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 [jiāng pǔ]
1. 江滨。泛指江河。
江浦 引证解释
⒈ 江滨。
引《吕氏春秋·本味》:“江 浦之橘, 云梦 之柚。”
高诱 注:“浦,滨也。”
唐 岑参 《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忽如 江 浦上,忆作捕鱼郎。”
唐 张说 《晦日》诗:“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
⒉ 泛指江河。
引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藏之山巖,可使云雾鬱起;济之江浦,必当蛟龙绕船。”
唐 杜甫 《鸥》诗:“江浦寒鸥戏,无他亦自饶。”
明 高启 《虎邱行次朱赏静见寄韵》:“秋风今朝动江浦,掛席正是当年期。”
江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幺虫释义:微小的虫。 《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
- 2.
妪拊释义:抚恤。明 归有光《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岂不谓荒莱之土之所当垦治歟?彫瘵之民之所当嫗拊歟?”
- 3.
棹歌释义:⒈亦作“櫂歌”。行船时所唱之歌。汉武帝《秋风辞》:“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南朝 梁 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元 萨都剌《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清 魏源《武夷九曲诗》:“尚讶棹歌闻,那有市声起。”⒉指《櫂歌行》曲。《南史·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櫂歌》两曲,甚有新致。”唐 骆宾王《櫂歌行》:“相思无别曲,并在《櫂歌》中。”参见“棹歌行”。
- 4.
横江释义:⒈横陈江上;横越江上。⒉指横江浦。地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与南岸采石矶隔江相对。
- 5.
江浦释义:⒈江滨。 《吕氏春秋·本味》:“江 浦之橘,云梦 之柚。”高诱 注:“浦,滨也。”唐 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忽如 江 浦上,忆作捕鱼郎。”唐 张说《晦日》诗:“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⒉泛指江河。北周 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藏之山巖,可使云雾鬱起;济之江浦,必当蛟龙绕船。”唐 杜甫《鸥》诗:“江浦寒鸥戏,无他亦自饶。”明 高启《虎邱行次朱赏静见寄韵》:“秋风今朝动江浦,掛席正是当年期。”
- 6.
泝流释义:⒈亦作“溯流”。 逆着水流方向。《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薛用弱《集异记·陈导》:“唐 陈导 者,豫章 人也,以商贾为业。龙朔 中,乃泛舟之 楚,夜泊江浦。见一舟泝流而来,亦宿于此。”明 沉德符《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又自 怀来 运米三十石,溯流而上。”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七月初十日》:“前闻逆船千餘,自 南京 泝流西上。”峻青《秋色赋·狮峰月夜》:“我沿着小溪,溯流而上,向着山谷的深处走去。”⒉顺着水势。《警
- 7.
黄旗释义:⒈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宋 陆游《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臺,散乱金霞。”《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 王贵、张显 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⒉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江浦 黄旗,匡復之功何远。”明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 洛 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