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n,(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组词】:排班。按部就班。(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词】: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组词】:早班。下班。值班。班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组词】: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组词】:班师。班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xì hū,(1) 〔於(wū)戏〕同“呜呼”。
cǎi,(1) 各种颜色交织。【组词】:彩云。彩虹。彩霞。彩绘。彩陶。彩绸。彩笔。彩车。彩蛋(❶画在鸡、鸭蛋壳上的工艺品;❷方言,松花蛋)。彩灯。五彩缤纷。(2) 彩色的绸子。【组词】:剪彩。(3) 指赌博或某种竞赛中赢得的东西。【组词】:彩金。彩票。得彩。(4) 称赞、夸奖的欢呼声。【例句】:喝(hè )彩。(5) 花样,完美的成分。【组词】:丰富多彩。文彩。(6) 喻战士受伤流的血。【组词】:挂彩。彩口。(7) 指彩金。【组词】:彩券。中(zhòng)彩。
1. 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班衣戏彩”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⒈ 相传 老莱子 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班衣戏綵”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引清 新广东武生 《黄萧养回头》:“虽无儿,效 老莱,班衣戏綵。”
⒈ 比喻老而孝养父母。参见「斑衣戏彩」条。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我们也应该凑个趣,哄得老人家快活快活,古人『班衣戏彩』,尚且要做,何况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