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袭吉 袭吉的意思

袭吉

简体袭吉
繁体襲吉
拼音xí jí
注音ㄒㄧˊ ㄐ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í,(1)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组词】: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2) 触及。【组词】: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3)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组词】:因袭。沿袭。世袭。(4)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组词】:衣一袭。(5)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例句】:“袭朝服”。“山三袭,陟”。(6) 合,和。【例句】:“齐秦袭”。

jí,(1) 好,有利的,幸福的,与“凶”相对。【组词】:吉利。吉祥。逢凶化吉。吉光片羽(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2) 吉利的日子。【组词】:择吉。(3) 善,贤,美。【例句】:吉人(善良,有才德的人)。吉人天相。(4) 中国吉林省的简称。【组词】:吉剧。(5) 姓。

基本含义

突然降临好运

袭吉的意思

袭吉 [xí jí]

1. 重得吉兆。谓吉事相因。

袭吉 引证解释

⒈ 重得吉兆。谓吉事相因。参见“习吉”。

《左传·哀公十年》:“赵孟 曰:‘吾卜於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
杜预 注:“袭,重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献终袭吉,即宫广讌。”
唐 柳宗元 《故温县主簿韩君墓志铭》:“又十有二日,龟策袭吉,祔于 咸阳 洪瀆原 先人之墓,礼也。”
集注引 孙汝听 曰:“袭,因也。谓龟筮皆吉。”


国语词典

袭吉 [xí jí]

⒈ 因前卜不吉,却一再重卜而得吉。

《左传·哀公十年》:「事不再令,卜不袭吉。」
《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


袭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愫释义:赤诚。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悽悽丹愫,炳炳血情,临纸嚮风,千万难述。” 明 张居正 《答南台谏书》:“僕此意发自丹愫,絶无矫伪。”
    • 2.
      先远释义:《礼记·曲礼上》:“丧事先远日。”孔颖达 疏:“卜先从远日而起,示不宜急徼,伸孝心也。”《左传·宣公八年》:“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杨伯峻 注:“卜葬者,卜葬日也。先远日者,此月下旬先卜来月下旬,不吉则卜中旬,又不吉则卜上旬,由远日而及近日。盖古人以为父母既葬,其哀渐夺,非孝子之所欲,由于不得已而为,故卜葬期先远日,表示不急于求葬,微伸孝心耳。”后以“先远”指葬日。《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吕延济 注:“先远戒期谓葬日也。”唐 孙樵《唐故仓部郎中康公墓志铭》:“今
    • 3.
      斗絶一隅释义:孤悬边远之地;僻处边远之地。《魏书·西域传·焉耆》:“焉耆 爲國,斗絶一隅,不亂日久。”《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梁祖 覽之,至‘毒手尊拳’之句,怡然謂 敬翔 曰:‘李公 斗絶一隅,安得此文士,如吾之智算,得 襲吉 之筆才,虎傅翼矣!’”
    • 4.
      袭吉释义:重得吉兆。 谓吉事相因。《左传·哀公十年》:“赵孟 曰:‘吾卜於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杜预 注:“袭,重也。”南朝 宋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献终袭吉,即宫广讌。”唐 柳宗元《故温县主簿韩君墓志铭》:“又十有二日,龟策袭吉,祔于 咸阳 洪瀆原 先人之墓,礼也。”集注引 孙汝听 曰:“袭,因也。谓龟筮皆吉。”参见“习吉”。
    • 5.
      觇覩释义:犹觇视。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问年犹少於仁明,语地幸依於险阻,有何覘覩,便误英聪。”
    • 6.
      麴糵释义:⒈酒曲。《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麴糵。”孔 传:“酒醴须麴糵以成。”汉 王充《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蘖。”唐 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之一:“众庶之气,杂于阴阳,陶于变化者,其由麴孽乎!”宋 苏轼《盐官大悲阁记》:“秫稻以为酒,麴糵以作之。”⒉指酒。《宋书·颜延之传》:“交游闒茸,沉迷麴糵。”明 郑若庸《玉玦记·商嫖》:“每日价躭图麯蘖,谁知道慇懃呵杯酒有弓虵。”清 方文《穷冬六咏·无酒》:“生来 嵇 阮 性,麯蘖助天机。”⒊酒税。《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掌书记 李袭吉
    • 7.
      龟谋释义:谓龟卜。《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 李善 注:“《尚书》曰:‘谋及卜筮。’ 孔安国 曰:‘龟曰卜。’”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曲悟同神解,龟谋信有知。”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从日月於龟谋,考图书於马鬣。”

袭吉(xi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袭吉是什么意思 袭吉读音 怎么读 袭吉,拼音是xí jí,袭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袭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