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下箸 下箸的意思
xiàzhù

下箸

简体下箸
繁体
拼音xià zhù
注音ㄒㄧㄚˋ ㄓ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zhù,(1) 筷子。(2) 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3) 古同“著”,明显。

基本含义

放下筷子,指吃完饭或停止用餐。

下箸的意思

下箸 [xià zhù]

1. 指用筷子夹食物。

[eat with chopsticks;]

下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下筯”。用筷子取食;吃。

《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唐 李白 《寻鲁城范居士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他筵不下筯,此席忘朝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仲舒 长老﹞所食皆蜜也。豆腐、麪觔、牛乳之类,皆渍蜜食之,客多不能下箸。”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京师人家日供常膳,未识下筯食味,非取於市不属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


国语词典

下箸 [xià zhù]

⒈ 用筷子夹取食物。

《晋书·卷三三·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


下箸(xia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下箸是什么意思 下箸读音 怎么读 下箸,拼音是xià zhù,下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下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