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更卒 更卒的意思
gēng

更卒

简体更卒
繁体
拼音gēng zú
注音ㄍㄥ ㄗ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ēng gèng,(1) 改变,改换。【组词】: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2) 经历。【例句】:少(shào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组词】: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 愈加,再。【组词】: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

zú cù,(1) 兵。【组词】:士卒。小卒。兵卒。(2) 旧称差役。【组词】:走卒。(3) 死亡。【组词】:病卒。生卒年月。(4) 完毕,终了。【例句】:卒岁(度过一年)。卒业(毕业)。(5) 终于。【组词】:卒胜敌军。 ◎ 同“猝”。

基本含义

更卒是指更换士兵或守卫的人。也可以比喻交换或更替。

更卒的意思

更卒 [gēng zú]

1. 轮流服役的兵卒。

[soldier;]

更卒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轮番服役的兵卒。

《汉书·食货志上》:“至 秦 则不然,用 商鞅 之法,改帝王之制……又加月为更卒,已復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於古。”
颜师古 注:“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也。正卒,谓给中都官者也。”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西凉伎》:“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
章炳麟 《大夫五祀三礼辩》:“五级大夫,财加四级,不更一等。不更者,始免为更卒耳。”


更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更释义:⒈秦 爵名。《左传·成公十三年》:“﹝ 晋 ﹞获 秦 成差 及不更 女父。”杜预 注:“不更,秦 爵。”《商君书·境内》:“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颜师古 注:“言不豫更卒之事也。”⒉不改变。《商君书·垦令》:“迂者不饰,代者不更,则官属少而民不劳。”⒊不经,未曾经过。《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 孔公,风雅无别耳。”吕延济 注:“更,经也。脩 言今 植 之赋颂乃与古诗相类,虽不经 孔子 删定,与《
    • 2.
      右更释义:⒈秦 汉 爵位名。第十四级。《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秦惠王 八年,爵 樗里子 右更,使将而伐 曲沃。”司马贞 索隐:“按:右更,秦 之第十四爵名也。”《汉书·百官公卿表序》:“爵……十四右更。”颜师古 注:“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⒉星官名。《隋书·天文志中》:“娄西五星曰右更,牧师也,主养牛马之属,亦主礼义。”
    • 3.
      正卒释义:⒈周 代军制,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谓之正卒。《周礼·地官·小司徒》“以其餘为羡”唐 贾公彦 疏:“一家兄弟虽多,除一人为正卒,正卒之外,其餘皆为羡卒。”清 林颐山《经述一·释赋税二》:“起军之法,家出一人为正卒,餘为羡卒……正卒有定数,羡卒无定数,备多用少,乃 周 礼制军之精意。”⒉汉 代徭役之一。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轮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汉书·食货志上》“又加月为更卒,已復为正”唐 颜师古 注:“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
    • 4.
      脱卒释义:谓漏服更卒徭役者。
    • 5.
      莫府释义:即幕府。 莫,通“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新唐书·杜如晦传》:“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莫府。”明 陶宗仪《辍耕录·妇女曰娘》:“隋 柴绍 妻 李氏,起兵应 李渊,与 绍 各置莫府,号娘子军。”章炳麟《訄书·官统中》:“凡将军有前后左右,而大将军居中而主莫府,故主领更卒者五人。”参见“幕府”。

更卒(gengz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更卒是什么意思 更卒读音 怎么读 更卒,拼音是gēng zú,更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更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