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授甲 授甲的意思
shòujiǎ

授甲

简体授甲
繁体
拼音shòu jiǎ
注音ㄕㄡˋ ㄐㄧ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òu,(1) 给,与。【组词】: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2) 教,传给。【组词】:授业。

jiǎ,(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组词】: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组词】:甲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例句】: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组词】:盔甲。甲兵。甲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组词】:甲板。装甲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组词】:龟甲。(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组词】:指甲。(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组词】:保甲。甲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例句】:甲坼(外表裂开)。(10) 同“胛”,肩胛。

基本含义

授予军官职位或军衔。

授甲的意思

授甲 [shòu jiǎ]

1. 授予甲胄。

授甲 引证解释

⒈ 授予甲冑。

《左传·昭公八年》:“闻 彊氏 授甲将攻子,子闻诸?”
《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及难作, 太宗 在 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授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操释义:明 时选太监在宫中授甲操练,谓之内操。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至 天启 二年六月内 王体乾、史宾、张文元 奉先帝圣旨,选内操官人时,便已在北上门居中。”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七章:“我一手保你掌管内操的事儿,已经半个月啦。”
    • 2.
      北宫释义:⒈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周礼·天官·内宰》:“宪禁令于王之北宫而纠其守。”孙诒让 正义:“古者宫必南乡,王路寝在前,谓之南宫……后六宫在王六寝之后,对南宫言之,谓之北宫。”《左传·襄公十年》:“子西 闻盗,不儆而出,尸而追盗。盗入於北宫,乃归,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丧。”⒉指后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西施 斥於北宫兮,仳倠 倚於弥楹。”王逸 注:“言 西施 美好,弃於后宫,不见进御。”⒊汉 宫名。在 长安。汉高祖 时建,后 武帝 增修之。《汉书·东方朔传》:“常从游戏 北宫,驰逐 平乐,观鸡鞠
    • 3.
      授甲释义:授予甲冑。《左传·昭公八年》:“闻 彊氏 授甲将攻子,子闻诸?”《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及难作,太宗 在 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 4.
      方镇释义:指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如 晋 持节都督,唐 观察使、节度使、经略等。辽 金 时皆有其职。清 吴廷燮 著有 唐、辽、金《方镇年表》,可参阅。《晋书·范宁传》:“方镇去官,皆割精兵器仗以为送故,米布之属不可称计。”《新唐书·裴均传》:“德宗 以 均 任方镇,欲遂相之。”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开元 九年置 朔方 节度,自是始有方镇。”清 何琇《樵香小记·翚帅师》:“古者兵出於农,有事则聚而授甲役,竣则散而归田,非有营卫之屯聚,方镇之瓜分,可籍之以为变。”
    • 5.
      长生殿释义:⒈唐 代宫中之寝殿。《旧唐书·张廷珪传》:“则天 从其言,即停所作,仍於 长生殿 召见,深赏慰之。”《旧唐书·越王係传》:“后令内謁者监 段恒俊 与 越王 谋,召中官有武勇者二百餘人,授甲於 长生殿。”亦称“长生院”。《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太后寝疾,居 长生院。”胡三省 注:“长生院,即 长生殿;明年五王诛二 张,进至太后所寝 长生殿,同此处也。盖 唐 寝殿皆谓之 长生殿。此 武后 寝疾之 长生殿,洛阳宫 寝殿也。肃宗 大渐,越王 係 授甲 长生殿,长安 大明宫 之寝殿也。”⒉华清宫 殿名,即

授甲(shou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授甲是什么意思 授甲读音 怎么读 授甲,拼音是shòu jiǎ,授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授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