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蔑称 蔑称的意思
mièchēng

蔑称

简体蔑称
繁体蔑稱
拼音miè chēng
注音ㄇㄧㄝˋ ㄔ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iè,(1) 目受伤而不明。(2) 无,没有。【组词】:蔑以复加。(3) 小。【组词】:蔑视。轻蔑。(4) 灭。【例句】:“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5) 涂染。【组词】:诬蔑。污蔑。

chēng chèn chèng, ◎ 同“秤”。

蔑称的意思

蔑称 [miè chēng]

2. 轻蔑地称呼。

3. 轻蔑的称呼。


蔑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钱汉释义:南北朝 时 北朝 鲜卑 人对 汉 人的蔑称。 《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三年》:“贵(刘贵)与 敖曹(高敖曹)坐,外白治 河 役夫多溺死,贵 曰:‘一钱汉,随之死!’敖曹 怒,拔刀斫 贵。”胡三省 注:“言 汉 人之贱也。”按,《北史·高昂传》作“头钱价汉”。参阅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读书杂识》。
    • 2.
      三狗释义:对 三国 魏 何晏、邓飏、丁谧 三人的蔑称。
    • 3.
      丑党释义:对敌众的蔑称。
    • 4.
      丑羯释义:对北方部族 羯 族的蔑称。
    • 5.
      丑虏释义:对敌人的蔑称。
    • 6.
      丑裔释义:古代对少数民族或其所居地区的蔑称。
    • 7.
      东洋鬼释义:抗 日 战争时期,中国 人民对 日本 侵略者的蔑称。
    • 8.
      东索释义:古代对 东北 少数民族的蔑称。
    • 9.
      两脚货释义:对人的蔑称。
    • 10.
      乞婆释义:讨饭婆。亦用作对妇人的蔑称。
    • 11.
      乞胡释义:汉 魏 时对胡僧的蔑称。胡,古代泛称西方和北方各少数民族。
    • 12.
      乡愚释义:旧时对乡村老百姓的蔑称。 《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以致欺瞒良善,吞嚼乡愚,串通吏胥侵渔,隐匿,拖欠,无所不至。”郑观应《盛世危言·禁烟上》:“鱼肉乡愚,欺压良懦,而於禁烟之事,仍无实效可观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你再迟疑,我办你一个欺压乡愚之罪。”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八:“我告 大山 的罪名是煽惑乡愚,暴杀无辜,聚众抗捐,联合罢佃啊!”
    • 13.
      乡贱释义:旧时对乡民的蔑称。
    • 14.
      乳臭子释义:犹言乳臭儿。对年轻人的蔑称,谓年幼无知。《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伊审徵、韩保贞、赵崇韜 皆膏粱乳臭子,素不习兵。”清 蒋景祁《伏波庙》诗:“松固 乳臭子,无乃累 建武。”
    • 15.
      乳臭小子释义:犹言乳臭儿。对年轻人的蔑称,谓年幼无知。《豆棚闲话·朝奉郎挥金倡霸》:“那汉把眼一横道:‘乳臭小子,何足以知我事!’”
    • 16.
      二鬼子释义:抗战中蔑称汉奸卖国贼。
    • 17.
      五坊小儿释义:对五坊人员的蔑称。因其仗势虐人,百姓恶之,故称。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贞元 末,五坊小儿张捕鸟雀於閭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德宗 晚年为宫市,五坊小儿暴横,盐铁月进羡餘,顺帝 即位罢之。”参见“五坊”。
    • 18.
      仇贼释义:对仇敌、仇人的蔑称。
    • 19.
      伧人释义:⒈晋南北朝时,南人对北人的蔑称。 ⒉泛指村野之人。
    • 20.
      伧子释义:⒈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称。《晋书·周玘传》:“于时中州人士佐佑王业,而 玘 自以为不得调,内怀怨望……将卒,谓子 勰 曰:‘杀我者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吴 人谓中州人曰‘傖’,故云耳。”⒉指鄙陋的庸人。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甘露》:“《苕溪渔隐》尝载:熙寧 六年,建昌 松上甘露。述 华阴 道人之言曰:‘譬如人身精液,流通均布六七十年中,若其寿短促,则涌併于未死之前,此木盖将槁故耳。’明春,松果不復荣。此妄言也,无知傖子復信其言,何哉?”
蔑称是什么意思 蔑称读音 怎么读 蔑称,拼音是miè chēng,蔑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蔑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