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众 民众的意思
mínzhòng

民众

简体民众
繁体民眾
拼音mín zhòng
注音ㄇㄧㄣˊ ㄓ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zhòng,(1) 许多。【例句】:与“寡”相对:众人。众多。众矢之的。芸芸众生。(2) 许多人。【组词】:大众。群众。民众。众口铄金。众目睽睽。众叛亲离。众擎易举。

基本含义

指广大的人民群众,指代人民群众的总称。

民众的意思

民众 [mín zhòng]

1. 泛指人民大众。

唤起民众。

[mass; common people; the populace;]

民众 引证解释

⒈ 众民,人民。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季氏 得民众久矣。”
《史记·龟策列传》:“诸侯宾服,民众殷喜。”
《英烈传》第三五回:“今 苏 湖 一带地方,民众肥饶。”
孙中山 《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⒉ 人民众多。

《穀梁传·隐公七年》:“民众城小则益城。”


国语词典

民众 [mín zhòng]

⒈ 泛指一般人民。《书经·毕命》「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句下汉·孔安国·传:「用成周之民众,命毕公使安理治正成周东郊,令得所。」

大众


民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公共释义:属性词。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公共卫生。公共汽车。公共场所。爱护公共财产。
    • 2.
      大众释义:群众;民众:大众化。 劳苦大众。
    • 3.
      大家释义:⒈著名的专家:书法大家。 大家手笔。⒉世家望族:大家闺秀。⒊a)某人或某些人跟“大家”对举的时候,这人或这些人不在“大家”的范围之内,如:我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你讲个笑话给大家听听。他们一进来,大家都鼓掌表示欢迎。b)“大家”常常放在“你们、我们、他们、咱们”后面做复指成分,如:明天咱们大家开个会谈谈。
    • 4.
      群众释义:⒈泛指人民大众:群众大会。 深入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⒉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⒊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民众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明星释义:⒈古书上指金星。⒉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电影明星。足球明星。交际明星。

民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胞释义:民众中的英才。 南朝 梁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1。
    • 2.
      中涂释义:⒈亦作“中途”。 半路;途中。《列子·力命》:“中涂遇 东郭 先生。”唐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宋 司马光《重经车辋谷》诗:“中涂太息坐磐石,涕泗不觉双滂沱。”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日前寄上《文学报》四份,收到否?该报似中途遗失的颇多。”⒉指事情的进程中。《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始结言於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王逸 注:“今信用谗言,中道而更背我也。”宋 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邹韬奋《民众的要求》:“中途决不妥协,那
    • 3.
      久困释义:⒈长期困厄。 《汉书·贾捐之传》:“民众久困,连年流离。”《说岳全传》第四九回:“我看你四人容貌雄伟,决非久困之人。”⒉长期围困。《清史稿·辅国恪僖公察尼传》:“宜於湖水涸后,围以木栰,立桩列礮,以小舟徼巡,为久困计。”
    • 4.
      义士民释义:义士与义民,有节操的士人和民众。
    • 5.
      乡闾释义:⒈亦作“鄊閭”。 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閭”泛指民众聚居之处。《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乡閭之什伍。”《南齐书·礼志上》:“郡县有学,乡閭立教。”宋 王安石《原教》:“夫妇者无失其为夫妇也,率是也有赏,不然则罪,乡閭之师,族酇之长。”⒉家乡;故里。三国 魏 阮籍《大人先生传》:“少称乡閭,长闻邦国。”宋 曾巩《应举启》:“足跡不游於场屋,姓名不署於乡閭。”元 秦竹村《行香子·知足》曲:“壮岁乡閭,养志闲居。”清 朱彝尊《题张上舍劭竹林独坐图》诗:“十年不对乡閭竹,垞北垞南思杀
    • 6.
      二二八武装起义释义: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台湾专卖局武装缉私员在台北抢劫、殴打小贩,并开枪打死市民一人。 28日,台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围了专卖局,遭军警镇压,群众死伤各三人。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3月8日,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队进行血腥镇压,群众被害达三万人,到13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
    • 7.
      亚瑟王宫释义:亚瑟王宫(英文:camelot),或者音译为“卡米洛特”,传说中的亚瑟王的宫殿,比喻民众心中完美的政治期望。
    • 8.
      亲众释义:爱护民众。
    • 9.
      亲民释义:⒈亲近爱抚民众。《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⒉亲自治理民众。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而及亲民伟仕,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汉书·宣帝纪》:“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⒊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宋 司马光 《论监司守资格任举主札子》:“凡年高资深之人,虽未必尽贤,然累任亲民,歷事颇多,知在下艰难,比於元不亲民便任监司者,必小胜矣。”《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或言 多逊 子不当与科第,故特命为州掾,及是乃授亲
    • 10.
      人卒释义:民众。
    • 11.
      人徒释义:⒈服徭役的人。 ⒉庶民,民众。
    • 12.
      人柄释义:治理民众的权柄。
    • 13.
      人民群众释义:泛指民众。
    • 14.
      亿万释义:泛指极大的数目:亿万民众。
    • 15.
      仁者无敌释义: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敌于天下的。
    • 16.
      从坐释义:犹连坐。 因别人犯罪牵连而受处罚。《后汉书·邓禹传》:“永元 四年,阴皇后 巫蛊事发,乾(邓乾)从兄 奉 以后舅被诛,乾 从坐,国除。”《隋书·赵绰传》:“故 陈 将 萧摩訶,其子 世略 在 江 南作乱,摩訶 当从坐。”《宋史·岳飞传》:“幕属 于鹏 等从坐者六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民众犯了罪,用法极严,如该从坐,不论老幼都不得免。”
    • 17.
      众过释义:民众的责难。
    • 18.
      余甿释义:犹遗民。甿,同“氓”。民众。
    • 19.
      作民释义:役使民众。
    • 20.
      侨寄法释义:两 晋 之交,北地人为避战乱,纷纷迁居南方,依大臣 王导 议,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 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此法称为“侨寄法”。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民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胞释义:民众中的英才。 南朝 梁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1。
    • 2.
      中涂释义:⒈亦作“中途”。 半路;途中。《列子·力命》:“中涂遇 东郭 先生。”唐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宋 司马光《重经车辋谷》诗:“中涂太息坐磐石,涕泗不觉双滂沱。”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日前寄上《文学报》四份,收到否?该报似中途遗失的颇多。”⒉指事情的进程中。《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始结言於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王逸 注:“今信用谗言,中道而更背我也。”宋 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邹韬奋《民众的要求》:“中途决不妥协,那
    • 3.
      久困释义:⒈长期困厄。 《汉书·贾捐之传》:“民众久困,连年流离。”《说岳全传》第四九回:“我看你四人容貌雄伟,决非久困之人。”⒉长期围困。《清史稿·辅国恪僖公察尼传》:“宜於湖水涸后,围以木栰,立桩列礮,以小舟徼巡,为久困计。”
    • 4.
      义士民释义:义士与义民,有节操的士人和民众。
    • 5.
      乡闾释义:⒈亦作“鄊閭”。 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閭”泛指民众聚居之处。《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乡閭之什伍。”《南齐书·礼志上》:“郡县有学,乡閭立教。”宋 王安石《原教》:“夫妇者无失其为夫妇也,率是也有赏,不然则罪,乡閭之师,族酇之长。”⒉家乡;故里。三国 魏 阮籍《大人先生传》:“少称乡閭,长闻邦国。”宋 曾巩《应举启》:“足跡不游於场屋,姓名不署於乡閭。”元 秦竹村《行香子·知足》曲:“壮岁乡閭,养志闲居。”清 朱彝尊《题张上舍劭竹林独坐图》诗:“十年不对乡閭竹,垞北垞南思杀
    • 6.
      二二八武装起义释义: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台湾专卖局武装缉私员在台北抢劫、殴打小贩,并开枪打死市民一人。 28日,台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围了专卖局,遭军警镇压,群众死伤各三人。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3月8日,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队进行血腥镇压,群众被害达三万人,到13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
    • 7.
      亚瑟王宫释义:亚瑟王宫(英文:camelot),或者音译为“卡米洛特”,传说中的亚瑟王的宫殿,比喻民众心中完美的政治期望。
    • 8.
      亲众释义:爱护民众。
    • 9.
      亲民释义:⒈亲近爱抚民众。《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⒉亲自治理民众。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而及亲民伟仕,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汉书·宣帝纪》:“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⒊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宋 司马光 《论监司守资格任举主札子》:“凡年高资深之人,虽未必尽贤,然累任亲民,歷事颇多,知在下艰难,比於元不亲民便任监司者,必小胜矣。”《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或言 多逊 子不当与科第,故特命为州掾,及是乃授亲
    • 10.
      人卒释义:民众。
    • 11.
      人徒释义:⒈服徭役的人。 ⒉庶民,民众。
    • 12.
      人柄释义:治理民众的权柄。
    • 13.
      人民群众释义:泛指民众。
    • 14.
      亿万释义:泛指极大的数目:亿万民众。
    • 15.
      仁者无敌释义: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敌于天下的。
    • 16.
      从坐释义:犹连坐。 因别人犯罪牵连而受处罚。《后汉书·邓禹传》:“永元 四年,阴皇后 巫蛊事发,乾(邓乾)从兄 奉 以后舅被诛,乾 从坐,国除。”《隋书·赵绰传》:“故 陈 将 萧摩訶,其子 世略 在 江 南作乱,摩訶 当从坐。”《宋史·岳飞传》:“幕属 于鹏 等从坐者六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民众犯了罪,用法极严,如该从坐,不论老幼都不得免。”
    • 17.
      众过释义:民众的责难。
    • 18.
      余甿释义:犹遗民。甿,同“氓”。民众。
    • 19.
      作民释义:役使民众。
    • 20.
      侨寄法释义:两 晋 之交,北地人为避战乱,纷纷迁居南方,依大臣 王导 议,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 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此法称为“侨寄法”。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民众造句

1.对这件事,政府的政策摇摆不定,难怪民众怨声载道。

2.灾难发生后,数以万计的民众及时受到了救济。

3.他是个一介不取的清官,深受民众的爱戴。

4.纵然警方三令五申地要汽车驾驶人喝酒不开车,但有些民众还是我行我素。

5.为了民众行的安全,政府三令五申,禁止驾驶人于行车中使用手持电话。

6.行政院三令五申,要切实制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胁迫民众

7.出现问题后,还却一味推卸责任,对事故原因三缄其口,对民众要求赔偿的呼声置之不理,其行为,让人寒心。

8.调查结果与民众的说法一致,不容置疑。

9.入侵行动本身在土耳其民众中非常不得人心。

10.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11.江水上涨,沿江民众害怕闹水灾,人人自危。

12.他们这种错误行动,是自绝于广大民众,一定会遭到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到头来必将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13.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14.公务员是人民的公僕,对民众怎可作威作福?

15.大陆民众赴台观光: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16.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17.为促进资源使用效率,以厚植民众健康,运用模式能因时制宜,做动态的应变,才能随时达成全民最大的期望。

18.此番发言与国内民众要求加速撤军速度的呼声大相径庭。

19.赌博的投机获利行为,终将使得民众变得好逸恶劳。

20.民主改革一定要循序渐进,才不会让民众一时无法适应。

民众(min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民众是什么意思 民众读音 怎么读 民众,拼音是mín zhòng,民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