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息心 息心的意思
xīn

息心

简体息心
繁体
拼音xī xīn
注音ㄒㄧ ㄒㄧ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1) 呼吸时进出的气。【组词】: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2) 停止,歇。【组词】: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3) 繁殖,滋生。【组词】:休养生息。滋息。(4) 音信。【组词】:消息。信息。(5) 儿女。【组词】:子息。(6) 利钱。【例句】:息率(lǜ)。利息。月息。

xīn,(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组词】:心包。心律。心衰。心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组词】:心腹。中心。(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组词】: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基本含义

平静心情,安抚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息心的意思

息心 [xī xīn]

1. 〈方〉:心情放松。

听说未出人命,大家都息心了。

[ feel relieved; ]

2. 除掉杂念,专心致志。

息心读书。

[ get rid of sundry ideas; ]

息心 引证解释

⒈ 梵语“沙门”的意译。谓勤修善法,息灭恶行。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沙门者, 汉 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於无为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地形高显,下临城闕,房廡精丽,竹柏成林,实是净行息心之所也。”

⒉ 排除俗念。

唐 岑参 《终南双峰草堂》诗:“歛跡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一:“到此身世宽,息心事樵牧。”

⒊ 谓不再想望。

《明史·贾近山传》:“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

⒋ 静心,专心。

张孝若 《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在开议的时候,陈述理由,滔滔不绝,大家都息心静听。”

⒌ 方言。放心。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四二回:“﹝ 桦林霸 ﹞心中暗想:‘是不是死了?要是死了可就息心啦!’”


国语词典

息心 [xī xīn]

⒈ 摒除杂念。

《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息心了义,终焉游集。」
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息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暧然释义:⒈昏暗不明貌。南朝 宋 谢灵运《过瞿溪山饭僧》诗:“同游息心客,曖然若可睹。”唐 沉佺期《饯远》诗:“曖然清轩暮,浩思非所任。”⒉繁茂貌。唐 蒋防《日暖万年枝》诗:“谁道凌寒质,从兹不曖然?”
    • 2.
      望峯息心释义: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南朝 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亦作“望岫息心”。《南史·何点传》:“豫章王 嶷 命駕造 點,點 從後門遁去。司徒 竟陵王 子良 聞之,曰:‘豫章王 尚望塵不及,吾當望岫息心。’”明 袁宏道《与管东溟书》:“猜嫌忽至,謗議遂成,足下深居避影,不肖亦望岫息心。”
    • 3.
      望岫息心释义: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同“望峰息心”。
    • 4.
      竺乾公释义:佛的代称。唐 马戴《题石瓮寺》诗:“稀逢息心侣,独礼竺乾公。”
    • 5.
      还山释义:⒈致仕;退隐。 南朝 梁 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宋 刘克庄《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清 汪懋麟《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⒉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息心(xix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息心是什么意思 息心读音 怎么读 息心,拼音是xī xīn,息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息心造句子