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 进化论 jìnhuàlùn
(1) [evolution]∶认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都起源于先已存在的其他种类,其可识别的差异是由于逐代发生的演变形成的
(2) [evolutionism]∶(如哲学、生物学或社会学中的)关于进化的学说,是由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
进化论 [jìn huà lùn]
1. 认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都起源于先已存在的其他种类,其可识别的差异是由于逐代发生的演变形成的。
英[ evolution; ]
2. (如哲学、生物学或社会学中的)关于进化的学说,是由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
英[ evolutionism; ]
进化论 引证解释
⒈ 即达尔文主义。 英国 生物学家 达尔文 (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所创关于生物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的变异性和遗传性、物种的起源、生存竞争等。
引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哥白尼 关于太阳系的学说, 达尔文 的进化论,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
陈祖芬 《飞吧,飞向二十一世纪》诗:“达尔文 摇着聪明的脑袋:我研究了一辈子进化论,真不明白,人,怎么又向着猿倒退?”
国语词典
进化论 [jìn huà lùn]
⒈ 以物竞天择的理论说明万物进化途径、原因的学说。由英国达尔文创立。
进化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优存劣败释义: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论点。
- 2.
优胜劣汰释义:就是优的得以胜出,劣的将被淘汰。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论点。
- 3.
优胜劣败释义: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论点。
- 4.
大同书释义:书名。清末康有 为著。十卷。书中把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的大同思想同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空想 社会主义思想杂糅起来,幻想人类历史是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最后将达到“太平世”即“大 同世”。
- 5.
天演释义:生物界自然的进化。 天演论即进化论。参见〔进化论〕
- 6.
官体释义:⒈官吏所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好逑传》第七回:“为官自有官体,事无大小,必有人告发,然后可以出签拿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 侯中丞 ﹞及至到任之后,却为官体所拘,不能放恣,因此心中闷闷不乐。”⒉人体的器官。《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物质进化论》:“然宇宙内感于吾人之官体者,大率为物质现象,凡化学、物理学所讲论者皆是也。”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我有官体,我有脑筋。”
- 7.
庸俗进化论释义:一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宾塞等。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关于进化、发展的观念庸俗化,并引用到社会生活领域中。只承认事物发展中的量变,不承认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主张逐渐进化、点滴改良,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 8.
思悟释义:犹理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物质进化论》:“吾人壮健时,心思灵敏,老病则感觉、记忆、思悟之力俱退。”
- 9.
瞑瞒释义:贪爱;迷恋。语出《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清 方苞《答申谦居书》:“魏 晋 以后,姦僉污邪之人而诗赋为众所称者有矣,以彼瞑瞒於声色之中,而曲得其情状,亦所谓诚而形者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未几,瞑瞒于富贵利禄,而欲与素志调和,于是戊戌柄政,始有变法之议。”章炳麟《俱分进化论》:“乐事见前,瞑瞒眈溺,若忘餘事,是为乐受。”
- 10.
穨丧释义:消极;颓唐。章炳麟《俱分进化论》:“吝惜身命希於苟安而止者,所在皆是。风教陵迟,志节穨丧,其进於恶也,盖已甚矣。”
- 11.
达尔文释义:查理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说明生物物种的发生和发展。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恩格斯认为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之一。
- 12.
达尔文鱼释义:进化论的象征符号。
- 13.
进种释义:达尔文 的物种进化论。
- 14.
陵藉释义:欺辱践踏。《魏书·崔休传》:“挟持二家,志气微改,内有自得之心,外则陵藉同列。”《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 奂 ( 王奂 )曰:‘我不作贼,欲先遣启自申;正恐 曹 吕 等小人陵藉,故且闭门自守耳。’” 胡三省 注:“陵者,侮之而出其上;藉者,蹈之使荐於下。” 宋 刘克庄 《卜算子·惜海棠》词:“风雨於花有底讎?著意相陵藉。”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今夫动物之情虽异,而其喜自尊贵,不欲为外物所陵藉者,则动物之同情也。”
- 15.
鲁迅释义:(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贫苦农民阿Q的艺术形象,表现了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不图反抗的“国民的弱点”。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30年代前期写了大量杂文,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坚韧的战斗精神。有《鲁迅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