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阳脉 阳脉的意思
yángmài

阳脉

简体阳脉
繁体陽脈
拼音yáng mài
注音ㄧㄤˊ ㄇ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g,(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例句】: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组词】: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例句】: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组词】:阳春。(6) 外露的,明显的。【组词】:阳沟。阳奉阴违。(7) 凸出的。【组词】:阳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例句】: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9) 带正电的。【组词】:阳极。阳电。阳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组词】:阳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mài mò,(1)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组词】:脉络。脉理。(2) 动脉的跳动。【组词】: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3) 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组词】:山脉。叶脉。矿脉。脉脉相承。(1) [脉脉]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组词】:脉脉含情。

基本含义

指人体的阳气之脉,也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

阳脉的意思

阳脉 [yáng mài]

1. 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

3. 中医学名词。指脉象性质。凡属浮、大、数、动、滑者,谓之“阳脉”。

阳脉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

《灵枢经·脉度》:“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

⒉ 中医学名词。指脉象性质。凡属浮、大、数、动、滑者,谓之“阳脉”。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注:“见阳脉,谓见阳热脉也。阳热脉,即浮、大、数、动、滑类也。”


阳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晕金释义:阴阳脉理并具有金漆效果装饰技法。
    • 2.
      神堂释义:⒈供神的处所。唐 白居易《草茫茫》诗:“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明 沉常《再生纪异录》:“元宵夜,月光澄湛,皎如白日。邑前神堂火起,严大尹 拜灭之。戒市人勿张灯。”许地山《无忧花》:“那个神堂,不晓得还有没有神,若是有,咱们光着身子下去,怕亵渎了受责罚。”⒉中医针灸穴位名。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三:“神堂,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灸五壮。”
    • 3.
      鋭眦释义:指外眼角。鋭眦造句指外眼角。《灵枢经·癫狂》:“目眥外决於面者为鋭眥,在内近鼻者为内眥。”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三焦手少阳脉附营卫三焦府一之十》:“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於颊,至目鋭眥。”
    • 4.
      锐眦释义:指外眼角。《灵枢经·癫狂》:“目眥外决於面者为鋭眥,在内近鼻者为内眥。”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三焦手少阳脉附营卫三焦府一之十》:“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於颊,至目鋭眥。”
    • 5.
      阳经释义:解剖结构名又称阳脉。
    • 6.
      阳脉释义:⒈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⒉中医学名词。指脉象性质。凡属浮、大、数、动、滑者,谓之“阳脉”。
阳脉是什么意思 阳脉读音 怎么读 阳脉,拼音是yáng mài,阳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阳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