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刻急 刻急的意思

刻急

简体刻急
繁体
拼音kè jí
注音ㄎㄜˋ ㄐ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è,(1) 雕,用刀子挖。【例句】: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组词】:五点一刻。(3) 时间。【组词】: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组词】: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5) 不厚道。【组词】:刻毒。刻薄。尖刻。苛刻。(6) 同“克”。

jí,(1) 焦燥。【组词】:急燥。着急。焦急。(2) 气恼,发怒。【组词】:急眼。(3) 使着急。【例句】:这件事真急人。(4) 匆促。【组词】: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5) 迅速,又快又猛。【组词】: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暴雨。(6) 迫切,要紧。【组词】:急切。急诊。急事。(7) 严重。【组词】:告急。(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组词】:急人之难。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急迫,迫切。

刻急的意思

刻急 [kè jí]

1. 苛刻严峻。

刻急 引证解释

⒈ 苛刻严峻。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闻 延年 用刑刻急。”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陆长源 ﹞性刻急,恃才傲物。”


刻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刻急释义:苛刻严峻。《汉书·酷吏传·严延年》:“闻 延年 用刑刻急。”《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陆长源 ﹞性刻急,恃才傲物。”
    • 2.
      刻激释义:犹刻急。
    • 3.
      拘持释义:挟制。汉 荀悦《汉纪·宣帝纪四》:“望之 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得不问,而为 延寿 所拘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万纪 性褊,专以刻急拘持 祐,城门外不听出,悉解纵鹰犬,斥 君謩、猛彪 不得见 祐。”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异犬》:“恶少皆笑而不答,但相与拘持之。”
    • 4.
      省耗释义:五代 时征收田赋的一种附加税。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除夏秋税省耗。”胡三省 注:“旧例,夏秋二税先有省耗,每斗一升,今后祇纳正税数,不量省耗。”《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章 聚敛刻急。旧制,田税每斛更输二升,谓之‘雀鼠耗’,章 始令更输二斗,谓之省耗。”

刻急(ke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刻急是什么意思 刻急读音 怎么读 刻急,拼音是kè jí,刻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刻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