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战时 战时的意思
zhànshí

战时

简体战时
繁体戰時
拼音zhàn shí
注音ㄓㄢˋ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n,(1) 打仗。【组词】: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组词】:论战。争战。(3) 发抖。【组词】:战抖。寒战。胆战心惊。(4) 姓。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基本含义

战时指的是战争爆发或战斗进行的时期。

战时的意思

战时 [zhàn shí]

1. 交战之时。

战时供给。

[wartime;]

战时 引证解释

⒈ 战争时期。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国语词典

战时 [zhàn shí]

⒈ 交战时期。

如:「此地形势险峻,是战时最佳的攻守之地。」

平时


战时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平时释义:⒈一般的、通常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特指的时候)。 ⒉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战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屯释义:⒈古代军队作战时的一个单位。 《六韬·均兵》:“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復故处。”《新唐书·杨行密传》:“ 彦 以骑兵背城战, 行密 卧帐中,令曰:‘贼近,报我!’俄而陷一屯。”⒉屯田的一个单位。《晋书·食货志》:“今以 鄴 奚官奴婢著 新城 ,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
    • 2.
      一马当先释义: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
    • 3.
      三暗释义:三件不明智之事。指用兵作战时,派遣没有战斗力和不可信任的人去防守﹑出战和探察敌情。
    • 4.
      三步见方释义:原谓将战时,兵士出阵行三步以示勇。后以指将舞时三顿足以为节。
    • 5.
      三闇释义:三件不明智之事。指用兵作战时,派遣没有战斗力和不可信任的人去防守、出战和探察敌情。
    • 6.
      上将军释义:⒈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 《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战国策·燕策一》:“二十八年,燕 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於是遂以 乐毅 为上将军,与 秦、楚、三晋 合谋以伐 齐。”《史记·高祖本纪》:“初,项羽 与 宋义 北救 赵,及 项羽 杀 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军 黥布 皆属,破 秦 将 王离 军,降 章邯,诸侯皆附。”⒉官名。汉 以 吕禄 为上将军,后无建置。唐 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 仍之。金、元 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 废。
    • 7.
      丢盔卸甲释义: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盔,甲:古代作战时用的护头帽和护身服。
    • 8.
      两翼释义:⒈两个翅膀:鸟的两翼。飞机的两翼。⒉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敌人的正面和两翼都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 9.
      中立地带释义:也称中立化地区。 根据国际条约,在战时不得对它采取军事行动和禁止把它变为军事基地的地区。通常为国际运河和某一个国家的领土的一部分。
    • 10.
      临阵脱逃释义:军人到阵前要作战时逃跑,也比喻事到临头而退缩逃避。
    • 11.
      义渠释义:古代民族名。西戎 之一。也作“仪渠”。分布于 岐山、泾水、漆水 以北今 甘肃 庆阳 及 泾川 一带。春秋 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地近 秦国,与 秦 时战时和。周赧王 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 秦 所并,以其地置 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秦本纪》。
    • 12.
      二重释义:指作战时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 13.
      云车释义:⒈《史记·孝武本纪》:“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画云气车。”以云彩为装饰花纹的车子。亦泛指华贵之车。⒉传说中仙人的车乘。仙人以云为车。故称。⒊古代作战时用以窥察敌情的楼车。⒋立式绞车,是一种用人力绞转的起重器具。
    • 14.
      五利释义:⒈五种利益、好处。 《左传·襄公四年》:“和 戎 有五利焉。”唐 刘知几《史通·暗惑》:“如輒杀其使者,不显罪名,復何以怀四夷於外蕃,建五利於中国?”⒉战时随机应变的五项原则。《孙子·九变》:“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⒊汉 方士 栾大 的称号。《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 黄金 不就,乃拜 大 为五利将军。”《文选·潘岳<西征赋>》:“武 雄略其焉在?近惑 文成 而溺 五利!”李善 注:“文成将军 李少翁、五利将军 欒大,皆方术士。”
    • 15.
      交通站释义:战时负责传递情报、信件、宣传品,以及接送过往人员等的秘密联络站。
    • 16.
      人阵释义:亦作“人陈”。古代军事家认为,作战时部队的调动、部署和人事的安排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谓之人阵。
    • 17.
      人防墙释义: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
    • 18.
      介胄之间释义: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 19.
      以佚待劳释义: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
    • 20.
      以逸待劳释义: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战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屯释义:⒈古代军队作战时的一个单位。 《六韬·均兵》:“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復故处。”《新唐书·杨行密传》:“ 彦 以骑兵背城战, 行密 卧帐中,令曰:‘贼近,报我!’俄而陷一屯。”⒉屯田的一个单位。《晋书·食货志》:“今以 鄴 奚官奴婢著 新城 ,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
    • 2.
      一马当先释义: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
    • 3.
      三暗释义:三件不明智之事。指用兵作战时,派遣没有战斗力和不可信任的人去防守﹑出战和探察敌情。
    • 4.
      三步见方释义:原谓将战时,兵士出阵行三步以示勇。后以指将舞时三顿足以为节。
    • 5.
      三闇释义:三件不明智之事。指用兵作战时,派遣没有战斗力和不可信任的人去防守、出战和探察敌情。
    • 6.
      上将军释义:⒈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 《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战国策·燕策一》:“二十八年,燕 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於是遂以 乐毅 为上将军,与 秦、楚、三晋 合谋以伐 齐。”《史记·高祖本纪》:“初,项羽 与 宋义 北救 赵,及 项羽 杀 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军 黥布 皆属,破 秦 将 王离 军,降 章邯,诸侯皆附。”⒉官名。汉 以 吕禄 为上将军,后无建置。唐 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 仍之。金、元 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 废。
    • 7.
      丢盔卸甲释义: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盔,甲:古代作战时用的护头帽和护身服。
    • 8.
      两翼释义:⒈两个翅膀:鸟的两翼。飞机的两翼。⒉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敌人的正面和两翼都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 9.
      中立地带释义:也称中立化地区。 根据国际条约,在战时不得对它采取军事行动和禁止把它变为军事基地的地区。通常为国际运河和某一个国家的领土的一部分。
    • 10.
      临阵脱逃释义:军人到阵前要作战时逃跑,也比喻事到临头而退缩逃避。
    • 11.
      义渠释义:古代民族名。西戎 之一。也作“仪渠”。分布于 岐山、泾水、漆水 以北今 甘肃 庆阳 及 泾川 一带。春秋 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地近 秦国,与 秦 时战时和。周赧王 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 秦 所并,以其地置 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秦本纪》。
    • 12.
      二重释义:指作战时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 13.
      云车释义:⒈《史记·孝武本纪》:“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画云气车。”以云彩为装饰花纹的车子。亦泛指华贵之车。⒉传说中仙人的车乘。仙人以云为车。故称。⒊古代作战时用以窥察敌情的楼车。⒋立式绞车,是一种用人力绞转的起重器具。
    • 14.
      五利释义:⒈五种利益、好处。 《左传·襄公四年》:“和 戎 有五利焉。”唐 刘知几《史通·暗惑》:“如輒杀其使者,不显罪名,復何以怀四夷於外蕃,建五利於中国?”⒉战时随机应变的五项原则。《孙子·九变》:“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⒊汉 方士 栾大 的称号。《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 黄金 不就,乃拜 大 为五利将军。”《文选·潘岳<西征赋>》:“武 雄略其焉在?近惑 文成 而溺 五利!”李善 注:“文成将军 李少翁、五利将军 欒大,皆方术士。”
    • 15.
      交通站释义:战时负责传递情报、信件、宣传品,以及接送过往人员等的秘密联络站。
    • 16.
      人阵释义:亦作“人陈”。古代军事家认为,作战时部队的调动、部署和人事的安排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谓之人阵。
    • 17.
      人防墙释义: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
    • 18.
      介胄之间释义: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 19.
      以佚待劳释义: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
    • 20.
      以逸待劳释义: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战时造句

1.战时期,游击队以退为进,打败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2.战时期“民族主义文学”的发扬蹈厉,或慷慨悲歌的文章,都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达到团结胜利的目的。

3.战时期,大后方的许多作家并没有因环境险恶而以蝇营狗苟的态度来保全自己。

4.川蜀表里山河,成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5.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作战时就能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6.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席卷欧洲各国,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走上了历史的被告席。

7.它是战时广东乡村保甲政策在黄冈乡具体而微的体现。

8.战时期,游击队出没无常,打得敌人落花流水。

9.战时期,刘胡南的事迹可是妇孺皆知的事情。

10.过去在抗战时候,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11.战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

12.战时期,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我们一定要把侵略者赶出去,报仇雪耻!”。

13.战时期,我们的地下工作人员,身居龙潭虎穴而无所畏惧。

14.战时期,我们党求贤若渴,对参加抗战的文化人,关怀照顾,细致入微。

15.当年军阀混战时期兵乱不定,加上黄河决堤,虫灾连年,老百姓真是灾难深重啊!

16.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曾蚕食鲸吞了大片非日耳曼民族的土地。

17.战时期,一些汉奸依靠日本侵略者,趋炎附势,欺压同胞,广大百姓对他们憎恨无比。

18.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退避三舍。

19.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必会严处罚。

20.战时期,前方将士奋勇抗敌,可国民党的官僚却在后方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战时(zh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战时是什么意思 战时读音 怎么读 战时,拼音是zhàn shí,战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战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