:“虽道德勋业与时高下,而作育之效,磋切之益,皆不可诬。”郭沫若《天才与教育》:“为国家作育人才,这也正是人人能行的新英雄的事业吧。”⒉指耕作、养护。《解放日报》22:“多锄一次,米也出得多,又好吃,地又作育好了,明年容易捉苗。”
- 3.
刑侦队释义:负责刑事侦缉的专门队伍。《文汇报》25:“市公安局刑侦队在会同淮海路派出所民警侦查时,听游客反映,有个叫‘本昌’的男青年当时在现场。”《解放日报》25:“交通队、刑侦队干警火速赶到现场,经勘察,这是被人用自行车撞死的,但肇事者已不知去向。”
- 4.
勤工助学释义: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人民日报》26:“近年来,大中学生中的‘勤工’活动,已不是为了‘俭学’,而是为了‘助学’。从自强自立这一点上看,‘勤工助学’比过去的‘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解放日报》7:“一年来,复旦大学已有两千多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经济收入。”参见“勤工俭学”。
- 5.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释义:汉 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后因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隋书·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不禁暗暗称奇,不料这蓽门圭竇中,有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解放日报》26:“‘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广大群众是人才的源泉。”亦作“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 6.
吹吹拍拍释义:吹捧。《解放日报》9:“由于某些自由主义与宗派主义的存在,又曾经发生另一偏向,对人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人民文学》1977年第4期:“现在他别的能耐没有,却会吹吹拍拍,大家暗地里都叫他‘马屁精’。”
- 7.
大动作释义:比喻重大措施。《解放日报》22:“为适应对外开放需要,振兴 宁波 经济,请看三个月来采取的一些‘大动作’。”《深圳特区报》19:“国家物价局局长宣布,今冬明春市场物价稳定,明年价格改革不搞大动作。”
- 8.
大女释义:⒈成年女子。《管子·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大小麦》:“大男、大女治十亩。”⒉长女。汉 刘向《列女传·郃阳友娣》:“季儿 乃告其大女曰:‘汝父杀吾兄,义不可以留,又终不復嫁矣。吾去汝而死,善视汝两弟。’”⒊指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女子。《解放日报》1:“社会应允许大女们享有同已婚男女同等的地位。”
- 9.
对笔释义:指品种配套、成对出售的笔。 《解放日报》25:“丰华圆珠笔厂为迎接新学年到来,特赶制了三种价廉物美的活动铅笔、圆珠笔对笔,售价每对八角八分到三元,外加新型包装盒。”
- 10.
小爷叔释义:方言。对表现较差而又难以管束的青年人的贬称。《解放日报》8:“前些时候,上海 市政一○二施工队推行承包责任制,重新组建班组,有九个工作吊儿郎当的‘小爷叔’成了班组长都不欢迎的人。”
- 11.
料面释义:毒品海洛英的俗称。 《解放日报》12:“有办事能力……不吸食料面者才可当选。”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六章:“‘七七事变’前几年,地主剥削农民还有一种很厉害的方式,就是贩卖料面。”
- 12.
新文化释义:指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的思想和学术、文艺等。鲁迅《彷徨·肥皂》:“他们还嚷什么‘新文化新文化’,‘化’到这样了,还不够?”《解放日报》4:“新文化战士及青年为之而捐躯的数目,在 中 外古今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 13.
朋帮释义:一种群众互助合作的形式。《解放日报》28:“尽量提倡‘朋帮’、‘带头’、‘捎驴’等互助形式,节省人力畜力,增加利润。”《解放日报》5:“现在运输队发展得很快,有四种形式……三、牲口朋帮;四、牛的朋帮。这是去年新创造的变工形式。”
- 14.
毬势释义:亦作“毬式”。亦作“毬事”。方言。谓事情完结;完了。欧阳山《高干大》第一章:“再要这样子下去,合作社就要毬式了。”《陕北民歌·信天游》:“年轻人看着年轻的好,白胡子老汉毬势了。”《解放日报》2:“我们向群众解释,全边区半个年成已经跌下了,麦子已经毬事。”
- 15.
沙垄释义:直而长的沙丘。也叫垄岗沙或纵沙丘。宋 苏轼《韦偃牧马图》诗:“人间画马惟 韦侯,当年为谁扫驊騮?至今霜蹄踏长楸,圉人困卧沙壠头。”《解放日报》14:“野坡里修齐的棘针,点缀着平沙隆起的沙垄,纵横交织,划成天然的阡陌。”
- 16.
油椭释义:方言。 即油饼。《解放日报》16:“油坊才开办一月来天气,只榨了四榨油,油椭已全部卖出,主任 张维功 计划在后半年存下三百六十个油椭,好给村民备荒,每人可得油椭两个。”参见“油饼”。
- 17.
游条释义:影响植物开花结果的多余枝条。 《解放日报》8:“年时种棉花两垧,我亲手就锄了五次草,自己打花顶,还打了五次游条。”《解放日报》30:“比如有的人舍不得打卡,冒了许多游条在那里,结果棉桃结得很少。”
- 18.
电热锅释义:一种底部有电热装置,通电后可烧煮食物的锅子。 《解放日报》19:“去年初,该厂在市场调研中获悉不锈钢电热锅很受宾馆、饭店和家庭的欢迎,就成立了新品开发小组,从图纸设计到产品出厂仅用了40多天。”
- 19.
白地钱释义:亦作“白地款”。旧时对闲置或撂荒土地所征的税。《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六年》:“詔:临安府 民间僦舍钱,不以多寡,并三分中减一分,白地钱四分之一。”《解放日报》3:“白地款一年一次,全年约七百元。”
- 20.
看杀释义:⒈亦作“看煞”。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晋书·卫玠传》:“玠 字 叔寳,年五岁,风神秀异……京都人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 劳疾遂甚,永嘉 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 玠 被看杀。”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东坡 自海外归 毗陵,病暑,著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 运河 岸,万千人随观之。东坡 顾坐客曰:‘莫看杀 軾 否?’”⒉指十分爱看。清 王士禛《居易录》卷七:“买得蜻蛉小如叶,推蓬看煞 九龙山。”⒊把人或事看死,看得一成不变。《解放日报》20:“我一听,心一下子热了起来,瞧,领导就有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